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站在4S店的展厅里,看着眼前这辆标价46.8万的奔驰C级,销售顾问正热情地为他介绍着各种配置。
"陈先生,这款车非常适合您这个年龄段的成功人士。"销售顾问微笑着说,"您看,满大街都是这个级别的车,说明它的保值率和认可度都很高。"
陈建国点点头,确实,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四五十万的车。
作为一名49岁的中层管理者,他觉得自己也该换辆像样的车了。
"那付款方式..."陈建国试探着问。
"我们有很多种方案,"销售顾问立刻来了精神,"首付30%,剩下的可以分36期,月供只要八千多。很多客户都选择这种方式。"
陈建国心里一震。月供八千多?
他想起前两天在同学聚会上,大家都开着豪车来,但私下聊天时,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房贷、车贷的压力。
"如果我想全款呢?"陈建国问。
销售顾问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全款的话...陈先生,您确定吗?现在很少有人选择全款,利息这么低,不如把钱拿去投资..."
就在这时,陈建国的手机响了。是妻子王丽打来的:"老陈,你在哪儿?家里出事了!"
01
三个小时前,陈建国还在办公室里为那份报告发愁。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的部门经理,他的月薪税后一万二,在这个二线城市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
"老陈,晚上有空吗?一起去看看车?"同事老李探头进办公室,"我准备换辆新车,你也该升级一下了吧?"
陈建国看了看窗外停车场里自己那辆开了八年的大众帕萨特,确实有些寒酸。特别是上个月的同学聚会,大家都开着奔驰、宝马、奥迪,只有他开着一辆老帕萨特,感觉很没面子。
"行啊,看看去。"陈建国收拾东西,"你准备买什么价位的?"
"四五十万吧,"老李很随意地说,"这个价位的车性价比最好,而且街上到处都是,说明认可度高。"
陈建国心里算了算,自己这些年攒的钱,加上股票和理财,大概有八十万。买辆四五十万的车,倒也不是买不起。
"你打算全款还是分期?"陈建国问。
"当然分期啊,"老李笑了,"谁会傻到全款买车?现在贷款利息这么低,把钱拿去投资不香吗?"
这话让陈建国若有所思。确实,身边的朋友同事,似乎都是这么想的。
02
到了4S店,陈建国被琳琅满目的豪车震撼了。奔驰、宝马、奥迪,每一辆都价值不菲,但展厅里人来人往,看车的人不少。
"陈哥,你看这辆宝马3系,42万,"老李指着一辆白色轿车,"我一个朋友刚买了,说开起来感觉特别棒。"
销售顾问热情地迎了上来:"两位先生,想看什么车型?"
"我们随便看看。"老李说,"主要想了解一下价格和购车方案。"
"好的,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销售顾问开始详细讲解,"这辆宝马3系,裸车价42万,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费等,落地价大概47万。"
"47万!"陈建国心里一惊,比想象中贵了不少。
"不过不用担心,"销售顾问看出了他的犹豫,"我们有很灵活的金融方案。首付30%,大概14万,剩下的分36期,月供只要7800。"
"7800..."陈建国默默计算着,这相当于他大半个月的工资。
"很多客户都选择这种方案,"销售顾问继续说,"您看,街上到处都是这个级别的车,说明这个价位很受欢迎。而且现在贷款利息很低,不如把钱拿去做其他投资。"
老李点点头:"确实,我也准备分期。"
陈建国有些疑惑:"可是分期的话,总价不是更高吗?"
"也高不了多少,"销售顾问解释,"而且这样资金压力小,生活质量不会受影响。"
03
从4S店出来,陈建国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大家都是分期买车,那岂不是说,满大街的豪车,其实都不是车主真正"拥有"的?
"老李,你现在每个月要还多少钱?"陈建国问。
"房贷8000,车贷准备再加7000多,"老李算了算,"还有信用卡分期2000,差不多一万七八。"
"那你月收入够吗?"陈建国吃惊地问。
"勉强够吧,"老李苦笑,"我老婆也在工作,两个人一起还。就是压力大一点,但总不能让人看不起吧?"
