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特别火的话题,小米卖169元的磁吸纸巾盒居然比小鹏G7新车还抢风头。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搞笑,但仔细想想,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小鹏那款新车明明有全球首个追光导航和自研芯片这些厉害配置,价格还降到19万多,结果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小米的纸巾盒。这反差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蔚来那边也挺委屈。他们学小米搞粉丝营销,又是做手机又是出周边,连车友会都弄得跟明星见面会似的。可新出的ET5纪念版卖31万多,比三年前还便宜1万块,愣是没人讨论。要我说,不是车不好,而是大家现在买东西的习惯变了。以前买车看牌子看技术,现在更多人先看价格和颜值。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小米的聪明之处。他们做汽车就跟当年做手机一样,把所有好东西都堆在一款车上。虽然有人吐槽它像保时捷,或者拿那个撞车事故说事儿,可架不住人家价格香啊。你看现在买车的年轻人,有几个真在乎是不是自研芯片?他们就想花少钱买个看起来高级、跑得快的车。
反观其他车企,动不动就搞七八个车型。小鹏算好的,哪吒更夸张,一款车能分出七种版本。选择多是好事,可每款车的配置就分散了。这就好比做菜,材料就那么多,分成十盘肯定不如集中做一盘硬菜来得香。小米深谙这个道理,所以YU7能卖爆。
其实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手机行业的老路。当年山寨机满天飞,最后活下来的都是会做爆款的。现在电车市场这么卷,可能最后胜出的不是技术最牛的,而是最懂消费者心思的。你说蔚来小鹏们是不是该换个思路了?毕竟连纸巾盒都能上热搜的公司,卖车肯定有两把刷子。你觉得车企到底该学小米的爆款模式,还是坚持自己的多车型策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