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着车在路上,阳光正好,心情舒畅,突然一下轮胎爆了,车晃得像过山车。或者早上赶着出门,电瓶一点声音都没有;又或者开着开着,仪表盘报警,地面上还有一滩机油——尴尬加一点慌乱,全给你配齐了。谁也不想遇到这些倒霉事,但真碰上了,学会靠谱的处理办法,就是给自己和家人多添一道安全锁。
轮胎爆胎这种事,尤其是在高速路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第一件事,别手忙脚乱,千万稳住方向盘,死死两手攥好,好像带娃逛商场怕丢一样。车会往爆胎那边跑,别想着猛打方向去纠正,只需要轻微往反方向调整,让车慢慢回正。这时候刹车可不能踩死,慢慢点,给车一点缓冲,速度下来了才有底气。高速上开双闪,观察后视镜,确认后方没小插曲,再靠到应急车道或者路边。三角警示牌要摆好,普通路上五十到一百米,高速上起码一百五十米后别心疼腿,往远了走才安全。有备胎和工具,敢下手就换胎,实在不懂或者没有备胎,招呼专业救援,别硬扛。
遇到车打不着火,也许你下意识怀疑是不是天气太冷了点,其实很可能是电瓶已经“饿瘫”了。救急有三招,第一,能找来另一辆车最好,拿搭电线来一把“电能共享”。红线搭正极,黑线连金属部分,不要直接往电瓶负极上怼,万一蹦出火花,够你吓一跳。救援车先发动怠速五分钟,再启动自己车,有戏就能点亮希望。第二,有那种应急启动电源的小宝贝,按照说明书连好,直接启动就行,跟玩教科书一样方便。第三要是啥工具都没有,别在那烦心,保险公司和救援电话赶紧拨,少点英雄主义,省心不少。
说到发动机漏油,情况有轻有重。这玩意儿一般是密封件老化或者管线出问题,路上要是闻到一点糊味,仪表盘也是红警,或者停车发现地上有机油的痕迹,马上停车、开双闪,拉手刹。先别着急,观察一下底下是不是只有一点湿,溜一溜也未尝不可,十分钟后拉一下油尺,机油还在安全线那,能慢慢挪到最近的修理厂。地上要是油洼都能照出人影来了,就别开了,发动机要是缺油憋坏了,比维修发动机还肉疼。直接叫救援,三角警示牌摆好,提醒后来车别羡慕你的“油田”,顺手保护一下自己。
暴雨天开车涉水熄火更是“城市冒险”版。这里有三个绝招:第一,别二次启动。这时候再点火,等于拿发动机去和水硬拼,撞坏了保险公司也不一定赔你。第二,别想着自己下去推车,水太深了那就只能等救援,自己下去弄一身泥,没意义还不安全。第三,拖到修理厂后一定要彻底检查,发动机、变速箱、电路一个不落,进水了可不是只用吹风机那么简单。最好全方位清理、烘干,免得日后生锈短路,花钱是小事,安全是大事。
其实,车里多备点东西,能省下不少事。三角警示牌、搭电线、应急电源、灭火器啥的,跟买菜的钱包一样,放在车里不占地方,那天碰上关键时刻,这几样小物件能救人命。
讲起这些事,大多数司机一开始都觉得概率小,等真遇上了才明白,冷静是最该练的基本功。有时候,看起来糟糕的状况,操作对了损失就降到底线,搞不定的早点叫救援,不丢人也不添乱。毕竟开车上路,最怕的不是技术不行,而是遇事慌乱,容易让小毛病变成大灾祸。
还有一个细节,发生事故的时候,人永远排第一位。车能修,人安全才是硬道理。如果在高速上需要更换备胎,记得人一定站在护栏外,不要去车道上当演员。暴雨涉水也别觉得自己能“水上漂”,观望才是王道。换胎、检修,没底就别硬上,救援电话不寒碜,万一出个岔子,后悔都晚。
当然啦,会开车的不一定啥都会修,备用工具是底线,操作还是要靠靠谱的流程。爆胎、亏电、漏油、涉水这些急事,说白了就俩要点:第一,迅速判断,别拖拉;第二,先保自身安全,再保车辆。
说到这里,开车其实跟生活没有啥区别,难免磕磕碰碰,心里有数,手里有办法,遇见“狼狈时刻”也不怕。把警示牌和应急电源丢后备箱,冷静应对,老司机也能多几分安心,开得长远。
关键时刻,稳住,就是你最强的王牌。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