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这台车,华为往里砸了多少技术?老司机试完后不说话了
上周末带着全家去郊区转悠,回来路上老婆突然问我:“你刚才过那个路口,是不是没看后视镜?”我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车自己就把事儿办了。那个路口挺复杂,左边有电动车抢行,右边还有台出租准备加塞,我正犹豫呢,方向盘轻轻动了两下,稳稳当当就过去了。这种感觉挺微妙的,像是副驾坐了个开了二十年车的老师傅,知道你要干啥,但不抢你方向盘。
说实在的,玩车这么多年,见过的新车不算少。但问界M8这台车,确实有点不太一样。华为把家底都掏出来了——ADS 3.0智驾系统、鸿蒙座舱、800V高压平台,还有赛力斯那套增程系统。听着挺玄乎,开起来或许才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先说智驾这块儿。现在很多车都号称能辅助驾驶,可大多数离开高精地图就抓瞎。ADS 3.0倒是不挑地方,全国哪儿都能开。它用的是“无图”方案,靠传感器和算法实时判断路况。有次我在老城区窄巷子里会车,对面来了台大货车,我正准备倒车让路,屏幕上已经显示出倒车轨迹了。这种预判能力,说是“交互博弈算法”,听起来挺学术,实际就是它能猜到别人下一步要干啥。
鸿蒙座舱这玩意儿,刚上手可能觉得就是个大屏幕。用几天就明白了,它跟手机、手表甚至家里的智能设备是通的。上车前手机上的导航自动就到车机上了,下车前空调已经帮你把家里温度调好了。有一次我在车里开视频会议,手机没电了,直接在车机上接着开,画面都不带卡的。这种无缝衔接的感觉,像是所有设备都长在一块主板上似的。
动力系统也值得聊聊。问界M8用的是增程式,发动机主要用来发电。官方说一升油能发3.65度电,热效率44.8%。这数字听着挺抽象,换算一下大概就是市区跑个七八百公里不用加油充电。关键是这套系统挺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该烧油什么时候该用电。高速上发动机会主动介入保持电量,市区低速就纯电跑,车里安静得能听见风噪。有次从市里开到郊区,全程一千多公里,中间只加了一次油,这种续航能力,长途出行基本不用操心。
底盘用的是空气悬挂,这配置以前只在百万级豪车上见过。它能根据路况自己调软硬高低,过减速带的时候明显感觉悬挂在主动化解冲击,高速过弯又能提供足够支撑。后排坐着的家人都说比之前那台车舒服多了,小孩在后面睡得特别沉。
安全方面,这车做了不少文章。除了常规的气囊、刚性车身,还有一套场景化的主动安全系统。比如雨天在高速上,它会提前预判前车刹车,给你留出更多反应时间。电池安全也下了功夫,据说有主动预警功能,能提前发现异常。这些东西平时感知不强,但关键时刻或许就是救命的。
充电速度也挺快。800V高压平台,充电桩上待十分钟,续航能增加四百公里左右。这速度跟加油差不多了,中途休息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电就补得差不多了。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这配置算是刚需。
空间表现也不错。轴距三米多,六座或七座布局都有。第二排座椅能放倒到接近平躺,长途坐着不会太累。后备箱能塞下全家的行李,周末出游基本够用。有朋友开理想L8,两台车停一块儿比了比,问界M8在空间利用上不输。
华为这块招牌,现在确实挺管用。车还没正式上市,4S店就有人排队交定金了。有人说是冲着品牌去的,有人说是看中技术,反正热度摆在那儿。预计月销破万应该不难,毕竟这个价位段,能把智能化做到这个程度的车真不多。
外观设计走的是简洁风格,线条流畅,风阻系数控制得不错。内饰用料也讲究,真皮、软质材料该有的都有,氛围灯调得挺温馨。这些细节堆起来,整车质感确实上了一个台阶。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事儿。现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挺火,不少人担心县城、乡镇充电不方便。问界M8用增程式,这个问题基本不存在。没电了加油就行,有桩就充电,灵活得很。对于想升级座驾的城乡用户来说,这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开了一个多月,总体感觉这车的技术含量确实高。华为把智能驾驶、座舱交互、三电系统都塞进来了,整合得还算顺畅。当然,这车也不便宜,三四十万的预算不是人人都拿得出来。但如果你正好在这个价位段选车,又看重智能化和续航,问界M8值得去店里试试。有些东西,不亲自开一圈,体会不到那个劲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