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电动车一加油门掉两格电,通常是这些原因!做好3点可以避免
哎,这天儿是真冷啊!早上出门,我那心爱的“小电驴”一拧油门,好家伙,电量条“唰”地一下就掉了两格!这哪是骑电动车,简直是骑了个“电老虎”啊!您说这事儿闹心不闹心?明明昨晚还充得满满当当,怎么一出门就“虚”成这样?是不是感觉自己的钱包在瑟瑟发抖?这续航缩水,就跟冬天的白天一样,说没就没,让人措手不及。这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天气的锅? 别急,老司机我今天就给您掰扯掰扯,这冬天里电动车“掉电快”的玄机到底在哪儿,又该如何见招拆招,让它乖乖听话,陪您安稳过冬。
咱们先来聊聊第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天冷,电池就‘闹脾气’”。 这可不是我瞎说,是科学道理!您家电动车上那块沉甸甸的电池,大概率是铅酸电池。这玩意儿跟人一样,也有个最舒服的温度区间,大约在24℃到36℃。夏天,它活力满满,充放电效率杠杠的,续航自然给力。可一到冬天,气温骤降,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就慢了下来,活性大减,储存和释放电量的能力自然就大打折扣。这就好比您大冬天跑步,是不是也感觉浑身僵硬,跑几步就喘?电池也是这个理儿。 有数据显示,当气温降到0℃时,电池的实际容量可能只剩下正常状态的75%左右。这么说吧,您夏天能跑80公里的车,到了冬天,能跑60公里就算不错了。这属于正常现象,别太焦虑。但问题是,如果只是续航缩水,那还能理解,可为啥一拧油门就“掉两格电”呢?这就得往深处想了。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关键原因——“电池老了,不中用了!” 电动车的电池是消耗品,就跟手机电池一样,用个三四年,容量必然下降。您想想,这电池天天充放电,经历风吹日晒,它能不累吗?如果您的车已经服役三四年了,冬天一拧油门就掉电,那十有八九是电池老化导致的“虚标”现象。 表面上看,电量显示是满的,其实内部已经“千疮百孔”,真正能用的电量少得可怜。这时候您一加速,大电流放电,电压瞬间拉低,电量显示自然就“跳水”了。这就好比一个漏水的水桶,您看着是满的,一倒水,哗啦一下就见底了。对付这种“老弱病残”的电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换! 别心疼那点钱,换上新电池,您会发现,这车又“活”过来了,至少在续航上,能找回夏天的感觉。不然您天天提心吊胆,算着里程,生怕半路“趴窝”,那多影响心情?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充电环境不对,等于白充!” 很多朋友为了图方便,冬天直接把车停在楼下,接根线就充电。可您想过没,零下几度甚至十几度的低温,电池里的电解液都快“冻住”了,这时候您给它充电,效果能好吗?厂家为啥把充电温度设定在20℃-25℃?那是有道理的!低温充电,不仅充电速度慢,而且容易充不进电,或者出现“虚电”——就是看着充满了,其实没多少真家伙。 这就好比您在冰天雪地里喝冷水,喝进去的水都凉透了,能暖和吗?同理,低温下充的电,也“不瓷实”。等您第二天骑车,一加速,这点“虚电”立马就消耗光了,电量自然“跳水”。所以,有条件的话,尽量把车推到室内或者温度较高的地方充电,哪怕是在楼道里也比露天强。 等电池“暖和”了再充,效率高,也更安全,还能有效延长电池寿命。这钱,省不得!
最后一个原因,可能跟您手里的“充电器”有关。“充电器用久了,也得‘退休’!” 这充电器天天风吹日晒,雨淋雪打,内部的电子元件难免老化。一个用了好几年的充电器,很可能出现“假充”现象——指示灯变绿了,显示充满了,但其实电池根本没吃饱。这就像一个漏气的打气筒,您使劲打,气压表显示满了,可一撒手,气又漏了。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换一个原厂或者质量可靠的匹配充电器就行。 别图便宜买那些杂牌充电器,那玩意儿不仅充不好电,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一个小小的充电器,可能就是您“掉电快”的罪魁祸首。
总而言之,冬天电动车一加油门就掉电,原因无外乎这几点:天冷是客观因素,电池老化是内在原因,充电环境和充电器问题是人为可避免的因素。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咱们就得对症下药:首先,接受低温导致续航下降的事实,别太苛求;其次,定期检查电池状态,老化的及时更换;再者,尽量在温暖的环境下充电,避免“冷充”;最后,别忽视充电器的健康,该换就换。做好这三点,您的“小电驴”在冬天也能精神抖擞,陪您安心出行。
那么问题来了,在追求长续航和电池安全的今天,您觉得未来的电动车,该如何更好地解决“冬日续航焦虑”这个老大难问题呢? 是继续优化电池技术,还是普及更智能的充电网络?欢迎您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