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价六万的尚界H5和问界M5,骨子里隔着一层啥?
前几天在小区地库碰到老李,他家那台16.98万订的尚界H5已经排到八月份提车了。听他说,小订人数早就破五万,群里有人还算过账——等跑到十五万台,就能解锁三千块现金权益,这事儿八九不离十。
其实他自己也没想去看问界M5,但嘴上还是嘀咕:“同样是中型SUV,长都四米七多,就差个五毫米,轴距短四公分,为啥价格硬生生差六万?”我当时笑,说你这问题昨天修理厂老刘才跟我聊过,人家定位、用料压根不是一个路数。
有些东西肉眼看得见,比如空间、颜值、内饰细节,这些就不说了。我更关心的是那些真烧钱的地方——三电系统和底盘架构。老刘拍着扳手跟我说:“虽然都是增程式,但问界M5那套增程器、电机、电池,还有供应商,全是冲着高规格去的。”他举例说,驱动电机用的是大厂定制版,不光功率高,还耐造;而且配套控制系统反应快,在山路超车的时候能感觉出来油门响应更干脆。而尚界H5呢,用的是够用级别的方案,不掉链子但也没占便宜,就是按预算来做事儿。
底盘这块,当年问界M5喊“全铝底盘”可不是虚头巴脑,从副车架到悬挂摆臂、羊角这些零件,全是铝合金,还前后通风刹车盘。这种成本放在二十多万甚至三十多万元级别车型上都算厚道。我记得去年试驾纯电版的时候,高速变道稳得很,没有那种拖泥带水感。而且它前双球节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结构,以前只能在豪华品牌看到。
反观尚界H5,根据它20万元以内的定位,用的是常见组合: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有媒体静态体验时钻到底下看过——增程版全铁冲压件,纯电版部分用了铝合金,不过钢板件外面加了保护壳,这点挺细致。在南方沿海这种湿热环境下,多一层防护总归好维护一点,我朋友开某日系SUV两年半,下摆臂锈花就爬满了,那叫一个闹心。
智能驾驶方面,两家的策略也明显不同。问界M5全系标配ADS 4 Max,包括192线激光雷达、3个4D毫米波雷达,总共27个传感器,可以实现从停车位直接领航到另一个停车位。不过买的时候软件要先抵扣两万元权益券,再掏1.2万元才能终身用。这让我想起表弟提车时犹豫半天,到最后还是咬牙开通,因为经常跑异地高速,有这个功能省心不少。
尚界H5 Pro版本搭载ADSA 4 SE,没有代客泊车,也不支持增强型VPD,只能做到高快领航、多场景泊车辅助和记忆泊车。如果选Max版本,会加192线激光雷达,但预售价18.98-19.58万元,比起入门款问界M5依旧便宜约四万元,而且空间优势明显。有次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去郊游,把婴儿推车塞进后备厢还有余地,这是紧凑SUV做不到的事儿。
顺带插一句,上汽给尚界这个定价,在自家体系内确实留出了位置。但要横向比,比如深蓝S07或者岚图FREE+之类,那竞争味道就浓起来了。我今天正好试新S07,它底盘质感比想象中扎实,高配还有可变阻尼减振,全系标配ADS 4 SE,而且副驾女王座椅带按摩记忆功能,我媳妇坐了一趟直呼舒服。如果对ADS要求没那么极致,这类选择性价比会很突出。不过这是另一摊话题了,不展开讲太细免得乱成一锅粥。
最后回到舒适配置上,有人吐槽说现在自主品牌10来万能给你通风加热按摩座椅,而某些二十万能级别顶配还抠抠搜搜,比如副驾没有腿托或女王座椅,对家庭用户吸引力会打折扣。这话虽然直白,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你不给别人自然有人给嘛,就像楼下阿姨换新能源轿跑,她第一句话就是“夏天屁股不能烫”。
哦对,上周末洗完我的旧旅行车,看见邻居搬行李往他的问界M5里装,一箱又一箱水果礼盒。他笑着喊我帮忙,说“这悬挂结实,就是放心拉货”,然后补了一句,“不过油门太灵敏,每次老婆都嫌晃”。听完我突然觉得,有时候买哪台并不是参数谁赢谁输,而是谁家的脾气更合你的胃口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