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迈巴赫S600,估算2015年新车指导价差不多在288万元(不考虑浮动)。上海落地价要多出一大笔,可能突破300万了。这车我光看外型,就是顶级豪华范儿;但细数参数,主要还是那台6.0升V12发动机,最大扭矩830牛·米,百公里加速快到5秒多一点——这个指标,我猜算下来,油耗也得在15L左右(估算/体感,开高速大概20L,市区贵点,咋算都得十几二十吧)。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迈巴赫和普通奔驰S级,差的可不是一个豪华度。你说最直观,底盘调校有没有差?我在体验中总觉得,迈巴赫那块悬挂,调得就像是吃了安眠药似的,稳得一逼,隔震特别细腻。而普通S级就会稍微硬点,像是给个大块石子扔进去,颠簸感会明显点。这真是一辆跑在云端的车——心里这么想,油门带点脚感,压住时,油门线性反应,毫不迟滞。那你会不会觉得,这车提速快不快?其实我觉得,至少在我心里快个十秒内,能干掉绝大部分同级别的对手——比起别的豪华车,迈巴赫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高速跑得稳。
再说点实操差别。比如20万元的豪华车和这辆300多万的迈巴赫,除了内饰多几块木纹、更多的金丝线,那差别在哪?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那份底力。用生活比喻的话,就是普通车像是快递员骑车送快递,迈巴赫像是专递大师用的保温箱车——都能送货,差别在于快递效率和保障。就这车的研发,是不是得考虑,啥时候要长途稳舒,啥时要应付突如其来的超速?工程师在调校悬挂、调教变速箱时,可能像是在准备一场马拉松比赛——一边要快,一边还得稳得住。
倒是我在某次拆开后备箱时,发现了一个细节——车里那块大块的隔音棉,厚得令人咋舌。就是因为这份隔音,迈巴赫在高速上面,几乎听不到车外的噪声。这种用料,和我早年用过的那台老式大冰箱相似,厚得像给你搞个静音环境。但我真想问:豪华车的隔音,真到了极致,就会像在静静的海底里驶过去吗?我觉得,绝大部分豪车都在往这方向努力,但最后的差别,还是来自你平时实际开起来的感受。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为什么豪华车这个层级,隔音、悬挂都能到如此极致?难道是用来追求一种无声的奢华?还是说,这对车企来说,是必须的竞争主线?可能也是技术门槛——一旦做不到那份平衡,豪华感就会大打折扣。——(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们会不会觉得,豪车那么强调提速快平顺稳,其实也有个心理游戏的成分?毕竟,买得起这车的人,心里都知道,用不着开得那么快,但那份心跳感就是他们真正要的。哦,我确实搞不明白的是,这车这套调校,价格其昂贵,投入巨大——究竟值不值?你们觉得,一般人用迈巴赫去超市买菜,会不会被围观?豪华除了耀眼,更多的还是那份心理安全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片——迈巴赫的仪表盘,质感其实和一些首饰差不多。我还在想:如果哪天我有机会坐进去,万一不小心抚摸了一下那块玻璃面板,手指滑过去是不是还会留点指纹?可能吧。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豪华配置,除了炫耀,它真正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可能是被尊重的一种象征,但也怕少了点初心之后的空虚。
迈巴赫的提速快,反应灵敏,底盘稳,隔音棒极了,生活的真实写照里,似乎也是一种不断追求极致的精神吧?可惜我从来没有搞懂,怎么 ferrari 也好,迈巴赫也罢,越快、越贵,似乎就越接近人性极限的那份满足。又或者,这只是一场投机取巧的虚荣游戏?你怎么看?
这世上,有关豪车的故事,总是不缺梦想和现实的矛盾。你如果问我,下一辆车怎么选?可能还是会糊里糊涂地说看心情。但我知道,以后还会看到各种超你预料的提速,只是一片泡沫罢了。
(这段还真没想过:是不是豪车的价值,其实早就不是速度了,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