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车企突然破产,重整无望,行业震动

说起Jeep这个牌子,很多人脑子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那种翻山越岭、充满野性的硬派越野车形象。

那句“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广告词,当年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把这个品牌的格调拉得满满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品牌,如今却落得个破产清算的下场,连工厂设备都当废铁卖还没人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知名车企突然破产,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这背后的一系列事情,说起来既让人唏嘘,又觉得是情理之中,值得我们大家好好琢磨琢磨。

这事儿得从根上说起,一个合资公司的倒下,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合作的双方身上。

广汽菲克就是广汽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后来被合并成Stellantis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

本来是想强强联合,一个出技术和品牌,一个出市场和渠道,一起在中国赚钱。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这两家从合作开始,就有点貌合神离,尤其到了后期,矛盾直接就摆在了台面上。

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就是外方Stellantis集团那位以精打细算、削减成本出名的CEO唐唯实,在没怎么跟广汽这边商量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宣布,要把他们在合资公司里的股份从50%提高到75%。

这一下就把广汽集团给惹火了。

你想想,合伙做生意,说好了平起平坐,你突然要拿走四分之三的话语权,把我当成什么了?

广汽集团马上就发了个公告,公开表示这事儿我们不知情,也不同意。

这种公开的“打脸”,说明双方的信任早就没了,基本上就是撕破脸了。

知名车企突然破产,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外方想的是,既然中国市场不好赚钱了,不如我来控股,把工厂变成我的出口基地,利用中国的低成本给全球供货。

而广汽这边呢,眼看着这个合资品牌一天比一天差,销量惨淡,早就想把精力和资源都投到自己发展得红红火火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上去了。

一个想榨干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一个想赶紧甩掉包袱,这日子自然就过不下去了。

高层都在“闹离婚”,下面还怎么可能好好干活呢?

公司的内部管理乱成一锅粥,那生产出来的车子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Jeep最大的招牌就是“硬汉”形象,可靠、耐用。

可国产之后,这个招牌被自己亲手砸了个稀巴烂。

最要命的就是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机油门”事件。

很多买了指南者、自由侠这些主力车型的车主,开着开着就发现不对劲,新车没跑多少公里,机油就莫名其妙地少了一大截,仪表盘上的机油灯时不时就亮起来报警。

这可不是一两台车的问题,而是大面积的爆发。

你想想那个画面,你花二十来万买了一台标榜征服自然的越野车,结果它自己“体弱多病”,心脏也就是发动机有严重缺陷,需要你像伺候病人一样,隔三差五就得打开发动机盖看看机油尺,随时准备给它“补补身子”。

知名车企突然破产,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这种体验,简直就是对消费者信任的无情践踏。

口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崩掉的。

从巅峰时期一年能卖将近十八万台,到后来一年只能卖两万台,再到最后每个月只能卖出两位数,这个衰败的速度可以说是自由落体。

当一个品牌的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到连最基本的正常使用都保证不了的时候,之前积累再多的情怀和品牌光环,也都会变成笑话。

大家辛辛苦苦赚的钱,不是为了给你那句广告词买单的,车子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修的。

如果说内部矛盾和质量问题是内伤和外伤,那么对市场变化的迟钝和麻木,就是给广汽菲克判了死刑的最后一击。

就在广汽菲克还在为烧机油的问题焦头烂额,还在守着那几款老掉牙的燃油车的时候,整个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天翻地覆了。

比亚迪、蔚来、理想这些国产新能源品牌,像一群狼一样冲了进来,它们带来的不只是电动车,更是一种全新的玩法。

大屏幕、智能语音、自动驾驶、贴心的用户服务,它们彻底改变了大家对一辆好车的定义。

现在人们买车,关心的是续航多少公里,充电快不快,车机系统流不流畅,而不是你这个牌子有什么光辉历史。

当整个市场都在向着电动化、智能化飞奔的时候,广汽菲克就像一个站在原地发呆的老人,反应迟钝,固步自封。

知名车企突然破产,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它不是没想过改变,也零星推出过几款新能源车,但无论是技术还是诚意,都完全跟不上趟,根本无法和国产新势力抗衡。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它在广州的工厂,最后被广汽集团收了回去,转身就交给了“亲儿子”广汽埃安,用来生产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

一个旧时代的象征,就这样被新时代的力量所取代。

而它在长沙的另一个工厂,连同里面的生产线、设备,总价值将近二十个亿的资产,在网上挂着拍卖,一次又一次地降价,最后打了对折都没人愿意接盘。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今天的市场看来,你那套只能生产落后燃油车的生产线,已经不值钱了。

对于任何一家有眼光的车企来说,与其花钱去改造一个陈旧的、浑身是包袱的旧工厂,还不如直接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智能工厂来得划算。

所以说,广汽菲克的倒下一点也不冤。

它手里明明握着Jeep这张情怀满满的好牌,却因为内部的勾心斗角、对产品质量的漠视,以及对时代潮流的无知,最终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它用自己的惨痛结局告诉了所有人一个道理: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到近乎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任何品牌可以靠着吃老本、讲故事就高枕无忧。

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理性。

你的车好不好,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不尊重市场,不敬畏消费者,最终只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