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

极氪001在10月11日正式上市,这款基于900V平台打造的纯电轿车,全系标配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系统,搭载英伟达Thor-U芯片,还有31个感知硬件和激光雷达。 从2021年上市至今,累计交付已超25万辆,2025年前三个季度又贡献了2.5万辆以上的销量。 这次改款新增了神秘紫和星穹灰配色,后排增加了4向电动腿托和2向电动脚踏板,双电机版本的功率、电池容量和续航都有提升。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极氪001在25万以上的细分市场能持续保持热度? 是不是因为它每次改款都精准切中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和舒适性的需求?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10月4日极氪001正式亮相后,市场反应迅速升温。 这款车的900V平台意味着充电速度更快,官方数据显示能在15分钟内补充80%的电量。 辅助驾驶系统升级为千里浩瀚H7,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比如自动变道和泊车。 后排座椅的加热、通风、按摩功能现在成为标配,这在这个价位的纯电轿车中并不常见。 极氪001 FR版本还增加了碳纤维配件, targeting性能爱好者。 10月11日上市当天,预订量就突破了5000台,部分经销商表示试驾预约已排到一周后。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热议的是,这款车是否值得多花几万块买高配版本,还是基础版就足够日常使用。

Smart精灵5 EHD在9月28日开启预售,售价18.99万,预计10月正式上市。 支付99元定金可抵扣1000元尾款,这种促销方式吸引了不少关注。 作为Smart旗下首款插混车型,它搭载1.5T发动机和电机组合,纯电续航252km,综合续航高达1615km。 设计上,贯穿式尾灯加入了分段设计,长宽高为470519201710mm,轴距2900mm,内饰有13英寸AMOLED双联屏和25.6英寸AR-HUD。 但它的名字“Smart精灵5 EHD”被网友吐槽太复杂,有人开玩笑说这像是随机生成的密码。 插混车型的综合续航虽然亮眼,但实际加油频率如何? 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在市区通勤时,252km的纯电续航是否真能减少加油次数。 预售首周,订单量超过3000台,主要集中在城市年轻群体。

吉利银河星耀6在10月开启预售,售价8.58-11.88万,覆盖5个配置版本,国庆期间限时先享价低至7.98万。 新车定位中型车,搭载雷神AI电混2.0技术,1.5L发动机,CLTC纯电续航有60km和125km两个版本,百公里荷电状态油耗低至2.8L。 外观设计酷似AMG,宽体轿跑风格在同价位中少见。 预售启动后,经销商反馈咨询量暴增,尤其是125km远航版,因为续航更长,适合长途通勤。 但有人质疑,7.98万的价格是否意味着配置缩水? 对比竞品比亚迪秦L DM-i,星耀6在设计上更激进,但品牌认知度稍弱。 10月上市后,实际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如果进入7万内,会对秦PLUS造成直接冲击。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领克03第三代车型于10月17日登场,外观改动包括全新前包围和分体式大灯,尾部加入碳纤维运动扰流板。 尺寸为470018431460mm,轴距2730mm,车长增加。 搭载千里浩瀚H3辅助驾驶方案,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配龙鹰一号芯片,支持高速领航和辅助泊车。 动力方面,1.5T参数不变,2.0T峰值功率提升到200kW,匹配爱信8AT变速箱。 现款车型优惠后价格进入10万+区间,新款是否会更亲民? 粉丝们在论坛上争论,领克03的运动定位是否会被智能配置稀释。 10月17日发布会现场,厂家公布了首批1000台限量版的售价,较现款微涨,但增加了更多驾驶辅助功能。

比亚迪宋L和宋Pro DM-i 2026款车型在10月16日上市,全部换装怀挡设计,续航提升,高配车型可能搭载车载冷暖冰箱和云辇-C车身控制系统。 宋系列是比亚迪的销量支柱,但2025年销量有所下滑,这次改款被视为救市之举。 怀挡设计节省了中控空间,云辇-C系统提升了舒适性。 消费者关注的是,改款后价格是否会调整? 对比老款,入门版可能维持12万左右,但配置升级明显。 10月16日上市当天,比亚迪公布了全国试驾活动,强调新车的能耗优化,CLTC续航预计增加10%以上。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风云T11在10月13日开启预售,但非正式上市,采用盲订模式。 轴距3120mm,配备17.3英寸后排吸顶屏、冷暖冰箱,增程动力,纯电续航170-180km。 这款6座SUV的空间优势明显,但预售未公布售价,引发消费者不满。 对比银河M9和乐道L90,风云T11在价格上可能不占优,缺乏华为背书也让其热度受限。 盲订首日,订单量仅几百台,远低于预期。 潜在买家在社交媒体抱怨,一再延迟消耗了耐心,但仍有用户愿意等待,因为大空间和冰箱配置在家庭市场中稀缺。

