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合资品牌撤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布破产

昨天,经过三年的审理,长沙中院最终认定:广汽菲特不具备偿债能力且不符合重组的条件,故批准其破产。这意味着,又一合资车企走进了历史。

对于破产的原因,合资双方各执一词,菲特集团说是广汽不遵守备忘录,不肯在股权上做出让步,导致了今日双输的结局;广汽则表示是菲特集团缺乏创新精神,不愿做智能化改造,而被消费者抛弃。

双方究竟孰对孰错?还要从这家合资车企的拳头产品Jeep聊起。

又一合资品牌撤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布破产-有驾

2010年,国内SUV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年销量5年内翻了4倍,本田CRV、大众锐途、哈弗H6全卖疯了。

基于SUV巨大的市场前景,广汽盯上了老牌越野品牌Jeep,毕竟作为SUV的鼻祖,Jeep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毋庸置疑,只需根据中国车主的使用习惯,做一点本土化改造就行了。

广汽有情,当时还叫菲克集团的FCA集团也有意,很快,双方以各占50%股份的形式,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广汽菲克。

但这场合作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广汽看上的是菲勒集团旗下的Jeep,可因为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的合并,需各自所在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所以整个流程拉得无比冗长。

两家公司是2009年宣布要合并的,广汽是2010年与它们合资的,但2014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的合并才获批准,导致广汽2015年才能生产克莱斯勒旗下的Jeep品牌。

这时,SUV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已接近尾声,广汽菲克属于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不过,Jeep的品牌号召力依旧生猛,合资公司推出自由侠、自由光、指南者三款SUV车型后,上市第一年便取得了18万辆的佳绩,2017年更是突破20万辆,挤入SUV头部阵营。

又一合资品牌撤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布破产-有驾

Jeep的成功是外国品牌与中国制造紧密合作的产物。Jeep有品牌,但定价太高;广汽有低廉的生产成本,但缺品牌。

Jeep在广州和长沙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后,充分发挥了中国供应链优势,成本大幅下降。以入门款的自由侠为例,只需13万元,就能得到一个“硬汉品牌”,有多少男人能拒绝呢?

就在一切向好时,一场突发的“机油门”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广汽菲克的未来。

说实话,汽车烧机油不是什么新鲜事,奥迪因为这事儿经常被车主调侃,但像自由光和指南者这样开1000公里消耗1升还真没几个,消耗量是国际标准的数倍!

此事经315晚会曝光后,广汽菲克上下高度重视,立刻宣布召回,免费帮车主检修。

又一合资品牌撤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布破产-有驾

态度很端着,但效果很差,不知道是为了省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广汽菲克修理方式,仅仅是对汽车软件进行了升级,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动机设计缺陷问题,广汽菲克却用软件的方式去处理,结果肯定还是烧。

有车主反映:从2017年买了指南者至今,一共修了三次,第一次升级软件、第二次调仪表盘、第三次换发动机,问题依旧没得到解决。他说自己的后备箱时刻备着一瓶机油,跑长途就放两瓶。

令人震惊的是,作为一款本土化率很高的SUV,出问题的发动机恰恰是为数不多从美国工厂引进的零部件!纯正的“美国制造”。

这么说不是把“机油门”的责任推给外资,只是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在“机油门”上,双方都感觉自己很委屈,广汽觉得发动机是菲克出的技术,出问题了当然要他们负责;菲克则认为这款发动机用在外国车型都不烧机油,怎么一用到合资车上就出问题?肯定是广汽乱改的原因。当然上述内容纯属猜测,真实情况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得知了。

无论是谁的责任,可以肯定的是,“机油门”及广汽菲克的处理方式,对Jeep销量的打击是致命的。自2018年开始,Jeep在国内的销量直线下跌,从巅峰的22万辆,掉到2021年的2万辆,雪崩90%!

又一合资品牌撤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布破产-有驾

当然,销量下跌也有Jeep在电气化、智能化发展上反应过慢的原因。

菲特直到2021年才慢吞吞地搞混动,此时,比亚迪的DMi、理想的增程,已经非常具有竞争力了。

2022年,国产新能源大爆发,广汽菲特应声倒下。

当年2月,广汽菲特在长沙的工厂被曝停产,全国4S门店大面积闭店,9月广汽发布公告称:广汽菲克(未经审计)总资产为73亿元、总负债为81亿元,负债率达110.80% ,这意味着广汽菲克已资不抵债。

菲克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自己全面接手广汽菲克,占股由50%提升至75%,广汽没有同意。

这时,菲克高管唐唯实的一番言论彻底断送了谈判的可行性,他在股东大会上抱怨——他们无法接手广汽菲克的原因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干预!并表示内地市场已不适合外资车企生存,未来Jeep将采取“轻资产”的模式在华运营。

又一合资品牌撤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布破产-有驾

所谓“轻资产”就是卖进口车,不要工厂了。

自己的产品落后于时代,不符合用户需求,在成立合资公司时,也没做好管理架构的设计,现在经营不下去了,就甩锅给大环境。

看看菲克母公司FCA集团的表现, 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 17%;净利润仅55 亿欧元,同比骤降 70%,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坐拥克莱斯勒、道奇、雪铁龙、菲亚特、欧宝、标志这么多大牌汽车,一年就卖500万辆出头,唐唯实怎么好意思抱怨大环境的?

为什么法国汽车这些年混得这么惨,可能就是唐唯实这类经营者太多了,干得好沾沾自喜;干得不好,中国竞争太激烈,补贴太多,不公平。

最后,对于FCA集团撤出国内市场,合资车企破产,没必要过度解读,纯因为现在国产品牌太强势,而他们又抱着老一套不放,还想通过卖品牌躺着赚钱。殊不知,在他们呼呼大睡之时,国产品牌已悄悄完成了反超。

我们仰望合资品牌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中国汽车的引擎轰鸣声,已揭开全球汽车产业重组的序幕。

作者:9527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