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热爱摩托车的朋友来说,拥有一个停满各式车型的车库或许是终极梦想,但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预算还是停放空间,往往都只允许我们拥有一台“独苗”。
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只能选择一辆车时,到底该买什么样的车?
是选择在赛道上风驰电电掣的运动跑车,还是选择在高速公路上悠然自得的巡航太子车?
这两种选择都代表了摩托车文化的极致魅力,但它们的专长也恰恰是它们的短板。
一台纯粹的运动型摩托车,比如杜卡迪的Panigale系列,能带给驾驶者无与伦比的过弯快感,可一旦进入城市拥堵路段,那种极度前倾的战斗坐姿和发动机散发出的巨大热量,很快就会让骑行变成一种煎熬。
反之,一台美式巡航车虽然是长途旅行的绝佳伴侣,但其庞大的尺寸和笨重的操控感,在狭窄的城市街道里挪动一下都显得格外费力。
因此,对于追求“一车走天下”的实用派玩家而言,最明智的选择莫过于寻找一款在性能、舒适、实用和通过性之间取得精妙平衡的全能型摩托车。
这类车型或许在任何单一领域都不是最顶尖的,但它们的综合实力却足以应对我们日常生活中超过九成的使用场景。
一提到全能,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可能就是探险旅行车(ADV),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因为它们天生就被设计用来舒适地穿越各种地形,是公认的“多面手”。
然而,全能的定义并非仅限于此,在市场的不断发展下,许多其他类型的摩托车也凭借其出色的多功能性,成为了全能选手的有力竞争者。
在高端全能车型领域,哈雷戴维森推出的Pan America 1250 Special无疑是一款颠覆性的产品。
作为这个百年巡航品牌首次涉足探险领域的尝试,它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哈雷只有镀铬和V缸轰鸣的刻板印象。
这台车的外观和配置都表明,它是为征服复杂地形而生。
其搭载的Revolution Max 1250水冷发动机能够输出高达150匹的马力,动力表现更像是一台欧洲性能车,而非传统的哈雷。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配备了业界领先的自适应行驶高度技术,在车辆静止时可以自动降低车身座高,极大地增强了不同身高驾驶者的亲和力,解决了探险车普遍座高过高的痛点。
凭借19英寸前轮和17英寸后轮的辐条轮毂配置以及长行程悬挂,它在非铺装路面上也具备了充足的信心。
同样来自欧洲,杜卡迪的Multistrada V2则提供了另一种风格的全能体验。
相较于哈雷的粗犷,它展现了意大利设计特有的精致与灵巧。
它搭载一台经过优化的890cc V型双缸发动机,能输出115匹马力,动力充沛且在低转速下更易于控制,非常适合在城市中骑行。
整车经过轻量化设计,操控起来更加灵活敏锐。
如果选择S版本,还会获得先进的电子悬挂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进一步提升了长途巡航的舒适性和质感。
它就像一位穿着得体西装的运动健将,既能优雅地穿梭于都市,也能在山路上展现激情。
当然,欧洲品牌高昂的售价和后期维护成本也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
此时,来自日本的雅马哈Tracer系列就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
它与广受好评的运动街车MT-09共享核心平台,搭载了那台充满魅力的890cc直列三缸发动机,其动力特性兼顾了低转速的扭矩和高转速的延展性。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高配版本GT+车型甚至装备了毫米波雷达,实现了自适应巡航控制和前方碰撞预警等功能,将以往仅在高端汽车上才有的科技带到了摩托车上。
配合7英寸的全彩TFT仪表盘,各种电子辅助功能的设置一目了然。
凭借更亲民的价格和向来可靠的品质,Tracer成为了运动旅行车市场中一个极具智慧的选择。
全能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旅行车。
意大利品牌阿普利亚的Tuono 660就很好地诠释了运动街车如何实现多功能性。
它本质上是一台脱去了完整导流罩、换上了更高车把的运动跑车RS 660。
这样的改动保留了其核心的运动基因,包括那台能输出105匹马力的660cc并列双缸发动机和卓越的车架,同时又提供了更为舒适直立的骑行姿态,使其能够胜任日常通勤。
丰富的电子配置,如多种骑行模式、牵引力控制和快速换挡系统,也让驾驶体验更上一层楼。
它完美地平衡了日常的实用性与周末跑山的娱乐性。
而在巡航车领域,本田Rebel 1100T也给出了一个非传统的全能答案。
在标准版Rebel 1100的基础上,T版本增加了实用的硬质边箱和一个颇具风格的“蝙蝠翼”式前整流罩,使其摇身一变成为一台轻量化的旅行车(Bagger)。
它搭载的1083cc并列双缸发动机源自著名的探险车“非洲双缸”,经过重新调校后动力输出平顺易控,并且提供传统手动挡和先进的DCT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两种选择,后者极大地降低了城市骑行的疲劳感。
丰富的电控系统和舒适的骑行三角,让这台巡航车不仅能在林荫大道上巡航,也能胜任长途旅行和日常代步。
随着市场的成熟,中量级全能车型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英国凯旋的Tiger Sport 660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采用凯旋标志性的660cc直列三缸发动机,动力输出如丝般顺滑,声音悦耳。
整车轻巧灵活,操控亲和,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轻松驾驭。
前后17英寸的轮毂设定表明它是一台专注于公路性能的旅行车,4.5加仑的油箱也保证了不错的续航能力。
对于那些大部分时间在铺装路面骑行,偶尔进行周末短途旅行的用户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均衡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中量级市场,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品牌的身影,它们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有吸引力的价格,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共同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对于预算有限或刚入门的骑士,同样有许多优秀的全能车型可选。
本田NX500作为经典车型CB500X的换代产品,堪称“可靠”与“省心”的代名词。
其471cc并列双缸发动机以皮实耐用、油耗经济而闻名,动力输出线性友好,足以应对绝大多数路况。
坚固的车架和昭和品牌的悬挂系统保证了行驶品质。
如果你对非铺装路面有更强烈的探索欲望,那么KTM 390 Adventure R则是同级别中越野能力最强的选择之一。
它配备了长行程悬挂和前21英寸、后18英寸的专业越野轮毂组合,轻巧的车身和源自390 Duke的强劲单缸发动机,让它在野外如鱼得水。
即便是入门级的运动摩托车,如川崎的Ninja 500,也通过更舒适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易于掌控的动力,实现了运动外观与日常实用的结合,成为年轻人第一台全能座驾的理想之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