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吆喝着,2030年要搞“全系触电”。
这话听着像打了鸡血,但咂摸咂摸,滋味有点微妙。
一边厢,零排放是时代浪潮,电驱动是明日黄花,这话不假。
可另一边厢,宝马现在纯电车型占比才一成八多点,想在五年内翻好几番,这难度系数,堪比蜀道难。
这就抛出一个问题: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是真“梭哈”电车了吗?
还是说,这只是在“走钢丝绳”,内燃机、油电混动、纯电,三条腿并着走,哪条路顺溜就往哪儿靠?
宝马的策略,照他们自个儿的说法,叫“多路径演进”。
这意思就是,别把所有鸡蛋搁一个篮子里。
可这“多路径”背后,莫不是也藏着几分对电车前景的踟蹰?
毕竟,电车眼下瞧着挺红火,可充电桩够不够杵?
电池技术能不能破壁?
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呢。
而且,宝马这回放出风声,说要在每个细分市场都捯饬出电动车来,囊括小型掀背车(兴许叫i1),轿车(八成是i2),甚至猎装车(i3 Touring),敞篷跑车(i4 Coupe/Convertible)……瞧着像是要全线出击。
但哥们儿你有没有寻思过,这些车型真有那么大的刚需吗?
就拿i1和i2来说,现如今小型车市场厮杀得那叫一个惨烈,自主品牌电动小车价格卷到姥姥家,宝马就算攒出来,身价肯定不菲,有几位爷会为了一个蓝天白云标,去盘一辆空间局促、续航捉襟见肘的电动小车?
再说i3 Touring,猎装车这玩意儿,搁咱国内本来就是小众玩意儿,电动猎装车更是“小众PLUS”。
宝马捣鼓出这款车,更多的是在“亮肌肉”,昭告天下自己有能耐覆盖所有细分品类,而不是真指望它能卖断货。
当然喽,宝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究其原因,欧洲市场对猎装车的需求还算可观,推出i3 Touring能满足一部分特定受众。
再者说了,有了这款车,也能在绿色环保方面给自己“镀金”,契合欧盟日趋严苛的排放准绳。
更别提旗舰级的iX7了,基于升级版CLAR平台,听着就壕气冲天,但说白了,全尺寸SUV电气化,真就环保了吗?
别忘了,车越大,电耗越高,电池也越多,生产流程里的碳足迹也越深。
这到底是真环保,还是为了满足金主爸爸们的“大号玩具”欲?
咱们再换个脑回路想想,宝马为啥这么猴急着推出这么多电车?
刨去环保压力,还有来自竞争对手的芒刺在背。
特斯拉Model 3、Model Y在全球攻城略地,截胡了不少宝马的顾客。
奔驰、奥迪也在疾速电驱化转型,宝马要是再按兵不动,市场份额怕是要被鲸吞蚕食了。
所以,宝马的“全面触电”,更像是一场“军备竞赛”。
大伙都在鼓捣电车,你不搞,就等着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但这场竞逐的终点站又在哪呢?
电车真能彻底取代燃油车吗?
如今谁也不敢打包票。
而且,宝马的“多路径演进”,着实也给他们留了条后路。
倘若电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他们还能接着深耕内燃机和油电混动车型。
这就像在掷骰子,宝马把赌注分散在不同的牌桌上,这样就算输掉一张桌子,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可这种策略,真能让宝马在电车时代拔得头筹吗?
还是说,它只是在“墙头草两边倒”,贻误了真正的战机?
这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定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宝马的电驱化转型看作是拥抱未来的举动时,有没有忽视它背后盘根错节的考量?
它既有对零排放浪潮的顺应,也有对市场角逐的应对,更有对自身利益的掂量。
这就像一局精心排布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而对于咱消费者来说,最要紧的是擦亮眼睛,洞悉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
别一窝蜂地追捧电车,也别死抱着燃油车不撒手。
选择最契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这才是这场“电驱化竞逐”带给我们最质朴的真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