别克世家作为别克新能源子品牌第二款车型,预计11月亮相,定位中大型MPV。 前脸封闭式设计,分体式大灯,尺寸526020001820mm,轴距3160mm,提供6/7座布局。 动力有1.5T插混和纯电版本,插混纯电续航171-180km,纯电版续航632-601km。 对比别克GL8,世家在尺寸和新能源技术上领先,但价格可能偏高。 消费者讨论的是,MPV市场本就竞争激烈,世家能否靠电动化突围? 11月亮相前,厂家释放了内饰草图,显示将采用豪华材质,但具体定价仍是谜。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长安启源Q05在10月15日亮相,11月正式上市,定位纯电SUV,基于天枢架构,全系标配激光雷达,CLTC续航506km,预计售价10-12万。 尺寸443518551595mm,轴距2735mm,对比老款轴距加长79mm。 智能驾驶系统成为亮点,但有人质疑,10万级车型标配激光雷达是否成本过高? 对比零跑B10,启源Q05在续航和智能配置上相似,但品牌影响力较弱。 10月15日亮相后,官网开启了预订通道,首日预订破2000台,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方程豹豹8预售价40-50万,11月内上市,定位高端越野,舒适科技配置丰富。 新款奥迪Q5L也在11月内上市,作为燃油车代表,它换装了新内饰和智能系统。 大众高尔夫中期改款11月30日上市,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和12.9英寸中控屏,加入科大讯飞语音识别。 这些高端车型的扎堆上市,引发讨论:燃油车和新能源在高端市场谁更吃香? 方程豹豹8的预订数据显示,60%订单来自原有越野车用户,而奥迪Q5L则靠品牌忠诚度吸引老客户。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10-11月新车密集上市,价格战从低端蔓延到高端。 吉利银河星耀6以7.98万起售,直接挑战比亚迪秦系列;长安启源Q05将激光雷达下放到10万级,逼得竞品加速跟进。 智能驾驶成为新卖点,极氪001、领克03等均标配高级辅助系统。 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有些车型预售玩套路,比如风云T11的盲订,让人感觉诚意不足。

混动技术多元化趋势明显,Smart精灵5 EHD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252km,别克世家的插混版续航180km,都在强调日常通勤的纯电可用性。 实测数据显示,插混车型在市区工况下,纯电续航实际达成率约80-90%,但高速路段油耗会上升。 网友争论,混动是否真比纯电更实用? 有人晒出充电记录,显示纯电车每周充电一次,而插混车每月加油两次,成本差异不大。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细分市场竞争加剧,10万内SUV市场,长安启源Q05对标零跑B10;25万以上纯电轿车,极氪001面临蔚来ET5的挑战。 经销商反馈,看车用户更关注续航实测数据和售后网络,而非单纯参数。 10月新车上市后,部分车型出现交付延迟,如极氪001因芯片供应问题,部分订单需等待2-3周。

消费者在选车时,频繁对比配置表。 例如,领克03的2.0T版本功率200kW,比老款提升明显,但油耗也略有增加;比亚迪宋Pro DM-i的怀挡设计,被老用户批评不如传统挡把顺手。 社交媒体上,热门话题包括“10万预算买混动还是纯电”、“智能驾驶是否值得加钱”,讨论量日均过万。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新车上市节奏加快,厂家营销手段多样。 极氪001上市当天举办了线上发布会,邀请网红试驾;Smart精灵5 EHD则靠99元定金活动引流。 但负面声音也不少,比如风云T11的盲订被指消耗热情,吉利银河星耀6的限时价被质疑先涨后降。 实际交易中,经销商透露,高配车型折扣较少,入门版反而有现车。

数据披露显示,10月前两周,新能源汽车上险量环比增长15%,其中混动车型占比提升至40%。 极氪001上市首周,交付量约1000台;Smart精灵5 EHD预售半月,订单突破5000。 但库存压力也存在,部分老款车型降价清库,如比亚迪宋老款优惠2万以上。

