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刮起了一股特别强劲的“方盒子”风潮,好像一夜之间,大家都对那种看起来方方正正、高大威猛的硬派越野车着了迷。
从几十上百万的奔驰G级、路虎卫士,到咱们国内特别火的坦克300、深蓝G318等等,这些车一出来,总能吸引一大片目光。
很多人心里都痒痒,觉得这才是车该有的样子,能带自己去看看山川湖海。
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摆在大家面前:这些车看着是真带劲,可要是真买回家,天天在城里上下班开,那油耗会不会让人心疼?
开起来会不会又颠又吵,跟开个小货车似的?
毕竟,大部分人的生活半径还是在城市里,诗和远方一年也去不了几回。
难道就真的没有一款车,既能满足我们对硬朗外观的向往,又能照顾到日常通勤的舒适和经济性吗?
这个问题,很多汽车厂家都在思考,而奇瑞旗下的捷途品牌,似乎就给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答案,那就是捷途旅行者。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都觉得这外形太对味了,方方正正的,很有气势,甚至有人直接管它叫“国产小卫士”。
不过,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也是今天咱们需要重点说清楚的地方。
不少介绍这款车的文章,为了突出它的“硬”,会说它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信息错误。
捷途旅行者恰恰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而正是这个选择,才让它成为了一个能兼顾城市和越野的多面手。
要搞懂这件事,咱们得先用最简单的大白话聊聊这两种车身结构到底有啥不一样。
所谓的“非承载式车身”,您可以把它想象成咱们以前盖房子,先用钢筋水泥打一个特别结实的地基,这个地基在汽车上就叫“大梁”,然后,再把房子的墙体、屋顶这些(也就是车壳子)整个安在这个地基上。
好处就是这个“地基”超级坚固,抗扭曲的能力特别强,您开着它去走那些坑坑洼洼的烂路,车身不容易变形,是真正硬核越野车的标配。
但缺点也很突出,因为它多了一套沉重的大梁,所以整车又重又高,开起来感觉忽忽悠悠,舒适性比较差,油耗自然也低不了。
像Jeep牧马人、坦克300这些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承载式车身”就不一样了,它更像是我们现在住的高层商品房,没有那个独立的大地基,车身的底盘、车顶、门柱这些部分本身就是焊接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大家共同来承受力量。
它的好处是重量轻、重心低,所以开起来更灵活、更稳当,乘坐舒适性也高得多,而且因为是整体结构,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能更好地分散和吸收能量,对车里的人更安全。
我们平时在路上见到的绝大多数小轿车和城市SUV,比如本田CR-V、丰田RAV4这些,都是承载式车身。
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捷途旅行者。
它选择了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更好的承载式车身作为基础,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它在城市里开会很舒服,不会像传统硬派越野车那样颠得难受。
但它又不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SUV,所以,中国的工程师们想了个聪明的办法:一方面,通过使用更高强度的钢材来加固整个车身框架,让它的坚固程度远超一般的城市SUV;另一方面,给它配上了一套真正有实力的四驱系统和越野配置。
这就好比一个穿西装的健身教练,看着文质彬彬,但你知道他衣服底下藏着结结实实的肌肉,真要动起手来,一点也不含糊。
咱们再仔细看看它的这身“肌肉”。
捷途旅行者的外观设计,可以说把硬派元素玩明白了。
整个车身就是个标准的“方盒子”,线条直来直去,充满了力量感。
车头特别方正,引擎盖上还有隆起的线条,看着就很有劲。
那个黑色的前格栅,里面是一块块像巧克力一样的装饰,中间“JETOUR”的字母还能发光,晚上亮起来特别有辨识度。
两侧的大灯造型也很特别,里面的日间行车灯是个“+”字形,显得既复古又很有科技感。
车尾更是把硬派风格贯彻到底,垂直排列的尾灯、从侧面打开的后备箱门,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小书包”(外挂式的备胎罩),这些经典元素一个都不少。
可以说,它从头到尾都在告诉你,它不是一台普通的家用车。
可当你拉开车门坐进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说外观是个粗犷的汉子,那内饰绝对算得上是个细心的暖男。
车内用了大面积类似翻毛皮的柔软材料包裹,摸上去手感很好,加上各种缝线和金属质感的装饰条,整个车厢的档次感和舒适感都相当不错,完全没有传统越野车那种简陋的塑料感。
中控台上一块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和一块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非常显眼,关键是,这套车机系统用的是现在非常主流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
这芯片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操作这个大屏幕,就跟玩你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点哪是哪,反应飞快,语音助手也足够聪明。
这就大大提升了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和愉悦感,尤其是在城市里堵车的时候,用它听听歌、看看导航,体验会非常好。
最后说说它的动力和“腿脚”。
捷途旅行者提供了好几种选择,有注重经济性的1.5T发动机,也有动力更强的2.0T发动机,最大马力分别有184匹和254匹,日常在城市里超车、上坡都绝对够用。
更吸引人的是,它还推出了插电混动版的车型,叫旅行者C-DM。
这个版本带一块不小的电池,纯电模式下最远能跑160多公里。
这就意味着,如果家里能充电,平时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开,用电成本比用油便宜太多了。
而到了周末想出远门,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发动机随时可以介入工作。
当然,作为一台敢叫“旅行者”的车,光舒服省油还不行,还得能“野”。
高配车型上搭载了一套来自博格华纳的智能四驱系统,并且还带后桥差速锁。
这套四驱系统很聪明,在平坦的路上,它会用前轮驱动来省油;一旦遇到湿滑或者坑洼路面,电脑检测到车轮打滑,就会在零点几秒内把动力传递到后轮,保证车辆的稳定。
而后桥差速锁,则是个关键的脱困装备。
简单说,当你遇到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悬空的极端路况时,没有锁的车,悬空的轮子会空转,有抓地力的轮子反而没力气。
而有了差速锁,就能把打滑的车轮锁住,把动力强制分配给不打滑的那个轮子,帮助你从困境中出来。
再加上它220毫米的离地间隙和700毫米的涉水深度,应付绝大多数的非铺装路面、乡间小道和一般的涉水路段,都绰绰有余。
所以综合来看,捷途旅行者是一款定位非常精准和聪明的产品。
它没有去硬碰硬地造一台纯粹为了极限越野的“大玩具”,而是敏锐地抓住了当下大多数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既想要硬派越野车那样威武帅气的外观,又需要车辆在日常使用中足够舒适、经济和智能。
它用承载式车身保证了“里子”,用硬朗的设计和足够用的四驱系统撑起了“面子”,可以说是把城市和轻度越野这两个场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它向我们证明了,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越来越懂得如何为自己的用户造车,造出真正符合大家生活方式的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