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

买过车、开过车的人都知道,汽车圈里总有些“祖传经验”在流传:日系车铁皮薄,撞一下就散架车越重跑高速越稳方向盘打死会坏助力泵……这些说法听着像回事,可放到现在的汽车技术上,早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谎言。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有驾

我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人被这些“老说法”坑得选错车、用错车,今天就一个个拆穿,新手老手都得醒醒了!

铁皮薄=不安全?汽车安全早不靠脸皮厚度这大概是汽车圈最根深蒂固的谎言了。每次陪朋友去4S店,总能听到老一辈指着日系车念叨:你看这车门,用手一按就凹,真出事故肯定完蛋!去年我邻居买车,就因为他爸坚信“铁皮厚才安全”,硬把看中的本田CR-V换成了一辆老款美系车,结果那车在C-NCAP碰撞测试里才拿了三星,远不如被嫌弃的CR-V五星成绩。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有驾

现代汽车的安全核心,早就不是外层钢板厚度了。你知道吗?特斯拉Model 3的车门钢板厚度只有0.7毫米,比很多日系车还“薄”,但在欧洲NCAP碰撞测试里拿了全五星;而有些号称“铁皮厚如坦克”的老款SUV,车身框架用的是普通钢材,碰撞时吸能设计不合理,乘员舱变形严重,测试成绩惨不忍睹。

我见过最真实的例子:前几年高速上一起追尾事故,一辆“皮薄”的丰田卡罗拉被货车追尾,车身溃缩区完美吸能,乘员舱没变形,车主只是擦破皮;而另一辆“铁皮厚实”的老款国产轿车,车头直接撞扁,A柱都弯了。说白了,现在的汽车靠的是高强度钢笼式车身+溃缩吸能设计保护乘员,外层钢板薄厚更多是为了轻量化和成本控制,跟安全真没啥直接关系。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有驾

车越重越稳?物理学老师听了都摇头

你看我这SUV,两吨多重,跑高速稳得很!这话是不是常听到?可事实是,车重和稳定性压根不是一回事,甚至重车可能更危险。

去年在赛道试驾,我开着1.5吨的保时捷911过弯,时速80公里稳稳当当;旁边一个开2.3吨大型SUV的大哥,时速60公里过同一个弯就差点侧滑。为啥?因为决定稳定性的是重心高度、轴距长短和悬挂调校,不是单纯堆重量。重心低、轴距合理、悬挂支撑性好的车,哪怕轻点也更稳;而那些高重心的重车,紧急变线时惯性太大,操控极限反而更低。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有驾

更要命的是,重车刹车距离长得多。同样时速100公里刹车,1.5吨的车可能40米停下,2.5吨的车得50米以上。我修车厂的朋友说,他见过不少重车车主仗着“车稳”飙高速,遇到突发情况根本刹不住,“重车稳”这说法,简直是拿生命开玩笑。

“打死方向盘伤车”?现在的车没那么娇贵

带新手停车时,总有人紧张地喊:别打死!打死方向盘会烧助力泵!这话放20年前可能有点道理,但现在早就过时了。

我那台开了12万公里的老君威,当年图方便,每次侧方停车都把方向盘“咔咔”打到底,现在转向系统照样顺滑,没出过一点问题。现代汽车的转向系统都装了“压力保护阀”,方向盘打到底时会自动限压,压根不会让助力泵过载。尤其是现在普及的电子助力转向,靠电机驱动,比老款液压助力耐造多了,哪有那么容易坏?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有驾

真要担心伤车,不如注意停车时别让方向盘长时间处于“打死”状态——比如停好车后回正半圈,这不是怕坏泵,是避免轮胎长时间受力变形,跟助力系统没关系。

半箱油更省油?省油不成反伤车

油价一涨,半箱油省油法就开始刷屏:少装油减轻重量,能省不少油!可这说法不仅省不了油,还可能让你花大价钱修车。

一箱油满箱也就40多公斤,对1.5吨的车来说,这点重量影响微乎其微。反倒是为了“少加油”,你可能一周多跑两趟加油站,多绕的几公里路,早就把“省下的油”耗光了。

更坑的是,油箱长期低油位会伤油泵!油泵靠汽油冷却和润滑,油少了就等于“干烧”,温度过高很容易烧坏。我朋友的修车厂这两年换油泵的,八成都是天天只加半箱油的省油达人,换个油泵少说上千块,这账算下来亏大了。

四个骗了中国人十几年的汽车“谎言”,至今还在传,你听过几条?-有驾

真想省油?记住这三点:起步别猛踩油门、定期换机油滤芯、保持2.3-2.5bar的标准胎压,比啥“半箱油秘诀”都管用。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早就不是铁皮厚就安全、车重就稳当的年代了。可这些十几年前的“老经验”,还在老一辈口中代代相传,坑得不少人选车时瞎纠结,用车时瞎操心。

买车是大事,用车是常事,与其相信“祖传谎言”,不如多看看碰撞测试成绩、多了解汽车技术原理。毕竟现在的汽车,靠的是科技和设计,不是“脸皮厚度”和“体重”。别让过时的说法,毁了你的用车体验——科学用车,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