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汽车圈里又有个新话题挺热乎的,就是上汽集团旗下的那个高端品牌——智己,准备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一款全新的大型SUV,名叫智己LS9。
这款车一亮相,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它这是把枪口直接对准了现在市场上最火的两个“大家伙”,理想L9和问界M9。
这事儿就变得有意思了,因为智己这个品牌虽然技术听着挺响亮,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现在突然要推出一款预估售价可能超过三十万,甚至往四五十万奔的车,它到底哪来的底气?
这车究竟是真有本事,能帮智己打个翻身仗,还是说只是来凑个热闹,最后落得个雷声大雨点小的下场?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款车从里到外好好地扒一扒,看看它到底几斤几两。
首先得说,这智己LS9的外观设计,跟它自家的兄弟们可太不一样了。
你要是见过之前的智己LS6或者LS7,那都是圆润流畅的线条,看着像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跑车SUV。
可这次的LS9,好像是彻底换了个设计师,整个车变得方方正正,线条特别硬朗,肌肉感十足,往那一站,就是一副“硬汉”的派头。
车头的设计特别抓人眼球,一条贯穿式的灯带,配上两边像字母L一样的大灯组,晚上点亮之后,科技感直接拉满,也让整个车头显得特别宽,特别有气势。
发动机盖上还特意设计了几条凸起的筋线,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是一台不好惹的大车。
这种设计思路的转变,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它不再追求那种极致的流线型和低风阻,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营造一种大型SUV应有的那种稳重感和安全感上。
不过,车身侧面的一个细节,却引起了不少讨论。
那就是它那双22英寸的超大轮毂。
老实说,这轮毂造型确实挺唬人的,金光闪闪的,显得特别豪华,开在路上回头率肯定低不了。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这台车的主打定位是家庭用车,是“奶爸车”。
你想想看,一个家庭用户,追求的往往是低调、实用和舒适。
你开着这么一台轮毂像“大金表”一样招摇的车去接孩子放学,或者去菜市场买菜,会不会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就好像穿着一身晚礼服去参加户外烧烤一样,虽然好看,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相比之下,车尾的设计就显得有点平淡了,贯穿式的尾灯现在基本上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没什么新鲜感,整体造型虽然简洁,但看一眼就忘,跟那个充满创新和冲击力的车头比起来,多少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那股浓浓的科技味儿还是智己一贯的风格。
最显眼的就是驾驶员面前那块巨大的贯穿式屏幕,把仪表盘和中控娱乐功能都整合到了一起,而且整个屏幕还稍微向驾驶员这边倾斜了一点。
这个设计很人性化,开车的时候看导航、调功能,眼睛的余光扫一下就行,不用费劲去扭头,操作起来确实方便了不少。
但是,副驾驶的待遇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副驾驶面前也有一块娱乐屏,但它是独立嵌入式的,而且位置放得比较低。
厂家的想法可能是为了防止屏幕反光,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
可这么一来,副驾驶乘客的观影体验就大打折扣了,想看个电影得一直低着头,跟看一个放在腿上的平板电脑似的,时间长了脖子都得酸,哪还有什么沉浸感可言。
再来说说这车里最有争议的一个东西——半幅方向盘。
这玩意儿是选装的,听起来特别科幻,跟开宇宙飞船似的。
它背后是线控转向技术,理论上很先进:在低速掉头、停车的时候,你只要转动很小的角度,车轮就能转得很快,特别省力;在高速上开呢,它又会变得很沉稳,不容易因为手抖而跑偏。
听着是挺美好,但咱们得考虑实际情况。
在中国这种复杂的路况下,开车靠的是什么?
是长年累月形成的肌肉记忆和下意识反应。
想象一下,你在路上开着车,突然从旁边窜出来一辆电动车,你下意识地想一把打满方向紧急避让,结果手往上一摸,是空的,那一瞬间会不会让你心里一慌?
对于绝大多数开惯了圆形方向盘的司机来说,要适应这个“游戏手柄”一样的方向盘,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成为一个安全隐患。
空间方面,LS9采用的是2+2+2的六座布局,这在高端家用SUV里很受欢迎。
尤其是第二排的两个独立座椅,配置相当高,不仅能电动调节,还有腿托、加热、通风功能,坐上去就跟飞机的头等舱似的,旁边还贴心地设计了小桌板,不管是临时处理点工作,还是给孩子放个动画片,都非常方便。
但是,为了一个功能上的亮点,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为了让第三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一个纯平的超大储物空间,设计师把整个车厢的地板都做成了纯平的。
这样一来,坐在第二排的乘客,脚虽然能放平,但大腿部分其实是得不到座椅坐垫的完全支撑的,有点悬空的感觉。
短途乘坐可能感觉不明显,但如果要跑个几百公里的长途,时间一长,大腿和腰部肯定会感到疲劳。
另外,车顶那个为了好看而设计的“游艇式”向上翘起的线条,也悄悄地压缩了第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如果是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成年人坐进去,脑袋基本上就顶着车顶了,会感觉非常压抑。
最后聊聊它的动力和智能化。
LS9用的是现在很火的增程式技术,简单说就是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
在城市里通勤,你就用电,既安静又省钱;节假日要跑长途,发动机就启动开始发电,你只管加油就行,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和在高速服务区排队抢充电桩的烦恼。
可以说,增程技术是非常适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充电设施分布不均的国情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方面,硬件配置绝对是顶级的,车顶的激光雷达,配上英伟达最强的芯片,让它具备了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潜力。
但潜力归潜力,很多高级功能,比如在复杂的城市道路里实现点到点的自动驾驶,都需要后续通过软件升级才能实现。
这个“后续”要等多久,升级后的体验好不好用,现在都还是未知数。
它的车机系统虽然屏幕多,看着炫酷,但和华为的鸿蒙座舱这些行业标杆比起来,第三方应用的丰富程度,以及语音助手在高速嘈杂环境下的识别准确率,都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总的来看,智己LS9这款车,就像一个优点和缺点都特别鲜明的“偏科生”。
它在设计、动力理念上确实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突破,但也在很多关乎日常使用舒适性和便利性的细节上做出了妥协。
它现在要挑战的理想L9和问界M9,都是经过市场残酷检验,月销量动辄上万台的“全科优等生”,不仅产品力均衡,品牌口碑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智己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牌,想让消费者掏出四五十万来选择自己,就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
尤其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增程式汽车已经享受不到新能源绿牌的政策红利,这也给它的市场前景增加了一份不确定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