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消息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和汽车群里传开了,标题特别抓人眼球:“8.58万起!荣威M7长续航混动,开启高品质出行新时代!”。
看到这个价格,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心里一动,感觉像是捡到了大便宜。
你想想看,不到九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空间大的MPV,而且还是省油的长续航混动版,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油价不便宜,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出门东西又多,一台既能装、又省钱的车,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理想座驾。
可冷静下来一琢磨,这事儿真的靠谱吗?
天上真的会掉这么大的馅饼?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一起来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看个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台传说中的“荣威M7”到底是什么车?
按照常理,这么一款价格劲爆的新车上市,汽车厂家肯定会大力宣传,各种新闻、广告早就铺天盖地了。
可奇怪的是,我们去翻上汽荣威的官方网站,查看所有在售车型和即将上市的新车计划,从头到尾都找不到一款叫做“荣威M7”的车型。
荣威品牌旗下确实有MPV,叫荣威iMAX8,那车看起来确实挺大气的,但无论是燃油版还是新能源版,价格都远远超过了8.58万这个数。
这就让人心里犯嘀咕了,这“荣威M7”难道是厂家秘密推出的隐藏款?
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一条不太准确,甚至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消息?
在现在这个网络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有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可能会把不同品牌的信息拼凑在一起,或者用一些自动生成内容的软件,造出一些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这个“荣威M7”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一个美丽的误会。
那么,咱们退一步讲,就算这款车不是荣威的,或者名字是假的,就说这个产品本身——一台售价8.58万的长续航混动MPV,在现在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能造得出来吗?
这笔账其实咱们普通人也能算个大概。
一辆混动车的核心成本,主要就在那套混合动力系统上。
这套系统不像普通燃油车那么简单,它至少包括一台发动机、一台或者几台电动机,还有一块不小的电池组,再加上一套非常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来协调它们一起工作。
咱们就拿现在市场上最火的混动技术之一,比亚迪的DM-i来当个例子。
比亚迪能把一款像秦PLUS DM-i这样的紧凑型轿车,起售价做到十万以内,这已经是整个行业的奇迹了。
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比亚迪自己生产电池、电机、电控,把成本控制到了极致。
即便如此,这套动力系统的成本依然是这台车最值钱的部分。
现在我们说的是一台MPV,MPV块头更大、车身更重,要想跑得动,还想省油,对发动机和电机的要求就更高。
而且既然号称“长续航”,那电池容量就不能小,纯电至少得跑个一百公里左右吧?
就单单这块电池,成本就得好几万块钱。
再加上发动机、电机、各种控制器、线缆,光是这套动力系统的成本,恐怕就已经快接近8.58万了。
别忘了,造车可不只是造个动力系统。
车企还要花钱买钢材来冲压车身,制造底盘,采购轮胎、座椅、玻璃、内饰面板,还有车里的屏幕、音响等等。
再加上工厂工人的工资、设计师的研发费用、店面的销售成本和广告宣传费,最后企业自己还得留点利润才能生存下去。
把所有这些成本都加起来,要想在8.58万这个价格上卖一台全新的长续航混动MPV,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从成本角度分析,这个价格也经不起推敲。
虽然“荣威M7”和它那个诱人的价格是场空欢喜,但这件事情的广泛传播,恰恰说明了我们老百姓心里最真实的需求:我们渴望拥有一台价格实惠、空间宽敞、用车成本又低的家用汽车。
而让人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我们国家的汽车品牌,正在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一步步满足大家的这种期待。
我们不妨看看现在的汽车市场,中国品牌给我们提供了多少真实存在的、优秀的选择。
如果你就是想要一台十万块钱以内的MPV,虽然可能买不到混动版,但是像五菱佳辰、上汽大通G50这样的燃油MPV,它们同样拥有超大的空间,坐着舒服,能轻松满足一家老小的出行需求,价格非常亲民,品质也相当可靠。
如果你对省油的混动技术情有独钟,预算稍微加一点,选择就更多了。
比亚迪的秦PLUS、驱逐舰05,长安的启源A05,吉利的银河系列,这些车型虽然是轿车或者SUV,但它们搭载的先进混动技术,能让每公里的花费比坐公交车还便宜,而且驾驶体验平顺安静,这是过去二十多万的合资车都给不了的体验。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在电池、电机这些新能源核心技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整个产业链强大实力的体现。
当然,如果你需要一台真正高品质的MPV,我们中国品牌也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
从广汽传祺的M8,到腾势D9,再到理想MEGA和小鹏X9,这些国产MPV在设计、做工、用料、智能化配置和乘坐舒适度上,已经完全可以和那些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进口豪华MPV掰手腕,甚至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超越。
它们用更合理的价格,提供了顶级的享受,让MPV不再只是商务接待的专属,而是真正走进了高端家庭的生活。
所以说,我们根本不需要一个虚构的“荣威M7”来给我们画饼充饥。
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真实世界,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像比亚迪、吉利、长安、广汽、上汽这样踏踏实实搞研发、造好车的企业,我们消费者的选择才越来越多,买车的门槛才越来越低,能享受到的技术才越来越先进。
这个由中国品牌自己亲手开启的“高品质出行新时代”,远比任何网络上的虚幻消息,都来得更加坚实和令人振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