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驾驶新能源车实行长途自驾游可行吗?别不相信,有人做到了
你有没有想过,开着一辆新能源车,踩着油门,一路向北,穿越雪原,或者翻山越岭去西藏,就像电影里那样自由自在?很多人一听就摇头:“冬天?电动车?别开玩笑了,半路没电怎么办?”说实话,我也曾经这么认为。可你知道吗?现在真有不少人就这么干了,而且一路顺畅地完成了长途自驾游。他们不是疯子,也不是技术狂人,就是普普通通的车主。他们开的也不是什么“神车”,而是我们日常能买到的特斯拉、比亚迪海豚、零跑C01,甚至还有经过改装的“老头乐”。这事儿听起来像段子,但它确实发生了。那么问题来了:冬季开新能源车跑长途,到底靠不靠谱?别急着下结论,听我这个老司机慢慢给你掰扯清楚。
先说说大家最担心的——续航焦虑。没错,冬天电池掉电快,这是事实,谁也绕不过去。但关键在于你怎么应对。我见过不少车主,一看到理论续航715公里,就以为真能跑700多,结果冬天一上路,空调一开,电量“唰唰”往下掉,200公里不到就慌了。其实,聪明的做法是:按实际续航的70%来规划行程。比如你车标称700公里,冬天打个对折,350公里就差不多了,那你就按280公里左右找充电桩。这不叫保守,这叫“留有余地”,老司机都懂这个道理。你总不能把车开到趴窝才找充电桩吧?那不是自驾游,那是“求救游”了。
再说说路线规划。很多人一想到节假日高速堵车,充电桩排队,就打退堂鼓。但你想过没有,节假日非得走高速吗?我告诉你,现在城市里的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密集,尤其是三线以上城市,商场、写字楼、甚至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都开始布局充电桩了。所以,与其在高速上排队等充电,不如提前下高速,到城里边充电边逛逛,喝杯热咖啡,吃顿热乎饭,岂不美哉?而且,纯电车还能对外放电,到了景区,接个电水壶烧水泡茶,连露营做饭都省了,这不比燃油车香?
当然,如果你实在担心纯电车的续航,那还有个更稳妥的选择——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像比亚迪的宋PLUS DM-i、秦PLUS DM-i,还有理想、问界这些增程车,简直就是为长途自驾量身定做的。它们既能充电,又能加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你可以在城市用电,省油省钱;跑长途时用油,动力还足。有网友调侃:“这车就是‘油电双修’,比人还灵活。”而且这些车的亏电油耗也不高,比亚迪某些车型能做到5L/100km左右,算下来每公里才几毛钱,比传统油车便宜多了。
更让我佩服的是,现在有些车主真的开着纯电车去了西藏。你没听错,西藏!那里海拔高,气温低,路况复杂,按理说是电动车的“禁区”。但他们做到了,靠的就是精心规划和对车辆性能的了解。他们选择续航超过400公里的车型,提前查好沿途充电桩,控制好车速,避免激烈驾驶。你说他们胆大?我倒觉得这是对新能源车最大的信任和认可。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更是神来之笔,几分钟换完电,比加油还快,这体验,谁用谁知道。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冬季开新能源车长途自驾,到底可不可行?我的答案是:不仅可行,而且越来越容易。技术在进步,充电桩在普及,车主的观念也在改变。以前我们总说“电动车不适合长途”,现在这句话该翻篇了。只要规划得当,了解车辆特性,新能源车一样能带你去看世界。你可能会说:“万一充电桩坏了呢?”那我反问你:“加油站就没断过油吗?”任何出行都有风险,关键是你有没有做好准备。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句:当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当续航不再是个问题,你还会拒绝开着新能源车去远方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