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车企老总纷纷到深圳拜访任总表达合作意愿,零跑汽车却坚持自研不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反其道而行之显现差异化战略

说实话,一堆车企老总跑深圳拜访华为任总,几乎成了圈内的必修课,那气氛像什么?有点像旧时商人见阎王寻求借债似的,谁都知道华为的智驾招牌吃香,谁也不敢轻易错过,毕竟那个市场蛋糕太大了。可偏偏零跑汽车的高级副总裁曹力当着媒体的面,明确说不采用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坚持自研。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特别有态度的反叛?这话刚传出来,那网络炸锅了,有人激动,有人怀疑,有人干脆当作戏看。

我就忍不住想,这不就是典型的明明心里想合作,嘴上偏不承认的戏码吗?按理说,谁会主动和最大的智驾巨头唱对台戏?但曹力说自研是零跑汽车的基因和核心壁垒,每年把研发投入的15%以上用于智能化。人家还给出了一个豪华版的发展蓝图——2025至2030年,计划合计投入500亿元,团队扩大到1.2万人,2026年瞄准L4级自动驾驶城市落地,2028年推出全场景无人干预智驾系统。这数字和野心听上去挺猛,对吧?

当众多车企老总纷纷到深圳拜访任总表达合作意愿,零跑汽车却坚持自研不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反其道而行之显现差异化战略-有驾

我得实话实说,我刚翻了下笔记,对比了一下这些投入和那些传统大厂的数据,这500亿投入跨度大得很,1.2万人的研发团队规模也很理想化,只是纸面规划咋听咋听着像一场数字游戏。零跑2024年全年营收321.6亿元,净亏损28.2亿元,亏损比去年缩了14亿,但也只能算是轻微好转;第四季度净实现利8千万,这还算是小光点。2025上半年他们终于转正,净利润0.3亿,预计2025全年盈利5亿到10亿。换句话说,这利润体量还很小,粗略算下来,每卖一台车,利润毛利不过558元——这就别说高铁比亚迪、理想什么的了,这盈利水平真的有点悬。

在这种营收和利润体量下,零跑敢和华为比拼智驾自研,难道不是自不量力吗?拿供应链打比方,咱们生孩子不要请外援,结果偏偏让主产房活儿活儿都得靠自己——这风险不明摆着吗?广汽当年拿着不错的销量也拒绝与华为合作,结果几年后摸着良心回头找华为,可不是一出教科书式自负过度的案例吗?

当众多车企老总纷纷到深圳拜访任总表达合作意愿,零跑汽车却坚持自研不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反其道而行之显现差异化战略-有驾

咱们再看看对比面,零跑主打的是十几万的低价车型,他们的核心优势是性价比,而华为在智驾领域不仅有顶尖的技术,还拥有超百亿级别的持续研发资金支持和庞大的优秀人才储备。简单点翻译,这就像两家饭馆,一个做家常菜走量,另一个开高档餐厅做精致菜肴。零跑非得自己从头研发高阶智驾,是不是蠢?我真嫌麻烦,感觉他们不如学学小鹏、理想那些,往华为靠一靠,省得头破血流。顺便问你一句:你觉得十几万价位,要啥高阶智驾,真有客户愿意掏这份钱?

我这里有个没细想过的猜测:会不会其实华为的硬性标准太高,零跑根本达不到,才说我们不用,等于用不用遮掩用不起?你知道,华为的技术不仅硬核,门槛也确实高,可能不光是资金问题,还有开发实力和数据资源。智能驾驶拼的不是吹牛,是数据。用得越多,数据越多,认知模型更新得越快。这一点,华为手握的通信技术和数据能力,在整个行业里都属于碾压级别。零跑现在嘴炮说自己独立自研,能撑多久?真心不知道。

当众多车企老总纷纷到深圳拜访任总表达合作意愿,零跑汽车却坚持自研不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反其道而行之显现差异化战略-有驾

顺带一提,前几天我和一个修理工朋友聊天,他说:你以为买了带华为智驾的车,出了问题就全靠硬件吗?其实大部分都得靠后端算法和数据支持,华为这块儿是行家。你看,这种实操层面的话,零跑能从零开始拿出品质感来,真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事儿。这不禁让我想起,智能驾驶系统就像养个孩子,吃的是数据和算法的饭,没人一天能把娃培养成学霸。

说到这里,换个跑题——你觉得现在的车企,是不是更像拼颜值的选妃大会,智驾其实还是个隐形加分项?可我告诉你,买车的用户,特别是年轻人,已经逐渐开始把智能驾驶排进最重要的选车因素里了,只是这趋势没那么扎眼,知觉不到罢了。

当众多车企老总纷纷到深圳拜访任总表达合作意愿,零跑汽车却坚持自研不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反其道而行之显现差异化战略-有驾

哦对了,我还注意到,虽然零跑嘴里说自研是基因,但实际他们肯定在用华为或者其他供应商的零部件。自研好比自己做饭,供应链协作就是超市买现成菜,一个门儿都不想进,听起来挺酷,可生活告诉我们,没人天天纯手工做,这也太累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待会儿聊聊同级别车型里,谁的实操体验更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零跑这么坚持自研,到底是一种战略的清醒,还是一种固执的浪漫?毕竟,技术迭代快得吓人,谁撑过了这波技术洗牌,谁就能吃到更大的蛋糕。零跑,真的能靠自研撑起还是最终会不得不妥协?

当众多车企老总纷纷到深圳拜访任总表达合作意愿,零跑汽车却坚持自研不采用华为智驾系统,反其道而行之显现差异化战略-有驾

这年头,车跟芯片、智驾系统绑得死死的了,谁轻视这点,谁就先输一半。你怎么看?如果你是零跑的产品负责人,会怎么选择?就冲这个问题,真的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