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YZF-R9要闪亮登场?这事儿,颇有些门道。想想那停产多年的R6,中排量跑车圈子,总觉着少了点儿什么劲头。现在R9要横空出世,还传言定价挺接地气,摸到150万日元以下?这简直是给囊中羞涩,又馋跑车味儿的后生仔,抛了个金灿灿的钩子。
可别急着乐呵,这事儿恐怕没那么板上钉钉。
先说说这价码,虽说“预计低于150万日元”,但这“预计”二字,就埋伏着不少玄机。要知道,如今这行情,料钱、运费都在噌噌往上窜,150万日元落地,真能淘到配置够瞧的R9吗?别到时候又是五花八门的选装包,你添一点,我加一块,价钱就翻了。当然喽,跟动辄二三十万的公升级猛兽比,R9的价位优势还是杠杠的。
再说道说道这R9的出身。它号称“接替YZF-R6的新一代中量级超跑”,但往根儿上瞧,它其实是MT-09的嫡系血脉。这就有点意思了。MT-09是啥?街车啊!虽然劲儿大,操控溜,但跟正儿八经的跑车,那还是隔着一条护城河。把街车的芯子,塞进跑车的皮囊里,这算不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雅马哈的工匠们显然也嗅到了这股子不对劲。所以又是操刀车架,又是升级避震,又是死磕空气动力。据说R9的风阻系数,是雅马哈史上最佳。听着挺唬人,但实际效果咋样,还得等它面世了,才能见分晓。
而且,他们还特意强调,为了压缩开支,发动机本身的动作不大,主要靠点火正时和喷油微调。这...就有点让人捏把汗了。毕竟,跑车最要紧的是啥?是动力啊!要是发动机只是蜻蜓点水地改改,那R9的性能,能企及R6的高度吗?要知道,R6可是以高转爆发、凶猛动力闻名的。
当然,有人会说,R9的意义在于“降低身段”。让更多人能尝到跑车的滋味,这倒也没错。可要是R9的性能不够“纯粹”,那它还能戴上“超跑”这顶帽子吗?它会不会沦为一个“花架子”?
另一头,雅马哈把R9直接推到WSBK去厮杀,这步棋下得挺有魄力的。要知道,WSBK可是藏龙卧虎的地界,R9靠着MT-09的底子去跟那些专业赛车掰手腕,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这也侧面印证了雅马哈对R9还是抱有希望的。毕竟,赛场是最好的广告牌,要是R9能在WSBK上崭露头角,那它的销量肯定会水涨船高。
说白了,R9的现身,也映射出当下摩托车市场的一种风潮。那就是,厂商们越来越看重“多面手”。一辆车,既能遛弯,又能刷圈,还能偶尔摩旅一下,这似乎成了新的时尚。这股风潮,有利有弊。好处是,玩家可以花更少的银子,买到更多功能的车。坏处是,每一项技能,可能都打磨得不够精湛。
就像R9,它或许会成为一款不错的“万金油”跑车,但它很难摇身一变,成为一款“骨灰级”跑车。这或许就是折中的代价。
所以,R9到底能不能一炮而红?现在定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将会在中排量跑车市场掀起一阵涟漪。至于这池水是会变得更澄澈,还是更浑浊,就让我们搬好小板凳,静观其变吧。归根结底,市场才是试金石。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于“消费升级”或者“市场细分”时,是否忽略了厂商们在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之间的权衡?说实话,造出一辆“完美”的车,不难,难的是用亲民的价格,炮制出一辆“足够好”的车。而这个“足够好”,往往就充斥着迁就和妥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