这话让陈建国很有感触。确实,在同学聚会上,大家比的就是车子房子,没人问你存款有多少。
"其实我一直想问,"陈建国犹豫了一下,"你现在能拿出五十万现金吗?"
老李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哪能啊,买房的时候就掏空了,现在手头也就十来万。但是这不耽误买车啊,分期就行了。"
这个回答让陈建国陷入了沉思。
04
晚上回到家,陈建国把看车的事告诉了妻子王丽。
"你也想买车?"王丽皱着眉头,"我们现在的车不是挺好的吗?"
"可是有点跟不上形势了,"陈建国说,"你看老李他们,都开奔驰宝马,我还开着八年前的帕萨特。"
"那要花多少钱?"王丽问。
"大概四五十万吧。"陈建国试探着说。
"四五十万!"王丽惊呼,"我们有这么多钱吗?"
"可以分期啊,首付十几万,每月还七八千。"陈建国解释。
"每月七八千?"王丽算了算,"那我们每月就要还房贷车贷一万多,加上生活费、孩子的补习费,根本存不下钱了。"
"可是别人都是这样的。"陈建国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王丽坚持,"而且你想过没有,如果真的人人都能拿出四五十万买车,为什么还要分期?"
这个问题让陈建国一下子愣住了。
05
第二天上班,陈建国特意观察了一下公司停车场。确实,奔驰、宝马、奥迪占了大半,看起来每个人都很有钱的样子。
"老陈,考虑得怎么样?"老李走过来问,"我昨天已经下定金了。"
"这么快?"陈建国惊讶。
"没办法,好的车源不等人。"老李说,"你也抓紧时间,别犹豫了。"
中午吃饭时,陈建国和几个同事聊起了这个话题。
"你们买车都是全款还是分期?"陈建国问。
"当然分期啊,"小张说,"现在谁还全款买车?"
"为什么?"陈建国追问。
"一是资金压力小,二是可以做其他投资。"老王解释,"而且现在大家都这样,你全款反而显得奇怪。"
"那你们现在手头能拿出四五十万现金吗?"陈建国问了同样的问题。
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小张说:"谁会把这么多现金放着不动?肯定要拿去投资啊。"
这个回答有些回避问题的实质,但陈建国没有继续追问。
06
下午,陈建国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他的发小张伟打来的。
"建国,有空吗?想和你聊聊。"张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怎么了?"陈建国关心地问。
"最近压力有点大,想找人聊聊。"张伟说。
晚上,两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张伟开着一辆奔驰E级过来,看起来很成功的样子。
"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好?"陈建国问。
"哎,别提了。"张伟叹了口气,"现在每个月光还各种贷款就要两万多,压力大得要命。"
"两万多?"陈建国吃惊,"都是什么贷款?"
"房贷一万二,车贷八千,信用卡分期四千,还有装修贷两千。"张伟掰着手指算,"每个月一发工资就没了。"
"那你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车?"陈建国不解。
"没办法啊,做销售的,不开个好车怎么谈客户?"张伟苦笑,"可是现在真的撑不住了,前几天老婆还因为这事和我吵架。"
"那你现在有多少存款?"陈建国小心翼翼地问。
张伟摇摇头:"基本没有,每个月都是月光族。要不是父母偶尔接济一下,真的过不下去了。"
这个答案让陈建国震惊不已。
07
回家的路上,陈建国一直在思考张伟的话。如果连张伟这样看起来很成功的人都是这种状况,那其他人会是什么样?
"老婆,我问你个问题。"陈建国对王丽说,"你觉得我们同事朋友中,有多少人能一次性拿出四五十万现金?"
王丽想了想:"应该不多吧。大家都有房贷,还要生活,哪有那么多闲钱?"
