大批小米 SU7 Ultra 车主要求退车的事件,主要源于车主对车辆配置和功能的质疑,以及小米汽车对问题的回应未能让车主满意。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解读:
事件起因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
车主们花费高达 42000 元选装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官方宣传该配置能提升下压力和操稳,增强车辆稳定性。
然而,实际测试显示,这双风道机盖的导风效果几乎为零,风道开口处几乎没有气流通过。
有车主拆解前舱盖后发现,其内部结构与未选装车型无异,且并未与刹车系统的散热管路相连,与官方宣传的功能不符。
车机系统更新争议:
小米汽车推送了 Xiaomi Hyper OS1.7.0 车机版本,新增了“排位模式圈速考核”。
车主们发现,想要使用车辆宣传中的 1548 匹最大马力,必须在指定赛道圈速达到官方建议成绩,否则车辆马力会被限制在 900 匹。
车主们认为这一限制侵犯了他们对车辆的使用权,因为日常驾驶中很难有机会在赛道上刷成绩。
车主诉求
面对上述问题,车主们要求退车或获得合理补偿。他们认为,小米汽车的宣传内容与实际产品严重不符,这种不符对他们的购买决策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小米汽车回应
致歉并暂停推送:
小米汽车发文致歉,对于“排位模式”解锁条件给用户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并暂停了本次推送。
小米汽车表示,已经升级系统的用户会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问题,新版本开发和测试预计需要 4 - 8 周。
提供补偿方案:
针对选配前机舱盖挖孔设计信息表达不够清晰的问题,小米汽车提出为未交付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原有铝制前机盖。
对已提车和限时改配前选配碳纤维前舱盖的锁单用户,赠送 20000 积分(约 2000 元)。
车主反应
然而,小米汽车的补偿方案并未得到车主们的认可。车主们认为,20000 积分的补偿远远不足以弥补他们因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而多支付的费用,以及因车机系统更新而受到的限制。因此,车主们继续坚持退车诉求,部分车主甚至组建了维权群,准备集体诉讼。
事件影响
品牌形象受损:此次事件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潜在消费者可能会对小米汽车的产品产生疑虑。
信任危机:车主们对小米汽车的信任度下降,这可能对小米汽车未来的销售和市场拓展造成不利影响。
行业反思:此次事件也引发了汽车行业对宣传与产品实际性能一致性的反思,提醒车企在宣传时要更加谨慎和负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