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全家出行这件事,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美好的家庭轻松出游画面,而是电车续航焦虑和小孩在后座发疯。你看,现在买个电动车,和买彩票差不多,有的人中了续航奖,有的人中了假舒适。你以为你开着高科技,实际上你是电池的奴隶,出门心里没底,脑子里有充电桩导航,路上有点堵,你就像被关进了电子笼子,只有手机快没电才更能理解电动车续航的焦虑。
于是车企们都在拼命挤牙膏,比谁能多跑两公里,比谁能充电更快,比谁的座椅能按摩到屁股开花。最近看到深蓝出了个什么大招,S05,620Ultra纯电版,说是给家庭用的。深蓝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点诗意,又像是把你关进海沟里,只能让你在续航里沉浮。如果说燃油车是道家的逍遥游,电车就是新儒家的克己复礼,走哪儿都得自律——不能踩太猛,不能吹太冷,不能拉太重,生怕续航大爷提前退休。
官方说,这辆车能纯电跑620公里。说到官方数据,我知道,嘴巴比车跑得远。厂家的文案,通常比实际功耗更省电。只见说明里写的很激昂,实际开的时候,你要是开出610公里的全程牛气,那估计得把全家人藏在后备箱里喘气到气胸。但是,真有哪家电动车敢把续航标到“别家敢写我就敢跑”的标准,已经是相当有志气了,要知道我们的标准就是“逢发布必缩水”,但俗话说“大腿比脸长”,只要发布会上能展示出你大腿纤长,管你车屁股宽不宽。
说到充电,这车号称超充技术,15分钟就能充不少电。厂家的承诺一向美如画,现实充电站一向是煤老板霸座、队伍比春运还长、你头发能等到天然卷。官方说你能快速补能,等你家团子在后座吃完三个玉米,补到腋下也只剩下表皮了。总之,家用电车的充电体验,还是比加油的方便差出一道银河系。你说你在高速服务区里充电,看到旁边油车两分钟加满,一溜烟没了,你自己在充电桩旁挠头,眼神里活像广场舞大妈望穿秋水。
当然空间很重要。深蓝这车轴距2880mm,相当于给一家人多拉了点保险。后排空间大了点,后备箱也能扩展。说到底,空间不是你想大就能大,谁都想把卧室搬进SUV,但实际装修永远不成。例如“零重力座椅+按摩”,一看就有种“家用航母”的即视感。你买车是为了开出去,不是为了在座椅上做瑜伽。官方吹嘘可以躺平、睡到天亮,还能边按摩边吵架——真的实现了,那下次就可以买回家当移动宾馆。
这些配置听起来是高级,像隐藏式门把手、低风阻轮毂、AR-HUD抬头显示、旋转向日葵屏。你能想到的炫技它都有,用料也合格,摸起来不是塑料,摸着像是“领导办公室专用”。你如果觉得一个15.4英寸屏幕能拯救驾驶乐趣,那你可能还觉得彩电能弥补家庭不和。如果说空间+舒适+科技就能让电车高大上,那我的键盘敲响了都能召唤一辆SF飞碟。
车身外观这事,就是喜欢的人扯艺术,不喜欢的人扯乡村审美。现在的车只要不是甲壳虫和QQ,都号称“简约时尚”,但实到路上去看,哪个不是“藏了点豪华的便宜”。内饰用料“软”,“可选多种颜色”,这就像理发店说你可以选染发膏,其实三种颜色都能染成枸杞红,摸两下还是塑料味,关键是打工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你以为家里孩子会赞叹你的内饰吗?Prrr,坐进去只需要Wifi稳,杯架多,座椅不掉皮。
动力方面,后置后驱,输出200kW的劲头,听起来能起飞。不少人幻想着加速超车成仙,但大多数家庭司机,油门踩到底的时候,心里只有一句“会不会掉电,师傅?”新能源车的动力永远是纸上谈兵,和现实的大妈开车没两样,速度决定于“谁更怕掉电”。宁德时代的金钟罩电池技术,厂家说安全,那就安全吧,这年头,宣传比事实重要多了。CTV电池车身一体化,说得跟奥特曼身穿铠甲一样,懂不懂的不重要,反正宣传到位了,你花钱就好。
