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聊一聊。
现在大家一说起买车,话题基本上都绕着新能源车打转,不是聊续航够不够,就是聊充电快不快,要么就是比谁家的智能屏幕更大、更好玩。
给人的感觉是,传统的燃油车好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慢慢地要被大家淡忘了。
可就在这种大环境下,有一款国产的燃油 SUV,不但没被冷落,反而一下子火了,卖得特别好,甚至超过了所有同类型的车,成了周销量的第一名。
这款车就是吉利星越 L。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汽车销量数据,它在一周之内卖出了 0.42 万台。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没那么惊人,但关键在于,它是在所有燃油 SUV 里排第一,把很多我们熟悉的合资品牌,比如本田、丰田、大众的同级车型都甩在了后面。
这就让人好奇了,在一个人人都觉得电动车才是未来的时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掏钱去买一台纯烧油的星越 L 呢?
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消费者这么认可?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咱们现在买车观念的一个大变化,就是越来越看重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光看牌子了。
咱们买车过日子,尤其是十几二十万这个价位的家庭用车,最关心的还是车子本身好不好用,耐不耐用。
星越 L 能卖得好,首先就是因为它在最核心的地方下了真功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
过去我们总觉得国产车的发动机技术跟合资车比差了点意思,要么动力弱,要么油耗高。
但吉利这几年进步非常快,因为它把沃尔沃给收购了,很多好技术就能直接拿来用。
星越 L 全系用的都是源自沃尔沃技术的 2.0T 发动机,这就好比你花普通品牌的价格,买到了一个豪华品牌的心脏,这笔账大家都会算。
具体来说,它的高功率版本发动机,最大能输出 175 千瓦的功率,配的是日本爱信的 8AT 变速箱,这套动力组合在同价位的车里可以说是顶级的了。
反映到实际开车上,就是动力特别足。
比如你在高速上想超个车,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反应很快,提速干净利落,不会有那种光吼不走的感觉。
百公里加速只要 7.5 秒,这个成绩对于一台这么大的 SUV 来说相当不错了。
很多同价位的合资 SUV,还在用 1.5T 或者动力更弱的发动机,一对比,星越 L 在动力上的优势就非常明显。
这种感觉就像你花同样的钱,别人买的是经济适用房,你买的却是带精装修的,里子上的差别是很实在的。
当然,光有劲儿还不够,现在的车还得“聪明”。
咱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手机,对科技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一辆车里面的设计还停留在十年前,中控屏幕卡得要命,那肯定吸引不了年轻人。
星越 L 在这方面也做得特别到位。
你一坐进车里,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三块连在一起的大屏幕,从仪表盘一直延伸到副驾驶前面,整个中控台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更厉害的是,它还有一个叫 AR-HUD 的抬头显示功能。
这个东西不是简单地在玻璃上显示个车速,而是能把导航箭头、路况信息这些,用虚拟图像的方式直接投射到你前方的路面上,感觉就像在开科幻电影里的车,既新奇又实用,开车的时候视线不用离开路面,安全性也高了。
能支撑这么多屏幕和功能流畅运行的,是它用了一块叫高通骁龙 8155 的芯片。
这块芯片在汽车里,就相当于我们手机里最高端的那种处理器,保证了你操作车机系统的时候,跟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一样顺滑,不会出现卡顿、延迟的情况。
它的语音控制也很智能,能分清是主驾驶、副驾驶还是后排乘客在说话,并且能理解比较复杂连续的指令。
比如你可以直接说“你好吉利,我有点热,再帮我放一首周杰伦的歌”,它就能准确地把空调温度调低,然后播放音乐。
这种人性化的智能体验,让开车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有趣,也让星越 L 在和那些车机系统还比较传统的合资车竞争时,占尽了优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
车是移动的家,尤其是一台经常要载着一家人出门的 SUV,安全性是底线中的底线。
星越 L 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堆料”堆到了极致。
车身结构上,它用了非常高比例的高强度钢和一种叫热成型钢的材料,这种钢材强度特别高,一般都用在关键的结构部位,能保证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驾驶舱不容易变形,最大限度地保护车里的人。
有一个数据叫“车身扭转刚度”,简单理解就是车身抵抗变形的能力。
这就好比你用手去拧一根很细的铁丝和一根很粗的钢筋,钢筋肯定更难拧动,它的扭转刚度就高。
星越 L 的这个数据达到了 26000 牛·米/度,比很多同级别的合资车都要高出一大截。
这意味着它的车身整体性非常好,开起来更稳,遇到危险时也更“硬”。
除了这些看不见的“骨架”,在看得到的安全配置上,它也给得很足。
全系都标配了 6 个安全气囊、360 度全景影像,还有一套 L2 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了像是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功能。
这些配置在很多合资车上可能要到顶配车型才有,但在星越 L 这里,大部分都是标配。
这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是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换不来的。
所以综合来看,星越 L 能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里脱颖而出,并不是偶然。
它没有明显的短板,反而在动力、智能和安全这几个消费者最关心的地方,都做到了同价位里的领先水平。
它用豪华品牌的技术、不输新能源车的智能体验和扎扎实实的安全用料,再配上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产品力。
它的成功也告诉我们,现在的中国汽车工业真的已经强大起来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只能靠便宜来吸引人的角色。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开始在核心技术上正面竞争,并且能拿出比合资品牌更有诚意、更好的产品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会发生改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