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市场上的情况。2024 到 2025 这一年,250cc 踏板车的均价跌了 18%,差不多每 1000 块就能少花 180 块。可光阳偏不,还守着 19980 元的价格,和 2024 款一模一样。再看旁边的对手,无极 SR250GT 2025 款卖 15980 元,赛科龙 RT2 去年四季度调价后 15988 元,算下来比光阳便宜了 4000 块左右。
4000 块能干啥?加小半年的油没问题,或者买套好点的头盔、骑行服。消费者心里自有一杆秤,同样是代步或短途摩旅,花更少的钱是不是更划算?这就是光阳现在面临的定价难题 —— 大家都在降价,它却纹丝不动,难免让人犹豫。
再说说配置上的那些变化。动力系统还是老样子,249.1cc 的单缸两气门发动机,16kW 的功率和 22N・m 的扭矩,和去年没区别。可现在不少竞品都用上了四气门,动力响应快了不少,尤其在超车的时候,差距很明显。这就像别人都换成了更快的电动车,你还骑着同款摩托车,不是不能跑,但总觉得差点意思。
不过悬挂系统倒是有进步。前正置式减震加后边置双减震,还能五段调预载。有骑过的朋友说,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时,比老款稳多了,屁股没颠。这点确实能提升骑行体验,尤其对每天通勤的人来说,舒服比啥都重要。
安全配置这边,加了 TCS 牵引力控制,这东西在雨天或者路面滑的时候很管用,不容易打滑。但让人纳闷的是,后置行车记录仪给取消了。懂行的人说,一个记录仪成本差不多 800 块,光阳这是在成本上做文章。可对于经常跑夜路或者停在路边的车主来说,少了这个,总觉得少了点安全感。
这些变化背后,藏着光阳的战略困局。先看用户怎么选,买 250cc 踏板车的,要么是每天城里通勤的,要么是喜欢周末短途摩旅的。调研显示,78% 的人觉得 TCS 比记录仪更重要,但也有 62% 的人觉得记录仪不能少。光阳这一加一减,正好卡在了用户需求的中间,没完全讨好哪拨人。
再说说品牌溢价。2024 年光阳还能比同级别车多卖 19% 的价格,可到 2025 年,这溢价可能跌到 12%。隔壁本田 PCX160 去年降价后,市场份额一下涨了 3.2%,这说明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不认 “只看牌子” 那套了。
更麻烦的是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供应链成本没降下来,光阳只能硬扛着定价。可经销商手里的车卖得慢了,库存堆得多了,二手市场上的 CT250 价格也跟着跌,比之前降了 35%。买了车的人看着二手车价掉,心里肯定不舒服,下次换车说不定就不选光阳了。
对手们可没闲着。无极 SR250GT 不光价格低,还配了四气门发动机和双通道 ABS,花更少的钱能买到这些,用户自然愿意选。而且它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比光阳低 28%,卖得好也不奇怪。
赛科龙 RT2 更狠,TCS、胎压监测、双摄记录仪全配上,才卖 15988 元,几乎把能给的都给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售后网点覆盖了 98% 的地级市,修车保养方便,这对车主来说太重要了。
那光阳该怎么破局?短期来看,不妨搞点捆绑销售,比如买车送几次保养,相当于变相降价。配置上,把记录仪加回来,虽然成本多 1200 块,但能赢回不少用户好感。
长期的话,得好好想想怎么留住老用户,吸引年轻人。给老车主换购时多些补贴,让他们愿意继续选光阳。对年轻人,可以搞点社交互动,比如骑行活动、改装分享,让他们觉得骑光阳很有面儿。
2025 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白皮书》里有句话说得好:“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过品牌溢价能力时,保守主义即是最大冒险。” 光阳现在就站在这个路口,是守着老路子,还是跟着市场变,决定着它接下来的路好不好走。
说到底,买车终究看自己的需求。你是更认光阳的牌子,还是更在意配置和价格?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