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引爆市场
蔚来发布乐道L90,定位“能换电的大六座SUV”,预售价格整车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19.39万元起,首次将大型新能源SUV拉入20万元价格带。这一举动打破了蔚来以往“高端”“科技”的单一叙事,转向更贴近家庭用户的实用主义路线。车型主打空间与续航双重优势,“座座都是VIP,六人十箱无压力”的宣传语直击多口之家出行痛点,迅速引发市场关注。
从产品策略乐道L90是蔚来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的关键落子。它不再执着于“技术炫技”,而是聚焦用户真实需求换电便利性、大空间布局、家庭出行适配度。有渠道消息称,新车订单已突破3万辆,虽未获官方确认,但消费者反馈热度空前。这种市场回应,远超蔚来过往新车型发布初期的表现,标志着品牌真正触达大众消费群体。
资本用钱投票
乐道L90亮相后,蔚来港股股价在10个交易日内从27.6港币飙升至39.5港币,涨幅超43%。资本市场向来现实,真金白银的涌入,是对产品力最直接的认可。投资者不再只看财报亏损数字,而是看到了爆款产品带来的现金流预期和品牌势能重构。这场股价跃升,不是短期炒作,而是对蔚来战略调整的集体押注。
有人笑称:“以前李斌融资靠讲故事,现在终于有故事可讲了。”这句调侃背后,是市场情绪的根本转变。过去几年,蔚来被贴上“烧钱大户”标签,如今乐道L90的市场反馈让质疑声减弱。资本开始相信,蔚来有能力打造走量车型并实现自我造血。这种信任重建,比股价上涨更珍贵,也为后续融资与合作打开新局面。
降本增效见真章
面对累计亏损约1300亿元的沉重包袱,李斌推动内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推行CBU经营机制后,组织架构重组、资源协同整合逐步落地,告别“只看规模不看成本”的粗放模式成为全公司共识。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望在四季度压缩至10%,研发费用率降至7%以内,结构性降本成效初显。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深夜会议与艰难决策。一位内部员工透露:“以前一个项目预算动辄上亿,现在连宣传物料都要精打细算。”这种文化转变不易,但也正是这种“勒紧裤腰带”的决心,让外界看到蔚来不再依赖资本输血的可能。成本控制不再是口号,而是生存底线。
三大品牌齐发力
2025年第二季度,蔚来旗下三大品牌共交付新车72056台,环比增长71.2%。上半年累计交付114150台,同比增长30.6%。其中乐道品牌单月交付6400台,萤火虫交付3932台,均创年度新高。这说明,多品牌战略已形成协同效应,不再仅靠蔚来主品牌单打独斗。
乐道承担走量任务,萤火虫切入小型车市场,主品牌维持高端形象,三者分工明确。这种布局类似丰田集团的“凯美瑞—雷克萨斯—大发”结构,借鉴成熟车企经验实现市场全覆盖。尤其乐道L90的成功,验证了中端市场的产品逻辑可行,为后续车型铺平道路。
曙光已在前方
蔚来若能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将是其造车九年来的首次正向循环。长期亏损的阴霾难以瞬间消散,但至少证明,企业已具备可持续运营的基础能力。李斌能否彻底翻身,取决于接下来能否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保持成本纪律。
当前局势犹如川江行船,虽险滩未尽,但已见明灯。只要稳住航向,不贪快、不冒进,蔚来有机会从“资本宠儿”蜕变为“市场强者”。这场转型尚未结束,但最艰难的时刻,或许正在过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