"可是街上到处都是四五十万的车。"陈建国说。
"那不都是贷款买的吗?"王丽反问,"你没发现一个现象吗?现在的年轻人,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有钱,开好车、用好手机、穿名牌,但实际上很多人连一万块的急用钱都拿不出来。"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陈建国。他开始回想身边的人,确实,大家表面上都很光鲜,但私下里都在抱怨经济压力。
"那我们还买车吗?"王丽问。
"我再想想。"陈建国说。
08
第二天,陈建国决定做个小调查。他找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私下里聊了聊经济状况。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老李开着40万的宝马,但除了每月的工资,基本没有其他积蓄,每月各种贷款加起来要还一万五。
小张开着35万的奥迪,月收入一万三,但房贷车贷加起来要还一万,生活压力很大。
老王开着50万的奔驰,看起来最有钱,但实际上信用卡已经透支了十几万,每月光还最低还款额就要几千块。
"原来大家都是这样啊。"陈建国在心里感叹。
他又想起了前不久的同学聚会,同学们开着各种豪车来,相互攀比着车子的价格和配置。但现在看来,这些车大部分都不是他们真正"拥有"的,而是银行的。
"难怪销售员那么推荐分期,"陈建国想,"因为全款的客户太少了。"
09
周末,陈建国和妻子去逛商场,无意中听到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哥们,你那辆奔驰多少钱?"
"落地45万,不过我分期的,月供七千。"
"厉害!我也想买一辆,但是手头紧,可能要再等等。"
"等什么?现在谁还全款买车?分期就行了,压力不大。"
"可是我现在房租、生活费加起来就要五千多,再加车贷的话..."
"那就再努力挣点钱呗,总不能一辈子挤地铁吧。"
听到这对话,陈建国对妻子说:"你听到了吗?连年轻人都是这样想的。"
"是啊,现在的人都喜欢超前消费。"王丽说,"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陈建国说。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是陈建国先生吗?我是昨天您到店看车的销售顾问,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陈建国接起电话,销售顾问兴奋的声音传来:"陈先生,好消息!厂家刚推出了新的优惠政策,那辆您看中的奔驰C级,现在可以零首付,月供只要八千二!而且前六个月还有补贴,实际月供只要六千八!"
"零首付?"陈建国有些意外。
"是的!现在政策特别好,您一分钱不用掏,就能把车开走!"销售顾问语气更加激动了,"像您这样的优质客户,银行那边很容易就能批下来。今天就有三个客户办了这个业务。"
王丽在旁边听到了,眉头紧锁。
"不用首付确实很诱人,但是这样的话,月供时间是不是会更长?"陈建国问。
"确实,需要分48期,不过每月压力更小啊!"销售顾问继续劝说,"而且您想想,现在通胀这么厉害,四年后的八千块钱还值现在的八千块钱吗?相当于您用贬值的钱买了保值的车!"
这套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陈建国有些心动了。
"老公,我们回家再商量一下。"王丽低声提醒。
"陈先生,机会有限哦,"销售顾问在电话里催促,"今天的名额只剩最后一个了,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建议尽快过来办手续。"
就在陈建国犹豫的时候,他的手机又响了,是妻子王丽的电话。但她明明就站在身边,为什么要给他打电话?
陈建国看了看手机屏幕,发现不是王丽打来的,而是显示"王丽(二)"。
"怎么回事?"陈建国疑惑地看向妻子。
王丽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颤抖着说:"我...我的手机不是落在家里了吗?这个电话是谁打的?"
突然,陈建国想起了什么,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三个月前,王丽为了给孩子交学费,曾经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当时为了增加通过率,填写了两个联系电话...
当他接起这个电话的时候,听到的声音让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10
"您好,我是银行催收部的,请问是王丽女士的家属吗?"电话里传来冷漠的声音。
陈建国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你们找我妻子有什么事?"
"王丽女士的信用卡已经逾期三个月未还,欠款金额累计12万元,按照合同约定,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
"12万?!"陈建国几乎喊了出来,旁边的王丽脸色更加苍白。
"是的,包括本金、利息、滞纳金和违约金。"催收员继续说,"如果再不还款,我们将上报征信黑名单,并且会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贷款申请。"
陈建国挂了电话,看着妻子:"到底怎么回事?"
