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升级叠加技术下放,20 万级汽车市场再迎新变局。
“我们聚焦用户体验来定义产品,以 ‘体验至上、用户至上’ 的精神,致力于为千家万户打造更高品质的出行生活。”4 月 23 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在上汽集团上海车展战略发布会上说。
这是华为和上汽首次联袂亮相上海车展,双方刚在不久前官宣重大合作项目——尚界。尚界是鸿蒙智行的 “第五界”,也是首个定位 20 万元级主流市场、采用华为智选车合作模式的汽车品牌,今年 4 月以来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余承东预测,尚界首款车上市后销量将 “大爆”,并要求上汽准备足够多的产能。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则公开喊话 “All in 尚界”。他透露,上汽将拿出最好的资源支持尚界成功。目前,尚界已首期投入 60 亿元打造尚界超级工厂,组建超 5000 人尚界专属团队。
华为通过主导鸿蒙智行旗下各品牌的产品设计、定义,直接参与定价、营销及终端销售环节,已打造出多款热销车型;上汽是中国连续 18 年新车销量排名第一的汽车集团,也曾长期位居中国车企出口销量第一。伴随华为与上汽管理层在最近两周的频密互动,外界对于将在今年秋天上市的尚界首款车型抱有期待,好奇此次跨界合作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填补当前的市场空白。
在月度新能源渗透率已稳定超过 50% 的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需要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品牌。然而,受制于技术、成本、研发模式等因素,市场上仍有细分用户需求未被满足,消费者依然期待具备实力且重视用户体验的厂商打造精品车型。
特斯拉 Model Y、理想 ONE、问界 M9、小米 SU7 等爆款车型都曾凭借一己之力定义一个细分市场,但这确实也是少数头部品牌的特权。下一款类似车型会否来自将在 20 万元级市场率先搭载华为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的尚界?答案备受市场期待。
创造性满足用户需求,是爆款车型的共同点
中国汽车零售市场分层明显,长期呈现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近年来,电动车凭借产品力优势已在 30 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和 10 万元左右的入门市场打开局面,一批能够替代传统燃油车的电动车型由此诞生。然而,在 20 万元级这个 “黄金价格带”,燃油车依然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月销过万的爆款电动车型可谓寥寥。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过去数年动力电池成本高企,厂商难以在这个价位打造性价比高的电动车;另一方面,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差异化功能的成本过高,在价格竞赛的环境下,下放到 20 万元级价格区间容易无利可图。
但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购车偏好正快速向搭载智能化相关配置的国产新能源车倾斜。他们有着较为强烈的升级需求,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产品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是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产品。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动力电池、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日趋成熟,供应链更加完善,成本显著降低,一定会有全新的电动车型在 20 万元级市场树立新的标杆。
如果这个市场出现一款全新的明星电动车型,那它也不会是 “刻舟求剑” 地切走竞争对手的蛋糕,而是需要扩大整体市场规模,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吸引用户主动选择升级。
这样的市场引领者并不常见。近两年,仅问界 M9 和小米 SU7 两款国产车型实现过这一突破。如果将视线拉得更远,那么特斯拉 Model Y、理想 ONE 也曾创造类似的市场成就。
其中,问界 M9 作为一款成交均价超 50 万元的大型 SUV,从底盘到座舱、从车灯设计到辅助驾驶,几乎全量搭载华为最顶级的量产解决方案,被余承东称作 “科技车皇”。这款车上市后迅速热销,曾连续 10 个月零售销量破万,排名中国市场全品类大型 SUV 第一,是华为打造豪华车实力的有力证明。
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主打外观造型和运动性能,在纯电中型轿车这样一个原本不受市场看好的细分品类创造销量纪录,并带动小米品牌在汽车市场完成 “破圈”。截至目前,小米 SU7 已累计交付 23 万辆,在中国市场的同期销量表现好于特斯拉 Model 3。
与问界 M9、小米 SU7 类似,特斯拉 Model Y 和理想 ONE 同样不是简单地与同级别燃油车拼参数、比成本,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用差异化解决方案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最终赢得市场认可。
例如,特斯拉 Model Y 凭借极致的产品定义能力满足了中产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核心需求,成为众多厂商打造中型纯电 SUV 时的学习对象;理想 ONE 通过 “可油可电” 的产品体验极大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带动增程式技术路线在行业内蓬勃发展。
