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

最近,如果你和身边开车的朋友聊起新车,很可能会听到一个共同的槽点,那就是中控台上的那块大触摸屏。

曾几何 B 时,这块大屏幕是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象征,是很多人选车时津津乐道的亮点。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看起来很美的设计,在实际驾驶中却可能带来不少麻烦,甚至连国外一些非常权威的机构都开始公开表示,汽车内饰一股脑地取消实体按键,全面转向触摸屏,可能走错了方向,这不仅不是进步,反而是一种影响安全的倒退。

这股风潮到底是怎么刮起来的?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

一方面,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先行者,用一块极简的中央大屏颠覆了传统汽车密密麻麻的按键布局,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设计启发,让“大屏”和“简约”划上了等号,各大车企生怕自己落伍,纷纷效仿。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另一方面,从生产制造的角度看,用一块屏幕和一套软件系统,来替代几十个独立的实体按键,可以省去大量的开模、采购、布线和装配成本。

对于车企来说,这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通过后续的软件升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TA)来不断添加新功能,看起来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然而,当这些配备着闪亮大屏的汽车真正驶入千家万户,问题也随之而来。

全球知名的消费者研究机构J.D.Power每年都会发布新车质量报告,而在近几年的报告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几乎成了车主投诉的重灾区,常年排在问题榜的前列。

车主们抱怨的问题五花八门,比如屏幕反光看不清、触摸反应迟钝、系统卡顿死机、菜单逻辑混乱等等。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想象一下,一个过去只需要伸手一摸、随手一按就能完成的操作,比如调节空调风量或者打开座椅加热,现在却可能需要在屏幕上划动、点击好几下,甚至要进入二级、三级菜单才能找到。

这种体验上的落差,让很多司机感到非常不便和烦躁。

如果说操作不便是影响心情,那么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则更令人担忧。

瑞典的一家权威汽车杂志《Vi Bilägare》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直观的测试,他们找来了多款新旧车型,其中既有采用大面积触控屏的新款汽车,也有一台布满了实体按键的老款沃尔沃。

测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完成一系列常用操作,比如调节温度、打开除雾、切换收音机等。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测试结果发人深省:驾驶那台老款沃尔沃的司机,凭借着肌肉记忆和触感,几乎不需要将视线离开路面,平均只用了10秒就完成了所有任务。

而驾驶那些新款触屏车的司机,则因为需要低头寻找屏幕上的虚拟按键,平均耗时是前者的两倍以上,有些车型甚至花费了超过40秒的时间。

这多出来的几十秒,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意味着车辆已经“无人看管”地行驶了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这种担忧已经不再是媒体和消费者的呼声,而是上升到了行业安全标准的高度。

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这个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的权威标杆,已经正式宣布,从2026年开始,他们会将一项新规纳入评级体系:一款车要想获得最高的五星安全评价,就必须为转向灯、危险警示灯(双闪)、雨刷、喇叭和紧急呼叫这五项最关键的功能保留独立的、易于操作的物理控制器。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这个决定的潜台词非常明确:将这些性命攸关的功能集成到触摸屏里,是一种不安全的设计。

无独有偶,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更加惊人,研究表明,驾驶员在操作车载触摸屏时,反应速度会比正常状态下慢50%以上,这种分心程度所带来的驾驶能力下降,甚至比酒后驾驶还要严重。

面对堆积如山的真实反馈和不容忽视的安全数据,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们也开始进行集体反思。

过去,他们或许认为消费者会为炫酷的科技感买单,但现在他们意识到,安全和便捷才是用户最根本的需求。

大众汽车的高管已经公开承认,在方向盘上用触控板代替实体按键是一个错误,并承诺会让实体按键回归。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现代汽车的设计负责人也表示,在紧急情况下,让车主在屏幕菜单里寻找功能是不可取的,实体按键的存在能给驾驶者带来最直接的安心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关于屏幕和按键的争论,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科技的进步,更不是要让汽车内饰退回到几十年前。

真正的核心在于找到科技与人性的最佳平衡点。

消费者并不是拒绝科技,大家喜欢更智能的导航、更流畅的音乐体验和更聪明的语音助手,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牺牲驾驶中最基本的安全和便利。

闭着眼睛都能调空调,这曾是老司机们的“基本功”,体现的是设计的人性化,而现在很多新车却做不到了,这难道不算是一种“体验倒退”吗?

外国机构痛批中国车触屏操作,用户体验严重倒退,真该改改了!-有驾

在这场全球性的反思和调整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展现出的灵活性和创新力。

它们没有简单地在“全屏幕”和“全按键”之间做二选一,而是积极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

比如,通过设计逻辑清晰、响应迅速的车机系统,减少操作层级;开发出能听懂自然语言、识别模糊指令的强大语音助手,真正实现“能动口就别动手”;同时,在方向盘等关键位置保留一些高频使用的实体按键或可自定义的滚轮,将触屏的科技感与实体按键的可靠性结合起来。

这种融合性的设计思路,或许才是未来智能座舱发展的正确方向。

归根结底,科技应是为人服务的工具,而不是让人去适应的障碍。

一个真正优秀的汽车设计,应该是在驾驶者需要它的时候,能以最快、最直观、最安全的方式响应,而不是用一块华而不实的“大彩电”来增加驾驶者的负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