王丽眼泪刷刷地流:"我...我也不知道会这样。当时只是买了点东西,想着下个月就能还上,结果越滚越多..."
"你买了什么?12万啊!"陈建国简直不敢相信。
"包包、化妆品、衣服..."王丽哭着说,"还有给孩子报的那个培训班,一次性交了三年的费用,说是有优惠..."
陈建国感觉天旋地转。他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不仅是他,连他的家庭都已经陷入了这个消费陷阱。
11
当天晚上,陈建国彻夜未眠。他开始重新审视这几个月观察到的现象。
满大街的豪车,却很少有人能拿出买车的全款。这不是什么奇怪现象,而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他想起了那个销售顾问的话:"街上到处都是这个级别的车,说明认可度高。"但现在他明白了,街上到处都是这些车,不是因为人们有钱,而是因为贷款太容易了。
零首付、低利息、长期分期,这些看似优惠的政策,实际上是一张张精心编织的网,把人们牢牢套住。
"老婆,你知道吗?"陈建国对王丽说,"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什么事?"王丽红着眼睛问。
"现在的社会,表面繁荣的背后,其实大部分人都在负债生活。"陈建国说,"我们看到的豪车、名牌、奢侈品,很多都不是真正的财富,而是债务的象征。"
王丽点点头:"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很有钱的人,私下里都在抱怨压力大。"
"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用未来的钱维持现在的面子。"陈建国总结道。
12
第二天,陈建国没有去4S店,而是约了几个朋友吃饭。他想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陈建国开门见山,"在座的各位,有谁能一次性拿出50万现金?"
饭桌上一下子安静了。
老李尴尬地笑了笑:"问这个干嘛?现在谁还把钱放着不动?"
"我就是想知道,"陈建国坚持,"如果明天有个投资机会,需要50万现金,你们能拿出来吗?"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老王说:"应该...应该可以想办法吧。"
"想办法?"陈建国追问,"什么办法?"
"可以把房子抵押贷款啊。"老王说。
"那不还是借钱吗?"陈建国问。
"是借钱,但是..."老王说不下去了。
陈建国环顾一圈:"我再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在座的各位,除了房子,还有多少现金存款?"
这次没人回答了。答案已经很明显:几乎没有。
"那我们开的这些车..."陈建国指向停车场。
"都是贷款买的。"小张终于说出了实话,"我那辆奥迪,还要还两年。"
"我的宝马还要还三年。"老李也承认了。
"我的奔驰...还要还四年。"老王最后说道。
陈建国苦笑:"所以我们都是在开银行的车。"
13
这顿饭让陈建国彻底想明白了一个问题:45万的车满大街都是,但能拿出45万的人却很少,这不是什么矛盾现象,而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现代的金融体系,让人们可以用很少的首付,甚至零首付,就能享受到昂贵的商品。这创造了一种繁荣的假象,让人们以为周围的人都很有钱。
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在负债生活。他们拥有的,不是财富,而是债务。
"老婆,我想明白了。"回到家,陈建国对王丽说,"我们不买那辆奔驰了。"
"为什么?"王丽问。
"因为我们买不起。"陈建国很直接地说,"不是买不起首付,而是买不起这种生活方式。"
"可是别人..."王丽还是有些不甘心。
"别人也买不起,"陈建国打断她,"他们只是在透支未来而已。"
14
接下来的几天,陈建国开始关注身边的一些细节。
他发现,那些开豪车的同事,午餐经常吃十几块钱的盒饭,因为要省钱还车贷。
他发现,那些穿名牌的朋友,很多都在用分期付款,实际上并没有一次性购买的能力。
他发现,那些看起来生活品质很高的人,私下里都在为各种还款发愁。
这让他想起了一个经济学概念:消费主义。整个社会都在鼓励人们消费,特别是超前消费。银行、商家、广告商,都在告诉人们: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不要让经济能力限制了你的选择。
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人们的是:这种超前消费的代价。
15
一个月后,陈建国和王丽商量,决定把现有的帕萨特卖掉,买一辆十几万的新车,全款支付。
"为什么要卖掉帕萨特?"王丽不解。
"因为我们需要钱还你的信用卡债务。"陈建国解释,"与其背负更多债务,不如降低一下生活标准。"
"可是这样的话,你在同事面前..."王丽担心。
"我不在乎了。"陈建国很坚定,"我宁愿开着便宜的车,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也不愿意开着豪车,过银行的生活。"
这个决定让陈建国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不再需要为了面子而勉强自己,不再需要为了跟上别人的步伐而负债累累。
16
半年后,陈建国的信用卡债务还清了,手头又有了一些积蓄。他开着那辆十几万的新车,感觉比以前更踏实。
"老陈,你换车了?"老李看到他的新车,有些惊讶,"怎么买了这么便宜的?"
