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市大变天:当奔驰大众开始研究“沙县小吃”,你就知道天塌

讲真,欧洲车企最近集体开悟了,或者说,集体心态爆了。

慕尼黑车展上那帮西装革履的大佬们,突然不聊什么“电动化未来”和“智能座舱革命”了,画风一转,开始哭着喊着要搞平价小型车。Stellantis的老大公开喊话让欧盟爸爸给点政策,大众更是直接把ID.Polo这种还没出生的娃都拉出来站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要“从良”了。就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出来站台说要搞个“经济型小型车振兴计划”。

这叫什么?这就叫不装了,摊牌了。之前一个个都想着修仙,想靠着五万欧起步的电动爹一步登天,结果发现天梯还没爬上去,家里的地基快被兔子给刨了。这帮欧洲老钱,终于低头看了一眼销量榜,然后太阳穴就开始突突地疼。榜上前三是啥?达契亚桑德罗、雷诺Clio、标致208。全是些他们以前看不上眼的“穷哥们”开的小破车。

这就很魔幻。他们花了十几年时间,用各种环保、安全的法规,亲手把自家的小型车业务给逼到了绝路。Stellantis的老板自己都承认,2019年欧洲还有49款一万五欧元以下的车,今年就剩下一款了。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开米其林餐厅的大厨,把所有便宜的食材都扔了,然后奇怪为什么大部分客人都跑去隔壁吃沙县小吃了。现在,这位大厨不仅要把扔掉的食材捡回来,还要哭着喊着让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他发个“沙县小吃保护许可证”。典中典了属于是。

他们把这套玩法美其名曰“E-Car”计划,还说什么要借鉴日本的K-Car。听起来很高大上是吧?环保(Environmental)、经济(Economical)、欧洲(European)。我听了都想给他们鼓掌,这PPT做得是真漂亮。但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打不过了,求求了,给我们开个小灶,划一块新手保护区,让我们在里面自己玩儿,别让外面的野蛮人进来”。

什么叫野蛮人?当然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JATO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注册量暴增91%,市场份额干到了5.1%。这个数字可能看起来不大,但你得看他们切的是哪块蛋糕。名爵、比亚迪、零跑,主攻的就是一万五到两万五欧这个区间。这恰恰就是欧洲车企因为“不赚钱”、“拉低品牌调性”而主动放弃的真空地带。这就好比打仗,人家主力部队还在山顶上摆阵型,结果一支奇兵直接从你后方把你的粮仓给烧了。这仗还怎么打?心态能不爆么?

欧洲车市大变天:当奔驰大众开始研究“沙县小吃”,你就知道天塌-有驾

零跑T03在欧洲卖一万九欧元,直接对标的是达契亚Spring。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当着你的面,用你的招式,打你的小弟,还比你打得更狠。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手机行业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中国电车就是直接冲进欧洲的厨房,把厨子绑了,然后开始用他们家的锅碗瓢盆做满汉全席,还卖白菜价。

欧洲车市大变天:当奔驰大众开始研究“沙县小吃”,你就知道天塌-有驾

所以冯德莱恩才急了,反复强调什么“本土供应链”、“未来的汽车必须在欧洲制造”。这话说得慷慨激昂,但每个字都透着一股心虚。她所谓的“E-Car”计划,本质上就是想给欧洲车企造一个“金钟罩铁布衫”。但问题是,这个金钟罩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法规可以限制排量、尺寸,但它限制不了成本和效率啊。中国车企带着全世界最变态的供应链和卷到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过来,你这金钟罩怕不是纸糊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带感的?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欧洲普通消费者的想法。他们不是不喜欢高科技,但他们更讨厌每个月还不完的车贷。你跟他聊什么百公里加速2.9秒,什么智能座舱杜比全景声,他可能只会问你一句,这玩意儿冬天续航打几折?换块电池多少钱?我需要的是一个能遮风挡雨,把我从A点送到B点的铁盒子,不是一个需要我伺候着的电动爹。

欧洲车市大变天:当奔驰大众开始研究“沙县小吃”,你就知道天塌-有驾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中国的“老头乐”。只要路上的老头乐够多,任何AI都得被干懵。同理,决定电动车普及的关键,也不在于保时捷Taycan的技术有多牛,而在于五菱宏光MINIEV的价格有多香。欧洲车企现在才想明白这个道理,有点晚,但总比一条道走到黑强。

但他们的“醒悟”又显得那么拧巴。一方面承认小型车才是基本盘,另一方面又放不下身段。你看大众搞的ID.Polo,起售价还要两万五欧元。我的天,这个价格,比亚迪海豚都能把欧洲市场冲烂了。他们就像一个落魄的贵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还非要用银质餐具吃糠咽菜。

写到这我想起我大学时候那辆破二手Polo了,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但它就是能带我去任何地方。那才是工具的本质。

所以,欧洲车企现在面临的根本不是技术问题,是心态问题,或者说是“信仰”问题。他们长期以来构建的品牌玄学,让他们产生了自己可以定义市场的错觉。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大众最值钱的是“德味儿”。但当一个能跑、能装、配置高、还便宜一半的“压缩毛巾”出现时,信仰就开始崩塌了。这还让不让人活

欧洲车市大变天:当奔驰大众开始研究“沙县小吃”,你就知道天塌-有驾
欧洲车市大变天:当奔驰大众开始研究“沙县小吃”,你就知道天塌-有驾

Stellantis和雷诺推动这个“E-Car”类别,说白了就是在耍流氓。他们想让欧盟给他们开个后门,允许他们生产一些“没那么环保”、“没那么安全”但足够便宜的车,来对抗中国对手。这操作就非常灵性,打不过规则,就想办法修改规则。问题是,你这么搞,环保组织第一个不答应,消费者也不傻。你以为是重塑A级车市场,搞不好最后是重塑了大家对你“鸡贼”的认知。

所以,最后这事儿能不能成?我个人觉得,挺悬。他们想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满足欧洲人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还要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品牌溢价,这本身就是个不可能三角。他们的所谓反击,更像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一边喊着要造便宜车,一边又舍不得把价格打下来;一边呼吁欧盟保护,一边又想在规则上钻空子。

最终,决定胜负的,可能还是谁更不要脸,谁更豁得出去。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建墙,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欧洲车企现在这点“觉悟”,顶多算是从ICU里醒了过来,离下地走路还远着呢。

反正对我们消费者来说,看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能买到更便宜的车,就是最大的赢。他们成仙还是成盒,关我屁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