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卖出50万辆!你可能没想到,这个国产品牌超越特斯拉,成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新科冠军 。
更让人惊讶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汽车只用了短短五年,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特斯拉 。
理想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有个特点非常突出:精准的产品定位。他们瞄准的是家庭用户,价格覆盖25万到55万区间,不同家庭都能找到合适车型。比如理想L6面向年轻家庭,L9则更适合二孩家庭 。他们很懂如何打动消费者,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百万豪车的配置,放到了30万元左右的车上,还首创了大电池增程方案,有效解决了用户的续航和充电焦虑 。
创始人李想本人对产品和战略的把控,是理想产品力的重要保障。他懂车又了解市场,对产品要求极高。团队里的骨干也都很厉害,据说甚至敢和李想争论,这保证了产品决策的科学性 。
在技术研发上,理想也舍得下重注。2024年,他们豪掷100亿投入研发,其中一半都花在了AI上 。他们有四支AI团队,分别攻克智能驾驶、智能空间、智能工业和智能商业这些前沿领域 。其智能驾驶技术在一年内实现了三次重大升级,从轻图NPN到无图,再到端到端+VLM双系统,目前已跻身全球智驾第一梯队 。
理想的供应链管理也颇具特色,形成了“共赢·创新·链接”的文化 。他们与供应商关系紧密,比如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了5C超充电池,并培养了一批行业龙头供应商。值得一提的是,理想不拖欠供应商货款,其4-5个月的账期有助于供应商快速回笼资金以投入研发 。
销售服务网络方面,理想构建了国内车企中最大规模的直营销售体系 。截至2024年11月底,他们在全国141个城市拥有475家零售中心,并在223个城市设立了451家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其高速超充网络规模在行业中领先,已建成超过650座高速超充站,贯通了9条国家级高速线路,并与中国石化合作搭建了优选超充平台 。
当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从最初的电动化转入了下半场的智能化 。理想汽车从诞生之初就瞄准了智能化,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并致力于成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而不仅仅是实现汽车智能化 。
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已异常激烈。2025年,头部品牌通过技术壁垒巩固市场地位,黑马品牌则依托生态创新抢占细分市场 。有分析指出,鸿蒙智行和比亚迪被视为2025年市场的两大“卷王” 。鸿蒙智行凭借其智能电动汽车全套解决方案和L3级自动驾驶技术在高端市场领先,而比亚迪则依托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推行智驾平权和1200KV高压快充技术,主导中低端市场 。
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新势力品牌如蔚来、小鹏、理想、小米和零跑,不得不在细分市场中寻求差异化竞争,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甚至有观点认为,部分新势力企业的“核心技术‘护城河’几乎为零”,关键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乃至自动驾驶系统的芯片和车机系统都依赖外部供应商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