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到展厅门口,看着那块醒目的大屏幕,上面还在滚动智己LS6首发破万,心里暗笑,这什么车啊,能有多大能耐?可是说实话,这速度让我也有点震惊。再进去看车,看到那一台台整装待发,但我更想知道:除了那些广告堆出来的买家狂欢,真实用起来,谁占点便宜?
刚才我跟销售聊了几句,他嘴里不断弹出高速快充,15分钟回血310公里,我心想,这是不是有点天花乱坠?其实我判断,几乎所有的快充都是在场景有限时用,日常我身边的实际体验,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充电站能满足如此快速的需求。估算(样本有限)——在市区大概能省下15%的等待时间,但这还是得看充电桩的布置。
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问我:你平时主要是市区通勤,长途主要会用到车型的增程系统吗?我答:大概率还是城市代步,但长途回老家偶尔会需要。他跟我说:那你一定得考虑新能源的续航焦虑问题。其实我心想:续航就像做饭,总得考虑到中途没菜了怎么办。
说到这个,我又想到,智己LS6的纯电版本续航,最高能到802公里(估算,实际少不了折扣),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数值,比我之前试过的几辆车都高出一截。而增程版的450公里纯电续航,虽然怕充电慢点,但对于我这种城市溜达来说已然够用。纯电车的充电速度,真的和宣传里的差不了太多吗?
这个时候我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表:纯电Pro Max续航802公里,成本估算(心算)百公里耗电大约17kWh(这个看场景,估算偏保守)。换句话说,充满需要300多块电(假设每kWh算0.70元),到家充电,成本其实比油还低,养车惯都要变。
用生活比喻讲讲:买车就像。
- 你买个苹果,要不要多挑几个大一点、更甜的?
- 还是只图成熟好吃的?
这个比喻其实挺直观。你要我选巧克力糖还是健康蔬菜,就看你对续航恐惧百分比的接受度。
我在想,一直拖着纯电的配置到你再不快点充满,跟公交差不多了这种临界点,也挺烦琐的。于是,盯着那最高680马力的Pro Max版本,我觉得可能没必要花22.99万去追求极致性能,除非你真喜欢飞车感觉。
咱们再考虑增程和纯电,区别到底在哪?每次在汽车行业,不管怎么看,供应链就像食材供应:有时齐,有时缺,车企为了平衡成本和性能,总在折中。66度电池包配上增程系统就像经常用的家常菜,平衡性高,性价比优;而52系列(容量较小)更像快炒,便宜但续航要打折。
其实我觉得,66 Max这个版本才能满足平常跑市区的需求,450公里纯电续航,够咱们吃喝一周了。更别说,充电都快,15分钟就能续驶310公里,基本上遇到突发情况,也不用慌。
你还会不会将增程和纯电硬讲成信仰?我一开始也挺偏执,觉得纯电就是王道,可实际上,增程版省心一点,续航里程更稳,适合心理上的安全感。但实际上,增程系统的复杂性也不容忽视,系统一旦出问题,比纯电车的电池老化更难调理(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发动机和电机的交汇点,折腾起来要麻烦得多。
说了这么多,你还会不会被续航焦虑搞烦?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问问自己:我这车主要用在哪?如果平时大多市区,纯电的802公里,少虑虑电池问题,最合理。如果长途频繁,还不如多考虑增程。
哦,对了,刚才我和修理工聊天,他说:这车电池虽然大,但用一年后,容量掉个5%左右也正常。我心里暗自算盘:现在买,几年后确实要考虑容量衰减了。很多人不知道,电动车的电池,第一年最大衰减大约2%,之后逐渐变慢,能用三四年基本没问题,但续航会慢慢变低。这也是潜在的隐性成本。
对比别的同级车,真的会发现,智己LS6最大的卖点,还是在于它技术装备齐全——比如它的高速快充支持800V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你在选择配套餐时,满血出击的体验可以省掉不少等待;而别的品牌,很多还在用200V-400V体系,快充时间不一定快到哪去。
哎,话题突然又偏了,可能我太喜欢琢磨技术细节了。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除了续航,影像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等高科技配置,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看得见的实用?在日常使用中,自动驻车功能真的省了不少事,360全景影像有时候让我觉得,像看了个电子游戏,有时候倒车还真离不了它。
全系标配的智能配置也让我觉得:不用特意挑最顶配,哪怕买个相对普通的版本,也能享受到半个科技馆效果。就像你买手机,不一定要最新一代,但能用好它,才是真本事。
还记得一位朋友说:你看,车子也是个生活场景的承载,他的品质不用想太复杂,实用就行。这句话倒让我拍板:选择最在地的配置,是最聪明的事。
我心中最大的纠结倒不是价格,而是我到底要不要追求‘极致续航’,还是更喜欢‘不用担心充电问题’的稳定感?也许这才是最难抉择的点。你会怎么想?是不是有点像在生活中,总是在追逐那些看得见的完美?
哎,说着说着,我开始琢磨——这辆车里,那块看似普通的屏幕,有没有我未曾注意到的小细节?像那块智能信息屏,其实能显示的内容还能丰富很多,不仅仅是导航。
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会在日常驾驶中,无意间观察那辆车的细节?毕竟,细节决定成败。或者说,细节让生活变得更真实。还是,我仅仅是想多看看这些微小的差别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