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去电动车店逛一圈,雅迪、台铃的店员总把石墨烯电池吹上天,说抗冻耐用还便宜;可九号、小牛这些牌子,却一口咬定锂电池才是未来,甚至不少新款车型直接标配锂电池。同样是卖电动车,为啥品牌之间的电池选择差距这么大?这背后藏着哪些消费者该知道的门道?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帮你选车时不再被导购牵着走。
先说说九号为啥对锂电池情有独钟。去年我一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朋友买电动车,死活盯着九号不放,说同事都推荐它的智能功能。后来我才明白,九号走的是高端路线,玩的是科技感。锂电池虽然贵,同容量下比石墨烯电池贵30%-50%,但人家靠智能化功能撑起了溢价。像APP控车、GPS定位、OTA升级这些功能,一下子就抓住了18-35岁都市青年的心。
这些年轻人平时就爱鼓捣智能设备,对这种科技感强的东西毫无抵抗力,愿意多花20%-30%的钱买个“聪明”的电动车。而且锂电池轻便啊,比石墨烯轻40%,那些住在高层需要把车推进电梯的用户,简直爱死这一点了。再说了,九号和宁德时代、松下这些大供应商合作,虽然锂电池成本高,但人家靠卖4000元以上的高端车型,占比达到60%,分摊了成本,还能保持25%以上的毛利率,这算盘打得精着呢。
不过啊,雅迪和台铃可不这么想。我老家在三四线城市,亲戚们买电动车大多选雅迪、台铃,图的就是性价比。这俩品牌走的是下沉市场路线,用户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预算大多在2000-4000元,对价格特别敏感。石墨烯电池虽然在轻便和智能上比不上锂电池,但胜在便宜耐用。雅迪的华宇新能源第四代石墨烯Plus电池,能充放电1000多次,普通铅酸电池才300次,而且在-20℃的低温环境下,续航保持率能提升35%,北方的朋友冬天用着也放心。
台铃更绝,有自己的蓝鲸电池研发团队,把电池和电机、控制器定制化匹配,续航直接提升15%。再说售后,乡镇里到处都是他们的门店,覆盖率超过90%,电池出点小问题,家门口就能修,不像锂电池还得依赖官方售后,麻烦得很。而且他们的电池工厂和整车生产线平均距离不到50公里,物流成本降低25%,成本控制得死死的,能给出三年质保,靠规模化生产摊薄了售后成本。
说了这么多品牌的选择,消费者该怎么选呢?从使用场景、全周期成本和售后保值率三个方面来唠唠。要是你平时就是在市区短途代步,每天跑个30公里以内,还喜欢智能化的东西,住的地方需要把车推进电梯,那锂电池挺适合你,像九号的快充技术,30分钟就能充至80%,早上出门前充会儿电,一天够用了。
但要是你每天通勤距离长,超过50公里,或者住在北方严寒地区,预算又有限,那石墨烯电池更实在,虽然初期成本低,800元左右就能拿下同规格的,但寿命相对短点,3-4年就得换,不过算上2年质保更换,日均使用成本和锂电池差不多,0.7元左右,而且维修方便,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修。
再说说售后和保值率。锂电池虽然寿命长,能用5-6年,但一旦出问题,就得找品牌官方售后,3年保值率40%,相对还高点。石墨烯电池第三方维修网点多,可3年保值率只有25%,不过胜在维修方便,在乡镇地区优势明显。
其实啊,电动车电池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好坏,本质上是品牌定位和用户需求的匹配。九号瞄准高端智能市场,用锂电池和智能化功能吸引年轻消费者;雅迪、台铃扎根下沉市场,靠石墨烯电池的性价比和成熟的售后网络赢得三四线及乡镇用户。选车的时候,别光听导购说哪个电池好,得结合自己的使用场景、预算和功能偏好来选。你是每天短途代步追求智能便捷,还是长途通勤更看重耐用便宜?你买车时更在意初期成本还是后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不妨在心里好好盘算盘算。
你在选电动车时,更看重电池的哪种性能?有没有什么难忘的选购事?欢迎分享出来,让一起交流交流选车心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