"因为这是我真正买得起的。"陈建国很坦然地说。
"可是这和你的身份不符啊。"老李不理解。
"什么身份?"陈建国反问,"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月薪一万多,为什么要开四五十万的车?"
老李被问得哑口无言。
"我问你,"陈建国继续,"你开着四十万的宝马,但每个月要还七千多车贷,这种生活你觉得快乐吗?"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确实压力挺大的,但是..."
"但是什么?"陈建国问。
"但是总不能让人看不起吧。"老李说。
"谁看不起你?"陈建国问,"还是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这个问题让老李陷入了沉思。
17
一年后,陈建国接到了老李的电话。
"老陈,我想和你聊聊。"老李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怎么了?"陈建国问。
"我想把车退了,换辆便宜的。"老李说,"这一年下来,我真的撑不住了。"
"压力太大?"陈建国问。
"是的,每个月一发工资就没了,存不下一分钱。"老李说,"前几天孩子生病,我连医药费都拿不出来,还是找朋友借的。"
"那就换吧。"陈建国鼓励他,"没什么丢人的。"
"可是我已经开了一年了,现在换的话,损失很大。"老李为难地说。
"那你算过没有,如果继续开下去,你的损失会更大?"陈建国问。
老李沉默了。
"我给你算笔账,"陈建国说,"你的车贷还要还两年,总共还要还十几万。这十几万如果拿去投资理财,或者存起来应急,不是比一辆车更有价值吗?"
这番话让老李彻底想通了。
18
两年后,陈建国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这次聚会上,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开的车都没有以前那么豪华了。
"老陈,你那个观点确实有道理。"一个同学对他说,"这两年我也想明白了,与其为了面子负债累累,不如踏踏实实过自己的生活。"
"是啊,现在我存了不少钱,心里踏实多了。"另一个同学也附和。
"我现在开着十几万的车,但是银行里有五十万存款,"第三个同学说,"这种感觉比开着五十万的车,银行里没钱要好得多。"
陈建国笑了:"看来大家都想明白了。"
"是你提醒了我们。"有人说,"如果不是你当初那番话,我们可能现在还在坑里呢。"
19
现在的陈建国,已经53岁了。他依然开着那辆十几万的车,但是银行存款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老公,你后悔吗?"王丽问,"如果当初买了那辆奔驰,现在也已经还完了。"
"一点都不后悔。"陈建国很肯定地说,"如果当初买了那辆车,我们现在不可能有这么多存款。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理性消费,不再被虚荣心绑架。"
"确实,现在这种生活更踏实。"王丽同意。
"我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陈建国说,"真正的富有不是你能借到多少钱,而是你能拿出多少现金。"
"你现在想买那辆奔驰吗?"王丽好奇地问。
"想买的话,现在可以全款买了。"陈建国笑了,"但是我不想买了,因为我发现,我并不需要那辆车来证明什么。"
20
最近,陈建国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我49岁发现的一个奇怪现象》。
在文章中,他写道:"45万的车满大街都是,但能拿出45万的人却很少。这不是什么奇怪现象,而是现代消费社会的真实写照。我们生活在一个鼓励负债消费的时代,人们习惯了用未来的钱购买现在的虚荣。"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真正的财富不是你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而是你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一个开着十万块车但有五十万存款的人,比一个开着五十万车但没有存款的人要富有得多。"
"不要被表面的繁荣迷惑了眼睛,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透支自己的未来。学会量力而行,学会理性消费,你会发现,真正的富足感来自于内心的安全感,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炫耀。"
这篇文章被广泛转发,很多人留言说:"您说得太对了,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21
前几天,陈建国又去了一次4S店,不是为了买车,而是陪朋友去看车。
"陈先生,您又来了!"那个销售顾问还记得他,"上次那辆奔驰C级还在,现在优惠更大了。"
"我不买车,陪朋友看看。"陈建国说。
"那您现在开什么车?"销售顾问好奇地问。
"一辆普通的家用车。"陈建国如实回答。
销售顾问显然有些惊讶,可能在想:几年前想买奔驰的人,现在怎么还开着普通车?
