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

如果你站在如今的成都车展展台一角,很可能会发现一个微妙的小趋势:人群正围拢在一块区域,那里大屏幕下的新车散发着足够的气场,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证据展示。有人蹲下研究轮毂的造型,有人摸着座椅皮质在发呆。我甚至看到一名穿着白衬衫的中年男子,在副驾屏幕上“翻箱倒柜”地试点各种触控,像是在询问一个无声的陪审团:“你们说,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这三十几万?”

这是电视剧里不会拍的场景。可它恰恰是新车型上市的最佳背景板。腾势D9,这次拿出四个版本摆开阵势,30.98万元起跳,最高直奔45.98万元——说实在,这个区间放在中国的MPV市场,已经属于相当不客气的拼杀线了。

我们把视角退回三步,看看这场“腾势D9之战”发生了什么。其实事件很简单:2025成都车展,腾势D9新增4款车型上市,涵盖插混和纯电,在配置和技术栈上堆到行业顶级。DM-i四驱至尊版最亮眼,双拼色车身、双零重力座椅、隐私声盾、天神之眼B智能驾驶,第五代DM系统,CLTC续航1200公里。其他新车也没闲着,什么多屏互联、80千瓦快充、云辇-C智能悬架、NFC/UWB钥匙,乃至智能预瞄底盘……换句话说,就是“你要啥有啥”,加点黑科技调料,像极了IT圈那种“功能表一字排开,爱要不要”的腔调。

看到这里,许多旁观者难免有一个疑问:这是卖车,还是把家电和人工智能一股脑塞进了四个轮子?在这个动辄“智能座舱+AI驾驶”,N种屏幕轮番闪烁的时代,消费者到底在看什么?精确到个位数的油耗、看似能坐飞机的座椅,还是那些藏在参数里的“厂商野心”?

从专业角度讲,腾势D9这次发布的车型属于典型的配置升级和产品矩阵完善。四驱、两驱,插混、电动,尊航、至尊,都是为不同需求做的区分。价格拉到三十一起,不过四驱至尊可以冲到四十五,配合尺寸和动力表现,瞄准的是“准高端”家庭和商务市场。1.5T双电机插混系统让它在续航和动力之间找个平衡,综合1200km续航,等于是给了车主春运连夜赶路一张赞助票。纯电的EV版,620km续航看起来也算步步为营,但在充电桩普及率不算高的二线城市,还只是一个有点距离的理想。

有个冷门数据值得一提:这类MPV的第二排座椅设计,已经到了能翘起15°、后仰152°的地步,带腿托,还能按摩——如果我的腰椎能说话,现在应该会请求选择腾势而不是某些隔壁的“硬板凳之王”。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但你若以为一切都归于参数逻辑,只能说你没见过销售顾问在展厅里声情并茂地“演绎”智能声盾。真实的消费选择,比产品说明书复杂多了。买腾势D9的家庭,可能也会纠结于“全车10屏互联,是不是孩子会少问我问题了”;企业采购MPV,会权衡新款‘天神之眼B’到底有没有说得那么神,能不能真让司机变成‘老司机’。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这也正是关键所在。在中国汽车市场,被技术赋能的“未来感”正在加速拥堵我们的选择空间。行业领跑者们在续航、智能、空间、安全之间架起越来越复杂的竞赛跑道,也试图用“功能爆炸”来消解行业同质化焦虑。但说到底,你很难单凭一串堆叠的数据,就判断一台MPV是不是好车。尤其是在腾势D9所对阵的“岚图梦想家、理想MEGA、极氪009”这些选手同样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市场里,“技术噱头”或许只是一道入场门槛。

说到这里,职业病又犯了。如果把每一个新增配置都理解为一次“证据更新”,那么厂家是在不断补齐“智能舒适、安全可靠、性能优越”的证据链。问题来了,证据链是不是就能证明真相?多年做刑侦现场,这话等于白问。所有证据都能串联,但生活现场永远有“意外变量”。比如你看中1200km续航,结果放假去自驾发现自己还得排队充电;比如买了“零重力按摩座椅”,结果孩子上车只会吵着要换位打游戏。买车这件事,永远不只是参数逻辑,而是充满了人性变量。

再比如,展台上的“智能预瞄悬架”,宣传能主动发现井盖和减速带,提前调整底盘,不知道能不能识别到人行道上的外卖小哥和自行车?如果真能“预判天下不测”,那刑侦现场和交通事故就可以休息了。技术越强大,现实越滑稽——这是中国汽车市场里,小人物与大理想的永久矛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成都的夏天总是带着点“热浪临检”的味道。车展结束后,许多新车以各种荣光登场,也会有些落寞地离场。腾势D9的出现,不会让MPV市场“一车独大”,但它确实为行业内卷又添了一瓢油。四驱至尊,零重力座椅,智能AI语音,如今这些配置已经成了部分消费者的“刚需”,还是科技公司的自我狂欢?难说。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在“智能座舱与参数狂飙”下,腾势D9能否击中真实用车需求-有驾

最后,作为一个习惯以严谨自律为生的人,我想留下一个问题:当汽车行业不断堆叠智能化配置与参数,是否正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自嗨”、脱离真实用车场景?或者说,消费者究竟是为自己买车,还是被卷入了一场效率和智能的技术秀?现场归现场,生活有生活。如果你是腾势D9的目标客户,这台车到底满足了什么样的现实需求,还是仅仅被“1200公里续航”“零重力座椅”这些数据所击中?我们不妨在参数和情怀之间留点空间,让思考慢慢发生。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