10月到11月期间,又将有9款新车陆续上市-有驾

市场反应两极分化,年轻群体对设计激进的车型如吉利银河星耀6热情高涨,而家庭用户更看重风云T11的空间。 专业媒体评测指出,极氪001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场景表现稳定,但城市路况仍有误判;长安启源Q05的激光雷达在夜间识别精度高,但算法优化需更新。

价格下探趋势不可逆,吉利银河星耀6可能下探7万内,长安启源Q05坚守10万区间。 消费者在论坛分享购车经历,有人因等不及风云T11转订银河M9,有人因极氪001的续航升级而取消蔚来订单。 争议焦点集中在:低价是否意味着低质? 实测视频显示,8万级混动车型在噪音控制上普遍弱于10万以上产品。

智能驾驶标配化引发安全讨论,极氪001的“小蓝灯”设计被指分散注意力,领克03的辅助泊车功能在窄车位成功率仅70%。 监管部门近期加强了对自动驾驶广告的审查,要求明示功能限制。 消费者在投诉平台反映,部分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在更新后出现卡顿。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充电网络扩张至县城,但快充桩覆盖率仍不均。 插混车型如Smart精灵5 EHD,用户反馈加油频率确实降低,但发动机介入时噪音明显。 纯电车型如极氪001,续航实测在高温天衰减约10%,冬季更低。

车企竞争白热化,比亚迪宋改款后新增冰箱配置,被戏称为“移动空调”;别克世家MPV的六座布局,实测第三排空间优于GL8。 但价格问题始终敏感,网友计算,贷款购车后,月供可能超过家庭收入30%,劝退部分潜在买家。

10月上市新车中,领克03的运动定位吸引性能粉丝,但2.0T版本价格逼近20万,有人转向二手市场。 Smart精灵5 EHD的奔驰背景被热议,但品牌溢价是否值18.99万? 实测加速数据显示,零百公里加速7.5秒,低于部分竞品。

11月车型如别克世家,预曝光内饰采用木质元素,被批老气;方程豹豹8的越野能力靠短视频传播,但实际用户多用于城市通勤。 大众高尔夫的智能化升级,被老车主吐槽系统卡顿,不如国产车流畅。

市场数据实时更新,10月中旬,新能源汽车折扣率平均为5%,较月初上升2个百分点。 极氪001的经销商开始提供免息分期,Smart精灵5 EHD的99元定金活动延长至月底。 消费者在比价网站频繁刷新,等待官方最终定价。

争议话题持续发酵,如“混动是否过渡技术”、“激光雷达是否必要”。 实测报告显示,插混车在长途旅行中优势明显,但保养成本高于纯电。 智能驾驶的用户接受度分化,年轻群体乐于尝试,中年用户更信自己驾驶。

新车密集期,售后问题凸显。 极氪001的电池保修政策被指条款模糊,吉利银河星耀6的经销商网络覆盖不足。 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10月汽车投诉量环比增10%,主要涉及交付延迟和宣传不符。

行业动态方面,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推出新磷酸铁锂产品,称可提升续航10%,但搭载车型尚未公布。 政策层面,多地补贴退坡,影响10万以下车型销量。 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起团购,试图压价,但厂家直营模式削弱了议价空间。

实际用车反馈,插混车型如Smart精灵5 EHD,用户晒出油耗记录,市区百公里2.5L,高速4.5L;纯电车型如极氪001,快充30分钟可达80%,但峰值功率依赖电网负荷。 冬季续航测试中,北方用户报告续航缩水20-30%。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体现在价格战上,吉利银河星耀6的7.98万起售价,迫使竞品秦L DM-i降价5000元;长安启源Q05的激光雷达标配,让零跑B10考虑增配。 但消费者担忧,降价可能牺牲材质,如内饰硬塑料使用增多。

技术细节引发专业讨论,极氪001的900V平台需配套充电桩,目前覆盖率不足10%;领克03的龙鹰一号芯片,被对比高通骁龙,性能差距约15%。 网友在技术论坛拆解车型参数,争论谁家三电系统更可靠。