那些锦上添花的功能,比如对外放电V2L,说出去野营可以插锅炒菜。你以为自己买了电动车,是进化成户外野营达人,实际露营还不是扎堆蹭WiFi、蹭电、蹭烤串。还有什么4K智趣云台相机、百万像素灯语,你要是抱着能把抖音玩到爆的信心,那只能怪自己不小心走到了科技娱乐圈。
没有麦的K歌功能,看似服务全家娱乐,实际只会让你一家人在堵车的时候,吵得更响,孩子哭得更凶,老婆更后悔。科技进步了不少,家庭矛盾一点没缓解。你说花15万买台纯电SUV,能解决孩子抢手机、老公抢方向盘的问题吗?不能。但能让全家人一起抱怨电池电量,还是比坐地铁和公共汽车省心。
这车到底适合什么人呢?说白了,就是那种想省钱又不想省高科技的,真心不想让出行变成受罪的家庭,冲着舒适和空间来的。你上下班开,不用太担心起步慢,周末全家出去,不用抢座位,不过毕竟现在电动车价格都在拼杀,你说这价钱,15万,上市一大堆优惠券,感觉比菜市场还便宜。高端配置都“下放”,你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到底是不是用到就是另外的事儿。
事实上,现在的电动车用户,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信仰续航,信仰科技,一种是信仰价格。厂家说续航能跑,用户说能省钱,至于能否真的做到,大家都心照不宣。科技普惠是好事,大家心里都知道,钱是省出来的。但是电车冲击燃油车,还差一口气。你说你买电动车,是想替代油车,结果变成了家里新型智趣打工人。谁让新能源市场越来越卷,谁先卷进去,谁先被吐出来。
其实,普通家庭糊弄电动车,和糊弄领导汇报工作差不多,先表决心,再看落实,最后不满意就重来。厂家做产品也这套路,大家都想拍胸脯说“我们更懂家庭需求”,但实际就是比谁能多加点料,你加零重力座椅,我加独立后备箱,你有超充,我有按摩椅,最后就变成了“花样炫技大比拼”。至于到底哪家最靠谱,时间会告诉你——当然是在你电池保修到期后的某天。
家庭电动车市场真是奇妙,一边科技创新,一边价格大战。说到底家用车的核心需求是啥?不就是能跑、充得快、坐得舒服,别让一家人有理由吵架。可是现实永远比理想骨感。家长在后备箱里翻饮料、孩子在座椅上扭着腰、老婆在副驾驶上控诉你没选更豪的品牌,你说这车到底是避风港还是修罗路?有时候想想,还不如开个燃油老SUV,油多不怕烧,人多不怕吵。
当然厂家一向有自己的话术,什么“实用型高性价比”,每万字文案都在劝你消费升级。但消费者不是傻子,买电动车就当进行一场试验,你试完了才知道哪个是噱头,哪个是靠谱,也许你会发现,所谓改变,不过是你继续为科技和舒适买单。电动车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把你从油缸的奴隶变成了电池的臣民。谁能让你臣服得更有尊严,就是未来的赢家。
至于深蓝S05,15万包零重力、包科技包按摩,听着诱人,可买完了还是得带着续航焦虑游山玩水。你说电动车能不能满足家庭所有需求?厂家一向说能,媒体一向说得好,用户只敢小声吐槽。最后还不是要看你的钱包和耐心能撑多久。电动车的未来,是不是“物美价廉”,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有等你买完,充完,堵完,吵完,才能明白:选车不易,全家出行更难。
如果你坚持要体验新时代的纯电生活,那就大胆去吧,厂家的未来,靠的是你的选择。至于到底能不能买,能不能跑远,能不能吵少点,都欢迎大家用实际行动反馈给官方。万一哪天发现它真靠谱,那也别忘了告诉我,我在后备箱等你烧烤。——以上,仅供参考,毕竟我自己有点穷,等公交车的时候也会怀疑电动车的未来。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