但陈建国不在乎他怎么想。他现在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来自于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掌控。
"朋友,我劝你仔细考虑,"陈建国对那个想买车的朋友说,"不要因为大街上到处都是豪车,就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一辆。问问自己,你是真的需要这辆车,还是只是想满足虚荣心?"
22
现在的陈建国,已经成为了朋友圈里的"理财导师"。很多人都来找他咨询理财和消费的问题。
"陈哥,我想买房,但是首付不够,想先贷款买车提升一下形象,你觉得怎么样?"一个年轻同事问他。
"我的建议是,先攒够买房的首付,再考虑买车。"陈建国说,"而且买车不会提升你的形象,只会增加你的负担。"
"可是没车很不方便啊。"年轻人说。
"那就买辆便宜的代步车,"陈建国建议,"等你经济能力提升了,再换好车也不迟。"
"但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年轻人担心。
"别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生活质量。"陈建国说,"你是愿意开着豪车但每天为还款发愁,还是愿意开着普通车但生活无忧?"
这样的对话,陈建国经常遇到。他发现,很多年轻人都被消费主义洗脑了,认为只有消费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23
去年,陈建国做了一个决定:提前退休。
"你才54岁,现在退休是不是太早了?"王丽问。
"我们现在有足够的积蓄,而且没有任何债务,为什么不能退休?"陈建国反问,"我想趁着身体还好的时候,多享受一下生活。"
"那收入来源怎么办?"王丽担心。
"我们的积蓄足够维持二十年的生活,而且还有投资收益。"陈建国算过账,"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学会了控制消费,不会乱花钱。"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羡慕。同事们都说:"老陈真有远见,早就开始攒钱,现在可以自由了。"
但陈建国知道,这种自由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而是多年理性消费和理财的结果。
24
现在的陈建国,每天的生活很悠闲。他会去公园散步,会去图书馆看书,会和老朋友喝茶聊天。他开着那辆十几万的车,去过了很多地方。
"老公,你觉得我们的选择对吗?"王丽问。
"当然对。"陈建国很肯定,"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比那些还在为各种贷款奔波的同龄人要高得多。"
"确实,看到老李他们还在为房贷车贷发愁,我就觉得我们很幸运。"王丽说。
"不是幸运,是选择。"陈建国纠正她,"我们选择了理性消费,选择了量力而行,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自由。"
最近,陈建国在写一本书,书名叫做《消费的陷阱》。他想把自己这些年的观察和思考写下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认清现代消费社会的本质。
"我想告诉大家,"陈建国在书中写道,"满大街的豪车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很富有,而是意味着人人都在负债。真正的富有是拥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消费绑架的奴隶。"
"学会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学会延迟满足,学会理性消费,你会发现,真正的快乐不需要那么昂贵。"
这本书出版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很多人留言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现在的陈建国,已经58岁了。他依然开着那辆普通的车,但他比任何时候都更自信,更快乐。因为他知道,自己过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银行的生活。
当年那个49岁时发现"奇怪现象"的中年男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什么昂贵的东西,而是因为他拥有了真正的自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