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中型SUV市场的热度,最近是明显感觉降了不少。我跟朋友小李上周聊起这个事,他是4S店的销售,笑着跟我说:这年头大家买SUV不光看尺寸,直接盯着大空间大配置去了。他说,尤其是越来越多中大型SUV价格压下来,和中型SUV顶起了枷锁,消费者好像自然就瘾头转了。
数据显示,1-8月中型SUV销量排行榜里,前二十款车型有4款销量突破了10万辆这个关口;算是个挺硬的数字了。不过必须说明,数据来源是乘联会,具体到每款车的销量,基本是零售量,不完全等于出厂销量,毕竟渠道和库存这事儿,一贯有水分。话说回来,销量前十车型的表现足够说明问题了。
拿头名特斯拉Model Y说,它的累计零售销量达到了24万多辆,放在中型SUV里远远甩开其他对手。新能源市场里各种对手蜂拥而上,特斯拉这架跑车就是不减火焰,带着那种越骂越红的劲儿继续卖着,好像地铁里一直有真香现场。朋友老王是修理厂的,一听特斯拉销量,他一脸惊讶,这车保养费咋那么低,电池又耐用,正常车主肯定爱它。(他话音里带着点忌妒)
紧随其后的是途观L,累计零售126196辆,德系SUV里边,途观L绝对是经得起传唱的经典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款车型去年同期入门款价格有所下调,还加了几项智能安全配置,类似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啥的,区间调整在1.5万左右——没错,这算是厂商最直接的加量不加价的招数,吸引了不少家庭用户。跟比它贵的同级别凯迪拉克XT5那种相对豪华感定位比,途观L更接地气,空间表现也不差,明显更适合普通刚需。
说到奇瑞瑞虎8,这车确实拼得凶。1-8月销量突破12万,有点出乎我之前判断。之前我总觉得奇瑞算是中型SUV市场里面边缘玩家,毕竟品牌溢价低,但实际数据告诉我,凭借快速的换代和不断升级技术,奇瑞在供应链响应速度上占了一定优势,还有渠道灵活,小区加油站旁边经常看到这车。估计这车的成功不只是价格硬,供应链早期介入研发,零件调整快,是它拿下销售的利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咱们厂里人有内幕人)。
探岳也是销量进前五的强将,110310辆。大众系车型的销量稳定感真难撼动。可惜的是,动力系统依然有点保守,跟同价位汉兰达比,油耗和动力响应都有点差距。顺便说句,这种差距虽说在能接受范围,但对年轻消费者来说肯定不够燃,你说他们选车会不会更激烈?(讲真的,我很想知道你们买中型SUV最看重什么?)
新能源方面,比亚迪宋L DM-i虽然没进前三,却销量接近十万(95875辆),这跟它的混合动力核心技术脱不开关系。所谓DM-i是基于插电混合的油电结合,比同级纯燃油车节油20%-30%不止(我这是大体估算的),适合城市通勤家庭用。这里我之前没提动力表现,我得收回点说法,之前觉得混动车动力会弱,体验下来证明不对,电机加持真的让起步和超车都更灵活。
豪华品牌方面,奔驰GLC和奥迪Q5L分别拿了8.8万和8.5万销量,表现依旧稳健。不过它们面对新趋势的压力,我是觉得确实不小。因为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技术迭代速度,传统德系豪华SUV不大可能很快像新能源车那样迅速普及某些智能化新特性,而且油耗表现比中低端车差不少。
别克昂科威也开始慢慢回暖,1-8月销量8.3万辆,明显是厂家开始重视产品更新和补贴策略调整后效果显现。销售经理小张告诉我:消费者挑车时,越来越看重油耗和智能系统,只靠传统动力和强行打价格战显然吃力。
零跑C10卖得也很亮眼,刚破8万,相比很多国产紧凑型SUV,这款车性价比真的高。不管是电池配置还是续航表现,都比那些打便宜牌的纯燃油车强不少。但我猜它还没完全打开二线城市市场,得看下半年有没有更多促销活动支撑。
说个小跑题,曾经以为捷途X70这种接地气的车型难以进入销量榜前列,结果也破6万了。看样子实用为王的思路没错,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性价比刚好,品牌认知度又在提高。
我也注意到,红旗HS5近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毕竟有国车光环加持。不过和豪华品牌比,它智能系统体验还是差点意思。1-8月销量刚刚突破5.8万,拉不开和豪华阵营的差距,这点挺尴尬。
还有汉兰达,今年虽然只有4.8万多销量,数据虽不算特别亮眼,但消费者基础扎实。新能源车型在旁边虎视眈眈,但一来它好开,二来保值率高,换车成本低,硬实力还摆着。
对了,有个小数字计算,百公里油耗和电耗成本交织在一起,光是燃油成本跑满100000公里,估算马上单车开支至少得2万块人民币,估算有点粗糙,但真实感强烈,尤其对二手保值率的影响不能忽视。
总结(好吧,不总结了,别砸场子),整体来看,传统合资车正在大力守市场,而国产车则在燃油和新能源双轨道发力。中大型SUV里国产产品的崛起,感觉是供应链优化和研发进步的必然结果。毕竟研发好比做饭,原材料(零件)不行,做不出好菜,且做菜工艺和调味(技术迭代)跟不上,产品卖不动怕是常事。
买中型SUV,你是更看重品牌可靠性,还是更想试试新势力新能源,抑或对空间和配置有硬需求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标准答案,只是个人好奇)不管怎样,市场这盘棋变得越来越好玩,我还想再多翻几盘细节档案,看看后面有没有更意外的黑马出现。(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