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天气刚发狠的时候,摩托车行里早就挤满了人。我那天正好路过五羊本田的门口,听见里头小伙计手都举酸了喊:“NWT150又没了啊,刚补的二百多台,一眨眼全出库啦!”听说这车直播一上架,人家手机还没热乎,库存清个精光。隔壁店里老林咂巴嘴,“这动力谁不馋,eW15那台新水冷发动机,149.7排量脚踩油门就飞,官方吹牛油耗才2个1多点,谁信呐?但群里真有摩友跑出2出头,说啥自行车。”
那款NWT150卖三价:14980、16780、17980,上到PRO还带一堆附加。劲头大还省油,还省得担心踏板磕脚——本田标一给,哪怕是合资,老哥老弟都心里有底儿。倒是说配色里哪个紫红“瘆得慌”,年轻人抢着买。
饭桌上技师谢师傅半推半抵:“四缸仿赛啊,还是要看无极RR500S。”这不,新鲜榜眼就是它。一水的国产机里,直列四缸475排量,马力能飙到57千瓦以上,时速标220。甭管谁咋说,真骑上山你才知道弯里多听话。老朱“疙瘩脸”试了一圈说:“档把偏长,松离合手得溜,动力上来脚下飘。”不过,价钱比想象低——两万七九八零。也有摩友埋怨稍微厚重,主打通勤不如NWT轻省。
顺手拎第三,CU250新款跨骑。这个无极自动挡,头回见V缸还加平衡轴,骑在城里震动真是小。新加了AMT,脚下只来回拨,皮带齿也不拉嗓子。据说皮带结构,传动杠杆够高,爱折腾的车友拆着玩老担心没师傅会装回去。20980元,AMT出来也没缩水别的,算厚道。顺便提一句,“弯道侧倾保护”群里有误解,师傅笑,“侧翻落地那玩意打住屁用,反应慢半拍,侧沟一栽照样掉牙。”
要细抠性价比,三阳巡弋Cruisym 250也有粉,说白了就是小平踏大空间。动力没RR500S猛,单缸水冷249,每小时一百二出过,慢归慢但平顺适合摩旅。不少女骑加上小哥都爱它大踏板,脚能伸直不挤。不过油箱小、底盘趴,路面不平常常“嗒哒哒”,马路牙子最好别碰。坊间流言说这款三年前模子几乎没变经销喊卖不过国产,4S的杨哥直白:“再不降价,还不如买两台低配拼着骑。”等嘛,也许能等来大降。
到第五,光阳家的Racing H 150,改到2025新款,听说加了TFT表和行车记录仪,鸡肋不鸡肋全靠心情。手机投屏是亮点,导航走错路没借口。人气高也不是空穴来风,“两阳”对本田那几回合火拼,赶紧把价杀到13980开档。不过车友圈有说法,老毛病就那发动机,声音带点尖锐,“师傅常讲:声音贼响不一定坏,但费用跟上来。”对了,电热手把据说高配也没舍得加,冬天得自备手套。
宝马水鸟R 1300 GS,去年年末到货,群里叫贼丑都抢着问价。裸车快三十万呢,买不起看看过过瘾。史老板的评价就是,“越野舒坦得很,电子避震玩花样的。”前几年川藏线一片GS大军,老水鸟扛摔这代还轻了十来公斤。新的加了什么自调预载、倒叉、六轴感应什么的——反正玩真野的只关心,配件够不够便宜,侧包防摔铁能不能扛两次倒。
说到“NWF125”,这车火也不是无理由。配的本田ESP发动机,小巧易养活。“跑外卖的都说,油耗低,不烫腿,保养亏本都舍不得卖。”老邓开玩笑,“别看外观像玩具,动力总比哈雷小猴子强点。”但真要摆拍,造型得看穿搭,裤子肥点效果才正。
聊R1,YZF-R1那个也是纯玩赛车的调调。直列四缸摆满了马力,圈内笑言拿它通勤“油钱比停车费还多”。22万9起,少有真把它当平时坐骑。顺带去年有个羊城小哥装碳纤全套跑珠江新城,交警盯了半天还留影发圈。顺便车友群无聊八卦,R1冷车骑出卧槽一身汗,夏天怠速下脚热,机油就换飞了。
法系也有亮点。标致DJANGO,复古鼻祖吧,啥抹茶绿、珍珠蓝——女生男生都爱摆拍。引擎就那老Easymotion,日常骑不脆弱,十多年开坏的没几个。冷知识:CAFERACER版是单座,本地检测站差点不给上牌,说后座不合规,车主差点哭出声——还好找了门道解决。配件贵,海淘等两月,群里吐槽成梗。
榜单最后,那QJMOTOR鸿350GS。钱江玩车海战术,三天出一样,眼花缭乱。鸿350GS其实不止卖动力,CVT自研版换挡平顺,适合新手不怕摔。前段时间本市涝水,350GS骑过去前挡泥板被石头卡断,配件第二天就补上。维修师傅绷着脸,“就这个壳,不怕摔,甩出去比人便宜。”200多价位,各种ABS、TCS标配,总体还是划算的。
插个奇葩事:七月群里有朋友的光阳新踏板点火莫名出毛病,捣鼓半天才发现仪表连线虚焊,碰到了就灭火,官方维修吞吞吐吐,最后老板直接返厂。售后师傅边修边扯:“厂家催命似的发货,忙不过来小问题就漏了。”气笑一屋子人。
市里今年限摩区收紧,大家都说骑快车还得避头避尾。前两天还传QJMOTOR有某批车尾灯进水,无极去年款微调通病还没改,但热度依旧收不住。隔壁老吴的宝马GS已准备换大冒了,“反正钱是用来折腾,不折腾老了腿脚也抖。”
再有啥冷门配置,群里上月传NWT150暗藏电加热座椅和胎压监测接口,官方没宣传,懂哥们悄悄加钱要原厂线束,笑称“低调有内味”。
有时候,榜单热闹归热闹,真骑哪辆回家,终究还是一屋子烟火气:有人嫌马力小,有人图便宜,有人掉头发早,想换车孙子帮选款式。下班路上海风吹过,偶尔见KOL骑着“史上最丑”水鸟兜圈,隔壁修理铺小徒弟唏嘘:“这年头,摩托还是得自己挑,舒坦了管它外观咋样。”
信源乱七八糟,有销售顺口胡扯的,也有车友群的早八八卦,还有师傅喝酒吹风时的半句真言,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有时候连本地经销都弄不清。这才像咱常人眼中的摩托世界,车轱辘圆归圆,歪歪扭扭照样跑得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