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模式:不卷价格卷技术,海外增速45.8%说明什么?
老司机们,今天咱们聊点硬核的。
广汽这半年,国内亏得“跌冒烟了”,海外却“支棱起来了”——销量暴涨45.8%,5万台车被老外抢着提走。
这波操作,到底是“换战场”还是“真突围”?咱们掰开了揉碎了看!
🔧 国内后院起火,海外杀疯了?
广汽上半年亏了18-26亿,国内销量暴跌20%,新能源也缩水6%。
但一翻海外数据,好家伙!墨西哥、沙特、哈萨克斯坦单月破万,4家KD工厂落地尼日利亚、泰国、印尼,网点铺到84国570家。
“把生产线搬到别人家门口”,这招绝了——省运费、避关税,还赚口碑。
老司机们想想,国内价格战打到“气的蹦起来”,广汽却靠技术标签在海外“降维打击”。
38亿研发费砸下去,专利攒到2.2万件,混动热效率干到46%,增程静音比图书馆还低3分贝。
这车,还是有点东西!
⚡ 技术护城河:慢工出细活,还是赌命?
广本皓影销量涨13.9%,雅阁稳如老狗,靠的不是降价,是“48个月开发周期+120%出厂合格率”。
P7纯电路试150万公里,四年磨一剑。
老司机们,现在车企谁还敢这么玩?广汽偏要卷时间、卷标准,把“慢工”当护城河。
技术大招更狠:
- 第三代混动系统:一箱油跑1000公里,市区通勤神器;
- 星灵智行:高阶智驾+飞行汽车GOVYAirCab,样机已交付近千台;
- 固态电池时间表:2026年上车,实验室样件直接塞试装车。
有人说这是“烧钱”,要我说这是“买命”——没硬核技术,未来连牌桌都上不去!
🌍 出海2.0:从卖车到卖生态
广汽海外增速45.8%,早不是“把车扔码头”的旧模式。
研发、生产、渠道全链条出海,连螺丝都让当地工人拧。
下一步慕尼黑车展,AION系列要硬刚欧洲,英国、波兰门店同步落地。
国内呢?销售渠道像条“旧马路”,4S店跟不上直播卖车,年轻人看完扭头就走。
但广汽三板斧已亮出来:
1. 增程新车:吃政策红利,治续航焦虑;
2. 渠道改造:拆了4S店的墙,看车试驾提车一条龙;
3. 新媒体营销:去年轻人扎堆的地方吆喝。
老司机们,这套组合拳能扑灭“后院火”吗?
💡 一句话总结
广汽这波操作,“国内卷技术,海外换销量”,不是逃避,是换赛道。
飞行汽车、固态电池、全生态出海——赌的是未来3年牌局。
至于能不能成?就看下半年三板斧砍得狠不狠。
这样的广汽,老司机们觉得能“真香”吗?
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