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是燃油车开了十年多了,真心觉得省心。你知道的,几十次长途跑下来,基本没有因为技术问题停过车。没有电池这东西,续航焦虑真的没那么严重。反倒是电车那边,小区充电桩不够普及,换了几块砖头堆着都未必就能找到合适的充电位子。
讲真,我身边一些朋友开始喜欢电车,有的说环保,有的说未来趋势。我倒觉得,环境再好,安全第一。去年看到个消息,一辆新上市的纯电SUV,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刹车失灵,最后相关部门通报要召回。这让我觉得,电池那些事儿,安全不是噱头。你说,研发投入多不多?我估计比燃油车还高,但这技术成熟度都还不见得就比传统靠谱。
我记得以前和修车师傅聊天,他说:电池芯片失灵,修起来比换个火花塞麻烦多了。多想想那场景,修不好就得扔掉整块电池,成本一算,几万块的事。燃油车那点累死累活换个配件,也就几百块的事。不是我偏见,就是觉得这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其实还差点意思。
讲到供应链,别说电池了,原材料都得靠海外。去年春节,我们家那辆十年前的凯美瑞,跑了十多万公里,偶尔跳个灯泡,跑赢了大部分邻居的新车。拿这车跟新买的电车比,差距在哪?燃油车的基础零件供应链成熟,价格还亲民,要不然你看那些电池包一套多少钱?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计一块标称入门级电池的成本就得两三万,这还没算保修和更换。
这也让我想起,很多人并没仔细算过百公里用油的成本。粗心点算,一辆车一年跑十万公里,油耗6升/百公里,现在大概7块一升,算下来,光油钱一年就差不多4200块。再算保养,普通燃油车维护成本其实还算合理。反观纯电车,续航充电折合下来,似乎每百公里要多花个五六块钱吧,电费低估也没多大变化,(这段先按下不表)更别说这新能源政策补贴逐步退坡,二手电车保值率也难以保证。
很多朋友都在问我:你不考虑电车,有没有想过将来不就要淘汰?我倒觉得,至少在我这个年龄段,燃油车的实操体验更靠谱。高速上开那么多年,没有一次电池突发状况,稳定比电车更高几倍。这让我觉得,操控感也更强一些。电车那边,所谓静谧和省力,其实也是现代人惯了轻松驾驶的表现罢了。
有时候我觉得,车这么个东西,还是得讲究个用得久。像我这辆车,刹车片也没换过,油箱也没刷过漆,还是年轻时买的车,耐用得我都不敢想象。即便贵点,油钱多花点,又比换电池贵得多;更别提这个跑高速时的安全感,或者是突发状况下的应急能力。前几天听说朋友的电车在市区堵车时突然没电,车上一度发出警报,卡在那儿挺烦人。
(这段话先不展开)我不反对电动,只是觉得现阶段还没到我换的度。再加上我这个土豪担心的事情就是:一旦坏了,修不修的出来?能不能保证能按时修好?我记得在某修理厂,加了两个电池包的车,维修师傅跟我说:这个东西不好搞,一不小心就变得很麻烦。我想,未来的车会不会逐渐变成像手机一样,修得只能厂里专门修?这也是个潜在风险。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我为什么还坚守燃油车——安全感、成熟的供应链、维修方便、成本可控。这些,短期内电动车还做不到让人心服口服。
我还是想知道——未来十年,电动车的技术会不会真那么成熟,像不少人说的换电站能解决续航焦虑?又或者,新能源车会不会因为电池技术的突破而彻底颠覆?我猜测,这种变革会不会像手机曾经的高速换机一样快?我其实挺期待的,但又怕理想和现实差得远。
哪天走在路上,看到一辆新出厂的纯电车,突然觉得一年还能再坚挺个五六年,不是个坏事。毕竟,车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琢磨的。你说,我这想法是不是有点保守?还是说,车这东西,就是得踏踏实实地用,不带套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