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研发“速度战”,上汽大众如何“快”而不“缩”?

在汽车行业,一场“速度战”正悄然打响。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众多车企纷纷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将车型开发周期压缩至2-3年,甚至更短。然而,在这股追求速度的浪潮中,上汽大众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坚守“德系工艺”与“可靠耐久”的核心价值,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研发效率的提升,做到了“提效不缩水”。

上汽大众的“提效秘诀”是什么?

1. 技术革新:打破传统,高效并联

上汽大众打破传统的串联式研发模式,大胆推行多环节高效并联模式。在项目验证阶段,多个环节同时推进,大幅减少部门间等待与衔接损耗,重塑了研发流程的时间线。此外,上汽大众还投入先进的数字化工具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产品的“数字镜像”,在虚拟空间高效完成大量设计验证,及早发现问题,减少物理样机制作与测试轮次。

汽车研发“速度战”,上汽大众如何“快”而不“缩”?-有驾

2. 流程优化:多层标准,严格把关

上汽大众遵循多层级的标准体系,除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外,还遵循大众集团企业标准以及“DIN/ISO/VDA”等国际标准。近8000条标准贯穿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全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高水平的质量要求。例如,在追尾碰撞测试中,上汽大众将壁障小车质量提升至1.8吨,碰撞能量增加了60%,远超国家标准,确保车辆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

3. 管理升级: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创新

上汽大众将品质视为“战略投资”,而非“成本项”。他们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电动化日益迫切的需求。例如,上汽大众积极与科技企业合作,探索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并推出多款重磅产品,如增程式SUV ID. ERA和新品牌AUDI的奥迪E5 Sportback等。

汽车研发“速度战”,上汽大众如何“快”而不“缩”?-有驾

上汽大众的“提效不缩水”带来了哪些成果?

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 从原来的54个月缩短至现在的24-36个月,效率提升显著。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严格遵守各项标准,确保产品性能品质一致性,赢得消费者信赖。

市场竞争力增强: 加快推出新车型,提升企业市场应变速度,抢占市场份额。

上汽大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快”是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基础上的。只有与用户需求协调共进,才能实现长远的“好”。上汽大众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健的发展态势,成为了众多车企学习的榜样,为中国汽车行业树立了新的质量标杆。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