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华为汽车业务的这一出猛操作,居然能让整个车圈的微信群一夜之间全体“炸锅”?前天还在讨论新款电池,昨天就开始研究怎么自己招销售、拉售后。有人坐在工位上,手机一刷,瞬间满脑子弹幕:华为把销售网络“放手”了,三界(智界、尚界、享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那种心情,像是刚点了杯奶茶,突然被告知自己得自带吸管——一口闷,气都憋在嗓子眼。
别怪大家反应大,毕竟在这行混得久了,谁没尝过“抱大腿”的甜头?当初华为那阵子,几家车企跟在后头,简直像蹭流量的网红,发条微博都恨不得带个#华为智行#。销售、售后、用户体验一条龙全包,车企们省心省力,还能收割一波品牌红利。现在风向一转,华为“潇洒甩手”,让人一下子脚底打滑。奇瑞的销售小哥直接发朋友圈——“我们也要开始跑市场了,想想都头大。”你说这像不像小时候爸妈突然不管你,自己上下学,忘带钥匙还得跟邻居阿姨借电话?
不过,别急着替车企们捏把汗。问界、赛力斯早就试过“单飞”,自建用户中心,服务口碑和满意度还真有点水涨船高的意思。2023年,问界的销量数据扎扎实实地摆在那。直营模式不是万能钥匙,可谁都不想一辈子当副驾驶,能独立掌控终端,总比等着分蛋糕强。话说回来,这趟自力更生的路,怕是没那么好走。销售网络自己搭,钱从哪儿来?体系怎么建?服务跟不上,客户转头就走,谁心里没点数?想当“野外生存王”,可别真以为能随便捡个蘑菇就饱腹。
再说华为,别看外面风风火火,其实背地里算盘珠子早就敲烂了。技术、生态、AI、鸿蒙,咱只管最值钱那块。4S店、售后、客户磨嘴皮子这些事儿,能不碰就不碰。说白了,华为要做汽车圈的“幕后玩家”,你们在前台打生打死,我安安静静做“技术爸爸”,到点直接收技术服务费。谁不想轻松点?尤其是现在硬件卷得飞起,利润比大熊猫还稀有。市场在变,角色也该换。
说起来,华为这步棋有点像足球换帅。表面上是“你们自由发挥”,实则后防线还得靠老队长把控节奏。三界们能不能踢出新花样?去年蔚来、小鹏“直营服务”那一波,都是血泪教训。用户体验拉胯,售后体系跟不上,网上一搜就是一堆吐槽。直营不是救命稻草,想吃肉先得熬过没饭的日子。谁都想自己当家,可真到年底算账,亏还是赚,只有财务最清楚。
行业里的老炮们,见惯了风浪,心里清楚得很。技术再强,市场再大,终归得落到用户和服务里。华为表面“放权”,其实核心业务一根没松。你们玩直营,生态还是我的,鸿蒙智行还得看我的脸色。技术服务费、生态联盟、数据闭环,哪一样不是稳稳的收益?这波自救操作,有点像国足换帅:大家都说要变,真到场上踢,还是得靠几个老将撑场面。
你细品,这事和娱乐圈明星“脱粉”那种情绪有点像。粉头一走,后面的小弟们一通手忙脚乱。刚分开头两天,满嘴“独立自主”,过阵子风头一过,还是想起以前的好。现在的三界车企,谁不是一边喊着“自强不息”,一边悄悄研究,怎么借点旧日流量再拉新一波客户?成年人嘛,嘴上说着“要成长”,心里还是想有人兜底。
说到底,这场智能汽车的权力博弈,谁都不是省油的灯。华为技术为王,车企各显神通,行业里风大浪急,谁都想摸到那只传说中的“金饭碗”。可每次分蛋糕,都是一地鸡毛。有人吃着火锅唱着歌,有人还在门口排队。谁能笑到最后?没人敢打包票。数据、服务、技术、用户,这些关键词,早就嵌在每个行业人的梦里。
你说未来会怎样?是不是哪天又会翻盘,华为突然“重返前线”?或者三界车企真能自力更生,杀出新路?没人知道答案。就像评论区里那句老话:成年人的江湖,谁还没点自己的小算盘?你怎么看这波骚操作,评论区见。别光点赞,来点真心话,来点犀利的吐槽。说不定,下一个被改写剧本的,就是你家楼下的4S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