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能跑140了?”上周车主赵师傅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则被疯传的《高速快讯》,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声称多条主干道试点提速,小型车限速要提到140km/h。他信以为真,在京沪高速上一脚油门踩到135km/h,结果隔天就收到了一张200元的罚单。
这则所谓的《高速快讯》近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详细宣称京沪高速、京港澳高速等12条交通主干道的2800公里平直路段将成为首批试点,小型车最高限速将从120km/h提升至140km/h,并表示会同步对试点路段地面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更高车速。
记者从相关部门核实到,截至2025年9月,我国高速公路小型车最高限速仍保持120km/h,全国性提速至140km/h的政策根本未出台。
交通运输部门曾表示,高速公路限速设定的任何调整都会通过交通运输部官网、“交管12123”平台等官方渠道提前公告,而不会通过非官方的“快讯”形式发布。
网传消息中关于“超速免罚”的标准与我国现行法规严重冲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当前在限速120km/h的高速路段,超速处罚的具体标准如下:超速10%以内(即车速≤132km/h),原则上不扣分、不罚款,部分省份(如浙江、广东)对首次违法的车主可能给予警告,或处以50-200元罚款。
超速10%以上未达20%(即车速132km/h-144km/h),罚款200元,不记分;超速20%以上未达50%(即车速144km/h-180km/h),记6分,并处500-1000元罚款;超速50%以上,记12分,并处2000-5000元罚款,并可吊销驾驶证。
网传免罚的说法极其危险。
该速度在现行120km/h限速标准下已属超速20%-50%的范围,一旦超速行驶,将面临记6分并罚款500-1000元的处罚,绝非“免罚”。山西已有司机因轻信此类谣言,在限速120km/h的路段开到143km/h而收到罚单。
关于严惩“龟速车”的规定,目前也并无全国统一的“低于限速30%即扣3分罚200元”的处罚标准。
低速行驶的危害确实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24年有31%的高速公路事故是由低速行驶引发的。许多网友吐槽:“最烦占着快车道慢慢开的车,不仅堵得慌,还容易剐蹭!”支持加强对高速公路上“龟速车”的管理几乎是众口一词。
虽然全国性的提速政策尚未出台,部分省份已结合实际对高速限速进行了更科学、更人性化的优化调整,旨在提升通行效率。
四川省对汶马高速、纳黔高速等9条车流量大的路段限速标准进行了优化,要求相邻路段限速差不超过20公里/小时,这有效解决了过去“前一秒120、下一秒80”的“断崖式限速”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也对绥满、丹锡等5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的限速进行了调整,将部分路段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从100公里/小时提升至120公里/小时。
值得提及的个别试点,据悉杭甬高速复线年底通车后可能试点140km/h限速,该路段配套使用了特殊沥青和智能系统,并非普通路段。
专家测算指出,车速从120km/h提升至140km/h,碰撞能量会增加36%,刹车距离则要多出约半个足球场的长度,这对道路条件和车辆性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盲目提速并不可取。
对于广大车主而言,获取交通政策信息最可靠的途径是关注官方发布。
驾驶时最应信赖的是高速公路旁设置的实时限速标志以及导航软件的提醒。交通法规事关安全,切勿轻信和传播网络“小道消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