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物流创新实施“智能护航+人工轮巡”双轨防控机制——
“新N40387,你已连续行驶快4个小时,请到附近服务区停车休息。”5月7日14时20分,在昆仑物流监控大厅,监控员借助车辆智能管理系统了解车辆运行状态,并立即通过车辆管理TTS语音系统向驾驶员依米提进行预警提醒。
4月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春困”导致的驾押人员疲劳驾驶风险持续攀升,给道路运输安全带来严峻考验。面对季节性安全隐患,昆仑物流创新构建“智能监测预警+人机协同防控+部门联动处置”三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以科技赋能和制度创新为双轮驱动,全力守护运输安全生命线。
“电子哨兵”24小时预警
昆仑物流每天的车辆运行线路达3万余条,加之路况复杂,安全风险较大。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车辆智能管理系统,为重点运输车辆安装具备AI识别功能的DSM摄像头,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动态监测网络。这套智能系统如同24小时值守的“电子哨兵”,可通过毫秒级图像识别技术,精准捕捉驾驶员打哈欠、频繁眨眼、视线偏移等疲劳驾驶先兆。一旦触发预警条件,车载TTS语音系统便会第一时间发出语音提醒。与此同时,预警信息会以极快的速度向车辆管理平台、车队负责人及区域安全监控中心同步推送。在整个预警过程中,各环节紧密配合,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风险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有时候驾驶员跑错路,自己还没有发现,语音提示就响起来了。”昆仑物流副总调度长张金明介绍道。从2020年开始,公司在车辆上安装了车辆主动防御系统,消除驾驶员视野盲区。“其中一个摄像头具有人脸识别功能,驾驶员出现连续打哈欠、闭眼的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提示。”张金明说。
语音提示防困
针对每日6至9时、12至15时、22时至次日2时3个疲劳驾驶高发时段,昆仑物流创新实施“智能护航+人工轮巡”双轨防控机制。智能管理系统每20分钟自动播报防困提示语音,这些精心设计的语音内容,既包含温馨的安全提醒,也有实用的防困小妙招,通过安全提醒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同时,监控中心启动高频次人工轮巡模式,人工每30分钟就会核查驾驶员状态,监控专员运用视频巡查、轨迹分析、数据比对等手段,对连续驾驶接近4小时的车辆实施“一对一”人工提醒干预。
在新疆塔里木运输分公司(简称塔运司),监控员通过轨迹分析发现驾驶员李宏的车辆连续行驶即将超过4小时,立即通过车载通信系统进行语音提醒,引导车辆驶入若羌服务区并强制休息。这种智能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防控模式,使春困时段疲劳驾驶违规率大幅下降,提升了运输安全水平。
热力图辅助决策
为实现风险防控全链条闭环管理,昆仑物流建立起“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高效协同机制。车辆动态监控中心作为防控中枢,每日汇总分析智能系统生成的3000余条监测数据,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生成“疲劳驾驶风险热力图”。这张热力图清晰地展示不同路段、不同时段的疲劳驾驶风险分布情况,为基层单位科学制定运输计划提供了有力依据。
公司所属华北运输分公司在收到监控中心关于京港澳高速保定段疲劳驾驶风险预警后,迅速响应。相关部门紧急召开会议,根据实际情况立即调整5条运输线路,将途经该路段的车辆全部安排在清晨6时前通过,有效避开疲劳驾驶的高发时段。不仅如此,各配送中心也积极行动起来,为驾驶员配备提神饮品;同时,还制定了健康食谱,确保驾驶员在长途驾驶过程中能够营养均衡,从身体和精神上为驾驶员提供保障。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科技监测+制度管控+人文关怀”的立体式防控体系,全方位保障运输安全。
“我们将持续深化‘智能+人工’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技术迭代升级和管理流程再造,打造行业领先的主动安全防控体系。”昆仑物流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经理贾唤来表示。下一步,昆仑物流将继续加大安全防控领域的投入,持续深化防控模式,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能,共同推动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来源丨中国石油报
记者丨孟建红
通讯员丨杨斯涵
编辑丨郭梓沣
责编丨陈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