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越野还是假体验?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搅局汽车圈,开车终于不靠吹牛了?
谁说玩车就得跑大西北、上高原?谁又规定想感受点什么极限操作,非得身家百八十万?现在,郑州就悄悄搞了个大动作。比亚迪直接把全国各地的奇形怪状地形,连同那些传说中的越野圣地,一股脑搬进了一个大院子。光听着就觉得脑瓜嗡嗡的。
一进门,沙坡像小山,碎石路、陡坡、池塘,仿佛全国地图被缩成了个模型。你说这是游乐场,味儿不对。你说是赛车场,又觉得太接地气。这里,孩子能看车冲沙,小青年能飘车,连退休的叔叔阿姨都能在旁边指点江山,气氛那叫一个热闹。
有朋友问,真有那么邪乎?这不是噱头,是真的。比如那个悬天沙坡,硬是把阿拉善的沙给拉来,比北京城里那种公园沙坑,派头大多了。有一回,我站旁边听见一小伙子惊呼:“这坡,开不上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开过越野!”旁边有人搭话:“这就是越野人的体检中心。”仔细想想,这话还真不假。
可咱也得琢磨琢磨,这么多地形,平时真用得上吗?你家车天天冲沙、涉水、漂移?还不是上下班买菜。那这么大阵仗,究竟图个啥?有人说是体验,有人说是圈钱。说到底,谁占了便宜,谁只是看个热闹?
比亚迪这场地,2024年开张。别小看这时间点。正赶上新能源车、智能驾驶风头最劲的时候。厂商都在拉客户、秀技术,谁家车动力强、智能多,参数都能背成诗。可数据再好,谁真懂?现在好了,直接拉你上场地,踩踩油门,漂一次,试试AEB自动刹车。感受比什么广告都真切。买不买,自己心里有底。
但也有吐槽声。你说老百姓真能天天去玩吗?能。可天天去,钱包哪受得了。体验归体验,回头还得慢慢开回城市,继续堵车,继续等红灯。那些沙坡和池塘,和咱平时开车有啥关系?体验一把新鲜,日子还是那样过。
有个事儿挺有意思。以前赛车场就像高档会所,谁进去都是牛人。现在,门槛降得比家门口还低。带一家老小来,孩子能学点驾驶,老人能坐在一边看热闹。还有人说:“比逛商场有意思多了!”这也算是汽车文化普及了?
但想想就觉得,啥叫普及?开个赛车场就能让人都懂车了?有点太天真。说到底,真懂车还是得靠平时积累。你漂移一次,不代表以后遇到冰雪路就不会发抖。体验归体验,技术要慢慢来。
有网友说,这其实是个新型消费套路。是吧?门票、体验、餐饮、露营,一圈下来,花的钱可不少。这不,郑州的餐饮、住宿都热闹了。有人说,比亚迪把赛车场搞成消费闭环,汽车圈的新套路。还有人说,买车容易,玩车贵,赛道经济藏着不少坑。
还有点事得说。这个场地不光是让人玩,还是比亚迪试验技术的地方。什么动力系统、三电密封,全拿实际地形测。不是实验室那种做做样子,是真刀真枪,把车往极限里整。厂商拿数据改进车,用户拿体验提升认知,听上去很美好。
不过,真有那么神?有网友就怀疑,玩极限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看看视频、发发朋友圈,“打卡经济”更像是主旋律。想一想,短视频里晒一把,回家继续开自己的小车,越野、冲沙就是段子。
也有专家说,这场地能让车主明白安全配置不是摆设。平时谁关心AEB紧急制动?可真在模拟场景试一回,知道啥叫危机时刻的救命稻草。可惜,练习是一回事,真遇到危险,反应能不能跟得上,还是难说。
说到底,这场地是个搅局者。以前汽车圈就是参数大战,现在变成谁敢玩、谁敢试、谁敢体验。厂商压力大了,用户也变聪明了。买不买,看体验,不看广告。以前吹牛,现在用脚去试。
可人生哪有那么容易,一场体验就能让人懂车?有趣的是,郑州的例子一出,全国不少地方都动心了。什么绍兴、南宁都想建类似场地。以后汽车文化是不是都得靠体验来推?真说不准。
但再热闹,也要记得,体验是一时的。长远看,懂车、会开车,还得靠时间,靠生活。你说是不是?体验场地好,体验过瘾,钱也花得快。汽车文化变得亲民,钱包也跟着缩水。这买卖,算划算吗?
有网友看穿了:“玩归玩,最后还是得擦汗数钱。”还有人说:“体验经济来了,咱也别瞎乐呵,钱包不够厚,场地再大也只能看看。”甚至有人打趣:“比亚迪这是把车主变成小白鼠了,天天试数据,厂商笑开花。”
咱也纳闷,这到底是真正的汽车进步,还是另一种消费陷阱?比亚迪把场地玩出花,汽车文化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是开头热闹,结尾冷清,终归是个噱头?你说,普通人用得着天天冲沙吗?谁又能负担得起这种“高端体验”?
再想进一步,那些看似拉进了距离的汽车文化,是否真的让人懂得安全、懂得技术?还是体验完热血沸腾,回家依旧两眼一抹黑?你说这事,是不是有点意思?体验场地火了,体验经济起来了,汽车厂商数据也来了,用户的钱也流走了。到底是谁赢了?
评论区要炸锅了。你觉得,这场地真能让人开明白车,还是换个地方吹牛?体验过瘾,钱包缩水,汽车文化到底进步了,还是大家又多了一个打卡圣地?说到底,这种全地形赛车场,是不是就像一场大型真人秀,热闹过后,还得回归现实?
谁敢说这是汽车圈的福音?谁又敢拍胸脯保证,这不是割韭菜的新阵地?谁能保证,体验完以后,真能懂车?真能开得更安全、更稳妥?你要是觉得体验刮得值,那就冲一回。要觉得钱包受不了,那也别硬着头皮,毕竟生活还是日子,热闹归热闹,生活还得继续。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场地体验,是不是新的收割方式?开车不靠吹牛,真能靠体验吗?来评论区说说,谁家体验最牛,谁家钱包最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