激发市场需求、吸引用户购买的核心前提,是深刻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这要求汽车厂商必须建立并强化用户思维。
过去,上汽曾依托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在燃油车时代引领行业潮流,也通过 MG 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功。贾健旭称,上汽集团有着 70 年发展历史,从第一辆桑塔纳开始,已累计服务近 1 亿用户。截至目前,上汽已达成 100 万辆电动车、100 万海外销量的 “双百万” 成就。
如今,上汽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很可能成为上汽集团补齐 “用户思维” 这块拼图的关键。正如贾健旭在 4 月 16 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所强调的:“鸿蒙智行的所有成员、所有产品、所有的一切都以用户为导向,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恰好与尚界品牌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
事实上,尚界品牌的 DNA——风格至尚、科技至尚、信赖至尚、人人至尚,其本质就是用户至上。从双方在多个公开场合的发言来看,“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造好车” 已成为华为和上汽团队共同奉行的工作准则。这种理念上的高度一致将为尚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
尚界是鸿蒙智行底子最好的一 “界”
尚界站在华为前 “四界” 的基础上诞生。在尚界之前,华为先后与四家车企合作打造了问界、智界、享界与尊界品牌,并且形成了具有华为深刻烙印的品牌特色。鸿蒙智行发布的问界 M7、M9 与智界 R7 都成了爆款车型,这些经验将复用在尚界品牌,“四界” 的高端技术也会逐渐下放给尚界。
鸿蒙智行将通过尚界进入 20 万元级市场。余承东说,“尚界(和其他 ‘四界’)像一个人的五个手指一样握成拳头,我们在一起非常有力量。”
4 月 16 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
尚界将采用鸿蒙智行极致、纯净、简约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外观时尚、大气。华为拥有豪华车型设计经验,包括 50 万级的问界 M9 与百万级的尊界 S800,以这两款旗舰产品为基础诞生了两套家族化设计语言。鸿蒙智行第一套主打极致、纯净、简约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源于问界 M9 的 “鲲鹏展翼” 造型,这套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的设计语言后来迁移至问界其他车型以及智界、享界品牌,为尚界的首发车型建立较高辨识度的优势。
智能化、科技感已经是华为与鸿蒙智行的牢固标签,这来源于华为对汽车智能化技术超过 10 年、累计资金投入达数千亿元的积累。
如华为在 2023 年率先将 AEB 的生效时速范围从 80km/h 提高至 120km/h,并持续优化突破 AEB 的上限。2024 年,华为提出 “全向主动安全” 的概念,除了前向 AEB,还支持侧向与后向的防碰撞功能。今年随着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发布,其主动安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尚界已明确要搭载华为的全向主动安全能力。余承东称,尚界将搭载华为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要让尚界广大用户和车主享受到鸿蒙座舱、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以及华为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所赋能的一系列最前沿技术和智能化体验。
在此前 “四界” 的合作中,华为都占有绝对的话语权,能将自己的标准与要求落实到每一款车型中。如奇瑞与华为一同打造智界品牌时,奇瑞汽车 CTO 高新华曾公开赞赏,华为对汽车产品有着严苛的要求,会拿着 “放大镜” 去看车身细节。
尚界的合作也不例外,上汽已对华为展示极大诚意。贾健旭在 3 月的媒体沟通会上提到,华为可以充分利用上汽的资源,“我们人交给你来指挥也没有问题”。上汽将其与华为的合作视为 “第二次合资”,这也意味着此次合作的地位不亚于过去上汽与大众、通用的合资,着眼点不只是在尚界一个品牌,还希望向华为学习,为上汽内部改革输送经验。
上汽为尚界注入大量资源,这背后是 70 年的造车历史以及成熟完善的供应链。上汽在 40 余年的合资品牌运营过程中吸收了德系与美系大型汽车集团的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体系,以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为核心据点,逐渐培育出国内的汽车产业链。全国最大的汽车研发测试中心——广德试车场就来自上汽通用。上汽旗下还拥有华域、延锋、联电等零部件龙头企业,大量向其他车企供应零部件。
上汽与华为的结合,使得尚界拥有融合顶尖科技与深厚制造底蕴的坚实基础,被认为是鸿蒙智行底子最好的一 “界”,有机会打破 “新势力重科技、传统厂重品质” 的刻板印象。
从外观设计、智能化技术再到整车能力,尚界的起点都很高。尚界还将利用鸿蒙智行覆盖全国的庞大销售网络快速进入市场,截至 2024 年底,鸿蒙智行的销售网点已覆盖全国 300 多个城市,门店数量超过 1000 家。加上华为 “四界” 带来的品牌势能,尚界有望在本已成为红海的 20 万级市场掀起从产品定义到用户体验的全面革新,创造新的蓝海细分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