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蔚来换电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唱衰,有人支持。其实,换电模式本身没问题,问题在于蔚来的打法。
换电快,但没人愿意“陪玩”
换电模式的优势很明显,比充电快太多了。但其他车企却不愿跟进,原因很简单:
利益分配问题: 电池尺寸、接口、通信协议、运营体系……都得统一,否则你的车进不了我的站。谁愿意把自己的命脉交给别人?
成本太高: 建换电站比充电桩贵多了,蔚来已经砸了上百亿,其他车企一看账本,直接劝退。
时机不对: 蔚来自己还在亏损,说话没人听。
蔚来错在哪?
蔚来不是没努力过,但现实很残酷:
吃独食的嫌疑: 蔚来一边喊“开放”,一边把换电站和自家车深度绑定,其他品牌的车根本用不了。
成本太高: 建换电站比充电桩贵多了,蔚来已经砸了上百亿,其他车企一看账本,直接劝退。
时机不对: 如果蔚来是特斯拉那样的行业龙头,或许能逼着大家跟。可惜,它自己还在亏损,说话没人听。
换电会死吗?
未。换电模式其实没凉,只是蔚来可能撑不到胜利那天。
商用车的成功案例: 出租车、物流车早就在用换电,比如奥动新能源在全国铺了上千座站,主打的就是“快换”。
政策还在推: 国家从来没放弃换电,2023年新规还要求“鼓励换电车型研发”。
电池技术卡脖子: 如果固态电池量产,充电10分钟续航1000公里,换电的优势就没了。但眼下,快充依旧有瓶颈,换电仍是“优解”之一。
蔚来还能怎么救?
如果蔚来真想活下去,得换个思路:
拉盟友: 别只盯着车企,去和中石化、国家电网合作,把换电站塞进加油站、服务区。
做B端市场: 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对换电需求更大,先赚他们的钱。
开放标准: 真开放,不是嘴上说说,让其他品牌的车也能换电,哪怕收服务费也行。
换电的未来
换电模式本身没问题,问题出在蔚来的打法——太早押注,没等到行业共识;太理想化,低估了商业博弈;太依赖资本,自己造血不足。
如果蔚来倒了,换电会不会死?
不会。其他车企可能会迅速“借鉴”技术,推出自己的换电方案。
毕竟,市场需要快充,也需要换电,两条腿走路才稳。
只是到时候,蔚来可能已经成了“先烈”。
结语
换电不是“点错科技树”,而是蔚来跑得太快,队友没跟上。
商业世界里,技术领先≠赢家,谁能团结更多人,谁才能活到后。
蔚来现在该做的,不是继续烧钱硬撑,而是想想——
怎么让对手变成队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