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烫手不敢摸、进车如进桑拿房……当夏天的毒辣阳光炙烤过车身后,这是很多车主朋友都不愿面对“酷刑”。有没有一辆车,能在炎炎夏日也带来“雪碧瓶子里”的那种凉爽?对此,汽车自媒体二师兄玩车集结了全新MG4、小米SU7、比亚迪海豚三款价格覆盖7万到30万的纯电车型,在酷暑之下进行了一场硬核防晒降温实测。
视频我仔仔细细看完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解读一下!
烈日能穿甲?那就看谁的防护更硬核
众所周知,太阳的紫外线波段和红外线波段,是让人觉得“晒得慌”的两大核心杀手。前者让你皮肤受刺激变黑,后者让你觉得炎热无比。所以,在三款车的测试中,我们先测它们的防晒功底。
先看紫外线隔绝能力:在三款车中,SU7以99.20%的隔绝率微弱领先,全新MG4紧随其后(99.10%),比亚迪海豚为88.76%。
再看红外线隔绝能力:
SU7依旧领先,MG4表现不俗,海豚虽然垫底但说实话也够用。毕竟,这三款车的前挡玻璃和侧面玻璃,都能有效格局紫外线和红外线,差异集中在后挡风玻璃上。
不过来看车窗用料,我们仍能发现一些小小的细节差异。
三十万售价的SU7,它的前风挡用上了三层镀银玻璃、四门UV-IR涂层声学夹层玻璃以及双层镀银天幕,实现了顶级的红/紫外线隔绝效果,技术规格堪称标杆。
而预售价7.38万起的全新MG4用料令人惊喜。
在同级别中,海豚这样的车型,普遍采用常规夹层前挡风玻璃和单程钢化侧窗玻璃,但全新MG4的前风挡采用双层镀银防晒玻璃,前排侧窗为UV-IR涂层防晒玻璃,后排还有隐私玻璃,防护能力直追SU7。
别光看玻璃数据,实际隔热能力更值得关注
在测试了三款车的车窗防晒数据后,我们认为有必要更进一步:把三款车放在烈日下暴晒,看看谁的座舱更能抗(升温慢)。晒足两个小时后,三款车的隔热能力差异也显现而出。
你要说升温速度,其实全新MG4是最慢的。暴晒后,这款车的座椅区域温度显著低于SU7和海豚。
而海豚的升温速度最快,只用60分钟它的仪表台温度就能接近70°,可以低温煎牛排了。
除了考验升温速度外,我们还要考它们的温度稳定能力。在暴晒2小时后,SU7整体座舱温度最低,MG4次之,而海豚车内温度最高堪称最强桑拿房。
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不仅仅是玻璃的隔热能力,更是车辆本身的用料甚至是车顶的颜色。比如在趣味测试中,我们把冰淇淋放在三款车的车顶,海豚的冰淇淋融化速度最快,这也能说明它的车顶吸热能力很强。
而全新MG4和SU7这两款表现较好的车,除了车顶能隔热外,它们的内饰用料也不错。全新MG4的内饰大量采用仿麂皮+织物面料,内饰就能形成空气隔热层,透气隔热俱佳。
而SU7采用环保复合皮质+多孔结构,有效降低导热。
至于海豚嘛,这款车的仿皮基材为致密PVC,热容量高,升温快且易积聚热量。
最后,再来看空调性能
其实说到最后,一辆车在夏天的空调降温能力,才是我们最看重的东西。高温炙烤三个小时后,全新MG4、小米SU7、比亚迪海豚谁能快速“退烧”?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前10分钟, SU7和全新MG4除天幕外,多数区域温度降至40-50℃;海豚前排多处仍超50℃,但出风口附近异常低温,这说明海豚的空调系统已经非常尽力了。
在15分钟的时间节点,全新MG4得益于车内空间小于SU7的优势,其后排头枕/坐垫率先降至35℃。而在20分钟之后,SU7和海豚才达到这一温度水平。
这样来看,全新MG4的空调性能确实很扎实,而SU7和海豚也很不错,毕竟这三车均搭载高效热泵空调,并配备后排出风口,利于冷风快速覆盖后排。
而在实际体验中,MG4和SU7还支持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在夏天可提前10-15分钟远程开空调,用车舒适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结束语
在经历过防晒、隔热、降温三重严苛测试后,我们发现全新MG4、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豚在炎炎夏日里带来了不同的舒适表现。在三款车中,最贵的小米SU7毫无疑问是标杆,从顶级的玻璃镀层技术再到可靠的空调表现都非常不错。
全新MG4则超越了我们的期待,毕竟这款车与海豚同级别。海豚作为细分市场的王者,完全以实用主义为主,而全新MG4则以的玻璃配置、空调配置甚至是内饰用料带来了惊喜,在本次测试中表现抢眼,足以展现出“欧洲销量王”的细节定胜法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