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

一场发布会,居然没有当场见红,这事儿就有点不对劲。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按理说,现在的汽车发布会,那都得是修罗场。PPT上不把友商钉在耻辱柱上反复摩擦,价格不捅穿地心,高管不说几个“遥遥领先”、“100万内最好”,都显得你这个企业没有狼性,不懂互联网,马上就要被时代优化了。什么“不要998,只要688”,什么“我们的电池能挡子弹”,什么“X百亿研发干翻了物理学”,这些话术,早就从电视购物的二手西装,进化成了直播带货的流量密码,最后被车圈这帮卷王学了个明明白白。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大家期待的,就是老板最后眼含热泪,猛拍大腿,大喊一声“我们不赚钱了,交个朋友”,然后屏幕上跳出一个让所有同行想连夜去他家泼油漆的价格。这才是典中典的剧情。

结果吉利星愿这场发布会,给我看愣了。全程突出一个岁月静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讲人文,讲快乐,讲用户故事。我寻思着,我是不是走错片场了?这是汽车发布会还是《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看完之后,我感觉我被净化了,但又感觉浑身不得劲,就像习惯了天天吃重油重辣的水煮鱼,突然给我端上来一碗白水煮白菜,我感觉我的味蕾受到了侮argement。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因为,这不符合“掀桌子式竞争法则”。

当下的汽车市场,尤其10万块以内这个区间,哪有什么温良恭俭让,这就是一个黑暗森林。大家不是在竞争,是在“吃鸡”,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多卖一辆,我就少卖一辆,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比亚迪海鸥和海豚是怎么杀出来的?就是直接把价格这个炸弹扔进了鱼塘,大家一起被炸上天,看谁命硬能活下来。五菱宏光MINIEV是怎么破圈的?更简单,它直接把车这个概念,压缩成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电动压缩毛巾,用一个你根本无法拒绝的价格告诉你,要什么自行车。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在这种背景下,星愿作为新的销冠,本应该更疯,更颠,更不讲武德。把配置拉满,把价格干到6万,直接宣布游戏结束。如果说之前别人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星愿就应该把桌子上的蜡和蜡烛都舔干净,让别人无蜡可舔。

但它没有。它居然开始跟你谈“价值”,谈“体验”,谈“新老车主平权”。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背刺”惯了的中年人,看到“新老车主平权”这几个字,第一反应是警惕。因为我真的经历过,今天刚提的车,明天官降两万,销售笑嘻嘻地跟你说“早买早享受”,你只想把他和车一起扔进粉碎机。所以当星愿的车友群里一开始大家担心被背刺的时候,我特别理解。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刚买了最终幻想7,结果第二天史克威尔就宣布重制版的重制版,还带全套DLC,价格减半。心态不崩才怪。

结果呢?吉利这次一把子整活,居然没让老车主崩。新款的核心玩意儿,续航、悬挂、设计、屏幕基本没动,车机还能OTA,最大的变化是把之前高配才有的L2级驾驶辅助,下放到了9万级的版本。哦,还加了几个骚气的颜色。这操作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大哥不玩“自爆卡车”流了,大哥要开始修仙了。

它在试图解构一个行业底层逻辑:小车=廉价=低质。过去大家怎么卖小车?很简单,就是减配。这里用个扭力梁,那里用个小电池,车机能开机就算智能,内饰给你搪塑都算有良心。但吉利在干嘛?它反着来。它跟你讲,我这车是按B级车标准做的测试,3000小时台架,200万公里路试,宁德时代的电芯,中汽研“高可靠电驱”认证。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你就懵了。你本来想跟他拼刺刀,比谁更便宜,结果他突然从裤裆里掏出个“品质证书”,告诉你他穿了金钟罩铁布衫。这就很流氓。这就好比打架,你都脱了鞋准备用香港脚熏死他,结果他从身后掏出了意大利炮。就问你怕不怕?

这背后是一种极其精准的算计。吉利看透了,10万元内这个市场,价格战已经打到头了。再降,大家就只能把轮子从四个减到三个了。当价格无法再成为唯一的武器,那什么才是?是“玄学”。是“信仰”。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你看,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那个很特别的精神状态。买这些车的人,他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是在给自己买一个“人设”,一种“信仰充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吉利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辆七八万的小车,注入一点点“玄学”的光环。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怎么注?开用户大会。搞得跟蔚来NIO DAY一样,外面摆上小摊,请明星来唱歌,老板在台上不跟你聊技术,跟你聊星语心愿。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它在拼命告诉你: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买的是一张“吉利快乐星球”的入场券。我们这里有组织,有活动,有归属感。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逻辑就是这个逻辑。它在用一种“消费升级”的叙事,来对抗纯粹的“价格屠杀”。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所有的车企,不管是大众还是MINI,之前想在这个市场里搞点事情,最后的手段都是官降。降价,降价,降价。简单粗暴,但有效。而吉利现在的玩法是,价格我不大动,但我给你加点“情绪价值”。我让你觉得,买我的车,你不仅得到了一个铁壳子,还得到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幻觉”。

这种幻觉值钱吗?对有些人来说,一文不值。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千金难买。

所有这些关于用户体验的讨论,都让我想起我以前公司楼下的那家兰州拉面。老板从来不搞什么打折促销,但他会记住每个熟客是不要香菜还是多加辣油。这就是最朴素的用户心智运营。

所以,吉利星愿真的能叫停持续3年的价格战吗?

讲真,我觉得它不是叫停,它是把战争从第一层,也就是纯粹的价格肉搏,拖进了第二层——品牌心智的阵地战。这更残酷,也更高级。它在逼着所有的对手思考一个问题:当价格降无可降的时候,我们还能给用户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谁能活到决赛圈。

当然,这种玩法也不是万能的。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莽夫”。一定会有头铁的厂家,选择最朴素的战法:直接再降五千。用绝对的低价,来击穿一切花里胡哨的“品牌故事”和“用户关怀”。

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一个市场的销冠,开始不跟你卷价格,反而开始跟你卷“人文”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变得有意思了。这说明,最惨烈的淘汰赛已经结束,活下来的人,要开始考虑怎么体面地赚钱了。

车圈打成修罗场,吉利却开始念经修仙了-有驾

至于那些还在幻想靠降价一招鲜吃遍天的,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别最后自己成了那个被掀翻的桌子。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