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难挽颓势,东风本田陷困局?
CR-V销量破万难掩颓势!东风本田四月暴跌五成,新能源车型集体哑火引发市场哗然。当其他合资品牌纷纷牵手本土企业突围时,这家日系车企仍困在自我认知的围城里。
展厅灯光照亮了本田CR-V的金属车标,却照不亮东风本田黯淡的财报。今年四月20431辆的成绩单,同比近乎腰斩的跌幅,暴露出这家企业的深层危机。本田CR-V以12400辆的月销撑起半边天,却遮掩不住其余11款车型的集体低迷。灵悉L单月87辆的销量数字,在新能源汽车井喷的时代显得格外刺眼。
电气化转型的困局从实验室蔓延至生产线。本田S7上市时高达25.99万的定价,暴露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短板。博世零部件的高昂成本,自研智驾系统的巨额投入,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的购车预算上。即便后来将价格下探至19.99万,市场早已被国产车型的性价比攻势撕开缺口。猎光e:NS2的奥特曼联名未能拯救其产品力缺陷,扭力梁悬架与猎装车设计的矛盾组合,让家庭用户望而却步。
燃油车阵地的失守更令人唏嘘。第十一代思域褪去运动锋芒的改款决策,如同自废武功。年轻消费群体转投竞品怀抱的速度,比4S店销售顾问递名片的速度更快。英仕派向"大号思域"的转型,消解了原有的商务气质。CR-V看似坚挺的月销万台背后,是终端近5万元的现金优惠在强撑,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正在透支品牌价值。
当大众ID系列与丰田bZ4X借助本土化合作重获生机,本田仍在孤军奋战。灵悉L团队标榜的年轻化设计,呈现出的却是审美偏差。12.98万的定价体系在国产同级竞品面前不堪一击,即便终端让利至10万区间,消费者依旧用钱包投票表达拒绝。
展厅旋转台上的概念车模型泛着冷光,映照出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在智能座舱与高阶智驾的竞赛中,日系工程师文化的固执演变为致命弱点。友商每月迭代的车机系统,与本田缓慢的OTA升级节奏形成残酷对照。当比亚迪海豹连续三月销量破万,本田烨S7的62辆月销数据更像是对旧时代的无声告别。
降价促销的喇叭声在空荡的展厅回荡,销售顾问擦拭着许久未动的试驾登记表。这家曾创造加价神话的车企,正在为迟到的觉醒付出代价。新能源浪潮不会等待任何掉队者,市场留给东风本田的调整时间,或许比CR-V的改款周期更短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