销售渠道变化,线上预订成为主流,但试驾体验不可或缺。 极氪001的AR看车功能被赞便捷,但实际驾驶反馈悬挂偏硬;风云T11的空间通过VR展示,但实车质感遭质疑。 经销商转型直营,传统4S店客流下降20%。

消费者决策周期延长,对比网站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浏览5款车型后才下单。 极氪001的意向用户多来自一线城市,吉利银河星耀6则吸引三四线买家。 口碑传播效应强,负面评价如风云T11的延迟交付,导致订单流失。

数据真实性受关注,厂家公布的续航和油耗多为理想值,用户实测差异大。 第三方评测机构披露,插混车标称续航打八折,纯电车冬季续航打七折。 维权案例增加,如Smart精灵5 EHD的尾灯设计被指夜间辨识度低。

市场分化加剧,高端车型靠科技溢价,如方程豹豹8的越野配置;经济车型靠成本控制,如长安启源Q05的激光雷达方案。 但同质化问题突出,多款新车采用分体式大灯和贯穿尾灯,设计创新乏力。

供应链影响显现,芯片短缺导致领克03交付延迟,电池涨价让别克世家成本上升。 消费者遇到加价提车,如极氪001高配版需等1个月,而基础版有现车。 二手市场波动,老款车型贬值加速。

用户体验细节被放大,极氪001的星空天幕在强光下反光,Smart精灵5 EHD的AR-HUD需适应期。 社交平台上的用车分享,成为潜在买家重要参考,好评差评直接影响销量。

政策环境变动,国六排放标准加严,影响燃油车如大众高尔夫;新能源积分交易价下跌,削弱车企推广动力。 消费者在政策论坛咨询购车时机,专家建议关注地方补贴窗口。

实际驾驶反馈,领克03的2.0T版本动力强劲,但油耗偏高;比亚迪宋Pro DM-i的混动系统平顺,但发动机启动有抖动。 长途测试中,插混车加油频率确实低于燃油车,但充电便利性仍不如加油。

市场竞争的透明化,比价软件实时更新折扣,消费者可跨省购车。 但售后网络差异大,偏远地区维修难。 投诉平台案例显示,电池保修纠纷年均增长30%,厂家回应速度参差不齐。

技术迭代快速,极氪001的辅助驾驶系统每月OTA更新,但用户抱怨更新后需重新校准。 智能座舱的语音识别,如领克03的科大讯飞系统,误识别率约10%,需优化。

经济因素影响购车决策,贷款利率上升让部分消费者推迟购车。 10万以下车型销量稳定,但利润薄;20万以上车型靠金融方案促销,如极氪001的3年免息。 消费者计算总成本,发现保险和保养支出逐年增。

社会话题渗入,环保意识让混动车受捧,但电池回收问题悬而未决。 极氪001的用户组队抗议充电桩不足,Smart精灵5 EHD的车主抱怨4S店服务差。 网络声量转化为行动,集体投诉频发。

市场监测数据显示,10月新车上市后,老款库存清理加速,折扣高达15%。 但消费者警惕库存车质量,转向新款。 经销商压力大,部分车型如风云T11,因预售不佳,考虑降价止损。

用户体验成核心竞争力,极氪001的APP远程控制被赞方便,但网络延迟时有发生;吉利银河星耀6的智能语音响应快,但方言支持弱。 专业媒体评分中,辅助驾驶安全性占比提升至30%。

行业标准混乱,各厂家的续航测试标准不一,消费者难以横向比较。 监管层拟统一公示规则,但落地时间未定。 争议中,第三方评测机构权威性上升,如某平台实测数据日浏览量超百万。

消费者行为变化,试驾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模拟,但真实感不足。 社交媒体营销成主流,网红带货效果分化,如极氪001的直播试驾观看量破百万,但转化率仅5%。

数据隐私问题浮现,智能车型收集驾驶习惯,用户担忧泄露。 厂家承诺加密,但条款复杂。 法律案例显示,已有车主因数据纠纷起诉车企,结果 pending。

市场竞争的长期效应,洗牌加速,弱势品牌退出。 但新玩家仍在涌入,如小米汽车传闻年底发布。 现有车企加紧布局,比亚迪称将推更多改款,吉利规划新混动平台。

实际市场表现,10月第三周,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12%,混动占比升至42%。 极氪001交付量累计破千,Smart精灵5 EHD订单达8000。 但负面评价如交付延迟,拖累口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