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小米车主惊魂一刻:车辆无人操作突然启动,官方回应引争议

2025年9月30日,山东威海一位小米SU7车主发布监控视频,记录下车辆在无人操作状态下突然启动并驶离的惊险一幕。事件引发公众对智能汽车安全性的广泛关注,车主更直指小米官方回应“误触手机启动”不实,要求厂商给出合理解释。

威海小米车主惊魂一刻:车辆无人操作突然启动,官方回应引争议-有驾

事件回顾:车辆自行启动,车主紧急追出

监控画面显示,事发时车辆停放在家门口,车主与一名女子均在室内。突然,车辆毫无征兆地启动并加速驶离,女子惊叫声中,车主迅速追出。车主向浪潮新闻记者表示,事发后联系小米汽车客服,对方推测可能是“误触手机导致车辆启动”,但车主坚称全程未操作手机,并公开完整监控视频自证。

争议焦点:技术漏洞还是用户操作失误?

  1. 车主质疑官方解释

    车主认为,若因手机误触触发车辆启动,需同时满足“手机蓝牙连接车辆”“APP处于可操控界面”等条件,而事发时他未进行任何操作。他呼吁小米公开车辆数据日志,验证事件真相。

  2. 小米官方尚未正面回应

    截至发稿前,小米汽车客服未对车主质疑作出进一步解释,仅强调“需配合技术检测”。这一态度被部分网友认为“避重就轻”,加剧了公众对品牌信任危机。

智能驾驶安全再敲警钟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小米SU7曾因自动泊车误撞雨刮器异常启动等问题引发争议。尽管车企强调L2级辅助驾驶需人工监控,但消费者对“智能绝对安全”的期待与技术现实的落差,仍成为行业痛点。

专家指出,当前自动驾驶系统对复杂场景(如施工路段、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有限,车企需更透明地公开技术边界,避免过度营销误导用户。

消费者呼吁:安全不应依赖“运气”

事故发生后,车主在社交平台发起联名诉求,要求小米汽车:

  • 提供完整的车辆数据记录;

  • 公开事故原因调查报告;

  • 优化紧急接管机制,如增加物理急停按钮。

    “我们不是反对技术进步,而是希望安全不再靠‘运气’。”一位网友评论道。

结语

从特斯拉到小米,智能汽车的安全争议屡见不鲜。每一次事故都是对行业的一记警钟:技术迭代需以用户生命为底线,而非营销噱头。对于小米而言,能否妥善处理此次危机,或将影响其“智驾赛道”的长期口碑。

(本文综合自浪潮新闻、车主公开视频及行业分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