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终于还是疯了。
或者说,在这个掀桌子大赛里,它终于悟了。
10月13号风云T11要预售,这事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标志着一个曾经的老实人,在被社会毒打多年以后,突然拿起了一把西瓜刀,眼神里充满了清澈的愚蠢和一种不管不顾的癫狂。这台车的所有信息,你都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正常的汽车产品来看,你得把它看成一份宣战书,一份写满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宣言。
你看那个前脸,说什么灵感来自故宫太和殿,什么三重分割,什么藏锋守拙。我跟你讲,这都是胡扯。这套设计语言的核心思想就八个字:不求最对,但求最贵。它设计的不是车,是一种气场,一种“虽然我只卖三十万,但我的目标是干掉五十万的”的蛮横。当下的市场,你跟用户讲什么黄金比例,讲什么东方哲学,用户听不懂,用户只想知道,这车开出去,丈母娘会不会觉得我今年股票赚了钱。奇瑞算是想明白了,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没用,直接把一个宫殿拍你脸上,简单,粗暴,有效。
然后是那个移动堡垒一样的座舱。30英寸的副驾双连屏,9.2升的冷暖冰箱,256色的氛围灯。我靠,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奇瑞的产品经理,可能已经被理想的产品经理夺舍了,而且还是个加强版。如果说理想是把用户家里的客厅搬进了车里,那奇瑞T11就是把用户家里的KTV包房、小卖部和网吧VIP区,用压缩毛巾的技术硬生生塞进了一个铁盒子里。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配置是毫无抵抗力的。我不需要我的车零百加速有多快,我需要的是在我被老板骂完、被客户怼完、回家还要面对娃的作业时,能有一个地方让我瘫着。打开冰箱拿一罐冰可乐,打开屏幕看一会儿小姐姐跳舞,这比什么狗屁的驾驶乐趣重要一万倍。这哪是车,这是中年男人的赛博避难所,是成年人的任意门。奇瑞悟了,它终于悟了,汽车的本质不是交通工具,是移动的情绪价值容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是你懂我意思吧?就是那个感觉。一种“啊,终于有人懂我了”的被理解感。
再看它的动力,1.5T增程器,配一个不大不小的电池,纯电续航170公里、180公里。这个数据,就很灵性。它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反技术崇拜。现在一堆新势力天天在那喊800V,喊5C快充,喊固态电池,仿佛明天就要开着高达去上班了。但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是楼下那个充电桩昨天又被广场舞大妈的代步车占了,是高速服务区充电要排队俩小时。
增程这个技术,low吗?在技术宅眼里,low穿地心,简直是汽车界的“拼多多砍一刀”。但它好用吗?太好用了。它用一种极其流氓的方式,解决了用户心里最大的那个疙瘩:续航焦虑。奇瑞这一手,就是在跟所有对手说:不装了,摊牌了。你们继续修仙,我选择直接下山开无双。你们去卷那些实验室里的参数,我去解决用户小区里最实际的问题。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谁能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解决最混乱的现实场景,谁才是王。T11的这套动力,就是汽车界的“老头乐”战法,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你看,奇瑞这次根本不是在造车,它是在进行一场惨烈的“像素级”模仿和“概念级”超越。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对着理想汽车的发布会PPT,拿着放大镜一个一个地抄,抄完还要恶狠狠地加一句:“他有,我必须有;他有1个,我必须有2个;他卖40万,我直接价格打骨折。”这种竞争,已经不是商业了,这是修罗场,是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方的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奇瑞风云T11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讲真,我上次坐朋友车里,他老婆就用那个副驾大屏看《甄嬛传》,声音外放,我感觉我的人格受到了侮辱。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老婆开心,家庭就和谐。这就是所谓品牌玄学被打破的瞬间,当一个品牌还在纠结自己的血统纯不纯正的时候,另一个品牌已经开始研究怎么让你老婆开心了。
所以这车到底好不好?谁在乎呢?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一款车的产品力已经不完全由机械素质决定了,更多的是由它的“表演性”决定的。风云T11就是一台表演性拉满的“缝合怪”,它精准地缝合了当下消费者所有的焦虑、虚荣和最朴素的需求。它不高级,甚至有点土味,但它极其有效。它就像一部网络爽文,没什么逻辑,没什么深度,但就是能让你看的时候欲罢不能,看完大呼一声666。
同行看了也得傻,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因为这不是常规的商业竞争,这是“道诡异仙”里的疯子在斗法,比的不是谁的法术更高明,而是谁更豁得出去,谁的心态更颠。奇瑞T11的出现,就是告诉所有人,牌桌上的规则变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奇瑞,选择了all in,至于开出来的是什么,天知道。反正理想看了肯定睡不着觉,这就够了。你死,比我活,更重要。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