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有人不务正业了,哦不,是又有人悟了。
smart,那个以前在大城市里钻来钻去,主打一个“小巧玲珑”的品牌,突然掏出来一个叫EHD超级电混的东西,指着所有增程车企的鼻子说,不装了,摊牌了,你们那套玩法有点小问题,我来给你们上上课。
这一幕非常魔幻。就像一个常年在新手村教人怎么躲史莱姆的导师,突然有一天掏出了一把+15的传奇圣剑,对着世界boss的脑门就冲了过去,嘴里还喊着:“时代变了,大人”。
讲真,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究个错位竞争,你做纯电我做混动,你做SUV我做轿车,大家相安无事,一起割韭菜。现在不行了,现在是谁家蛋糕做得好,其他人不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蛋糕做得更好,而是想着怎么把对方的餐厅直接给爆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smart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smart这个EHD超级电混,核心就抓着一个点在打,一个增程车主心中永远的痛——高速。
我们必须得用修仙来理解这件事。增程这个技术流派,就像一个修炼了速成魔功的道友。在练气筑基阶段(市区通勤),他靠着疯狂磕丹药(烧油发电),灵力(电能)源源不断,打起来虎虎生风,看起来非常强大。但问题是,一旦他需要长途奔袭,需要“高速飞升”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他磕丹药的速度,跟不上灵力消耗的速度了,整个身体(发动机)就会进入一种声嘶力竭的“高负荷”状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丹药消耗得飞快。
很多增程道友都有这个体验,市区里电耗美滋滋,油耗几乎没有,感觉自己就是天选之子。一上高速,发动机开始咆哮,油耗蹭蹭往上涨,仪表盘上的数字比心电图还刺激,瞬间就道心破碎,开始怀疑人生。
smart现在干了什么呢?他直接掀了桌子。他说,你们那个魔功路子走窄了。我这个EHD,是魔武双修。市区里,我跟你一样,用电,安静又省钱,大家都是好道友。但上了高速,要飞升了,我不磕丹药了,我直接启动我的“武者肉身”(发动机直驱),让肉身的力量直接驱动飞行。这样一来,能量转换的损耗没了,效率暴增。这叫什么?这叫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我作为一个被高速油耗PUA过的中年人,对这点真的深有感触。你根本无法想象,当你在高速服务区,看着别人纯电车在那慢悠悠充电,而你的增程车在一旁加油,那个油价数字跳得比你的心跳还快时,那种感觉是多么的割裂。你买的到底是个啥?是个需要加油的电车?还是个不能充电的油车?这种哲学问题,能在瞬间把一个人的心态干爆。
smart的EHD不仅搞了发动机直驱,还丧心病狂地配了直流快充。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等于那个魔武双修的修士,不仅肉身强横,他还随身带了个“任意门”,能快速补充灵力。半小时充到80%,服务区上个厕所喝杯咖啡的时间,电量就续上了。这对那些只配了慢充的增程道友来说,简直是坏了菜了,是典中典的背刺。你还在那辛辛苦苦打坐七八个小时恢复灵力,人家一个闪现就满血复活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才是人干的事儿!
当然,我们必须用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一切。smart搞出这么一套东西,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解决用户痛点吗?是,是,是,但又不全是。说白了,还是焦虑。眼看着理想、问界这些增程道友靠着一个“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法宝,把用户心智占得死死的,自己再不拿出点真东西,可能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了。所以,他必须发疯,必须自爆,必须拿出“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架势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最近我迷上了盘核桃,就是那种感觉,技术再花哨,最后还得看盘出来的包浆够不够油润。车也一样。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把车圈比作修仙界可能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的贴切。各种技术路线,就是不同的功法。没有哪个功法是绝对无敌的,关键看你用在什么场景,和你自己的钱包匹配不匹配。
但这一切在品牌玄学面前,可能又都不堪一击。因为会买理想的人,他可能压根不在乎你高速那点油耗,人家要的就是那个“家”的感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粗糙,他跟你聊自动驾驶的未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smart这一刀,虽然砍在了增程的七寸上,但能不能把对方砍废,还不好说。因为决定胜负的,从来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参数,更是那些混乱的、不讲理的、充满玄学的现实世界。就像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是高速公路,而是随时可能窜出来的老头乐。
不过,打起来,打起来总是好的。他们打得越凶,我们这些看戏的,才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法宝。至于谁能笑到最后,谁的功法才是大道正宗?
时间会证明一切,也可能会证明,大家都是神经病。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