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讲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温州有台法拍的奥迪A6L,2010年的老家伙,起拍价1.76万,最后就真的1.76万成交了。三个人报名,结果另外两个哥们儿像是约好了一样,现场表演了一个“人来就行,主打一个陪伴”。
1.76万,买一台奥迪A6L。坏了菜了,这个世界终于彻底颠了。
这价格,你买不到最新的苹果全家桶,买不到一个像样的电驴,但你能买到一台曾经的、正儿八经的、C级豪华行政轿车。虽然它现在是个十五岁高龄、保养不佳、没年检没保险、发动机随时可能给你cosplay一场烟花秀的工业压缩毛巾。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奥迪A6L。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买这玩意儿图啥?图它油耗高?图它修起来比买个新车贵?图它停在小区里被保安多看两眼生怕它当场自燃?是,是,是,从理性角度看,买这车的人,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花一万多块钱,买回来一个爹,一个随时可能心态崩了的铁皮爹。
但你以为买家是傻子吗?不,这位大哥才是顶级玩家,一个真正的车圈重塑师。他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开始在玄学领域里疯狂上分。
我们必须理解一个核心,这台车,它早已不是交通工具了。它是一个法器。一个充满了故事和怨念的修仙法器。
你看它的前主人是谁?一家破产的房地产公司。这就有意思了。这意味着,这台车曾经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成功学压缩包,它见证过老板在酒桌上吹过的牛逼,承载过KTV里醉生梦死的夜晚,它的真皮座椅上,可能至今还残留着当年楼市泡沫的“龙气”。现在老板“成盒”了,公司没了,但这股气,这股玄学光环,还附着在这台车的每一个零件上。它就像《道诡异仙》里的法器,虽然看着破败不堪,但里面锁着一个颠佬的灵魂。
买家花1.76万,买的根本不是车,他是在搞一场代价极小的“招魂仪式”。他要的就是这股残存的“龙气”。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大概能理解这种心态。这就跟你花大几千买个劳力士的表扣一样,你图的不是那个铁疙瘩,你图的是那个“皇冠”标给你带来的心理马杀鸡。这台1.76万的奥迪,就是中年男人世界里的金钟罩铁布衫。开着它去谈生意,对方根本看不透你。他会想,这哥们儿什么路数?开这么个破车,要么是真落魄了,但凡要点脸的落魄人士也不会开这玩意儿出来;要么就是个深不可测的大佬,在体验生活,在返璞归真。这种神秘感,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社交法则。当大家都还在比谁的车机屏幕大,谁的续航长的时候,他直接不玩了。他开着这台老A6L,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发出一声好像要把司机本人也一并带走的咆哮,这是一种宣言。一种对当前这个“不务正业”、“整花里胡哨的”汽车圈的无情嘲讽。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在绝对的机械嘶吼面前,都是机你太美。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一台破车说成修仙法器,是不是有点太看得起它了?但你再仔细想想,花一万多块钱买个心理安慰,和花几千块钱去庙里烧香,本质上有区别吗?没有。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豪华车的关键也不在新势力,而在这些苟延残喘的老家伙身上。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巴掌,扇在所有试图定义“什么是好车”的人脸上。我想起我那台还能开机的诺基亚,感觉是同一个道理,有些东西,活着,就是一种胜利。
所以,这1.76万花得值不值?太值了。简直是价值的顶点。
这位温州大哥,他买到的根本不是一台车。
他买到的是一个“凭证”,一个可以随时随地cosplay十几年前地产老板的任意门。
他买到的是一个“武器”,一个停在邻居新买的理想L9旁边,能让对方心态瞬间失衡的因果律武器。
他买到的是一种“自由”,一种“老子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活”的终极自由。
当你的邻居在车库里小心翼翼地给他的电动爹充电时,你“哐”一声把这台老A6L发动,排气管突突突地冒着蓝烟,整个地库都充满了汽油和机油混合的芬芳。那一刻,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传道。你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什么叫工业时代的余晖。
这根本不是一次消费,这是一次行为艺术,一次对消费主义的精准爆破。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位大哥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他做到了。
所以别再分析这车的残值了,也别再计算它的维修成本了。不装了,摊牌了。当一个人开始追求这种纯粹的精神胜利时,你就应该明白,他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但能赌,就是能赌。
这水太深了,你把握不住!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