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5个让人闹心的缺点让你走出盲目选择的误区,续航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冬季体验差、保值率低才是主因

最近跑行业调研,发现新能源车的销量在2023年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的26%左右(估算,源自市场调研报告)。按这个趋势,很多人都在问:这真是未来的方向吗?是不是我一不留神就要被甩在后头?我在看车展或者试驾的时候,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客户看了半天新车,看着那屏幕上疾速滚动的续航数字,满脸困惑。小李抢先跟我说:我感觉续航越长,越不靠谱,这所谓的600、700公里,有几次真跑到过?我点点头,因为我自己也会这样想。这续航数据的理想化水平,大致相当于你在吃火锅时,店老板告诉你这个特级牛肉不腥、无限续刷,但实际上,好东西都有限,吃得慢点,稳点才是王道。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表:三年前买一辆160马力的新能源,实际用到大部分容量都掉了20%-30%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还记得有个朋友说:我充电都能算着账,晚上装上电,第二天早上下来剩20%。这是我的直觉——续航确实是个硬伤。市场上的数据说,2023年左右,充满一次能跑400-500公里是正常表现,但温度一低,暖风一开,全都跑不远了。你像我身边一个同事,没想到冬天开暖风,续航比平时少了快一半,差点出门磨蹭了好几次。

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5个让人闹心的缺点让你走出盲目选择的误区,续航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冬季体验差、保值率低才是主因-有驾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买车时,怎么可能想到冬天电池这样耗电这个细节?我喜欢问问:你试过开空调和暖风的时候续航变化吗?我在不同车型试过,差别大概在10%-20%(体感估算),还真挺明显。

再说那充电,真跟城市交通的一场持久战一样。你知道,公共充电桩的效率跟我家买的方便程度差太多了。有次排队等了20分钟,充电桩前那个车主还不停抱怨又排不上,我心想,这日子还得谁来管?人们说:你不用担心,家里装个充电桩就行吧。但你试过吗?老旧小区几乎没有条件装,那意味着每天早上都得在外面站一会儿,尤其冬天刮风下雨,真不想出门。公共快充站又不在家门口,谁撑得住?我知道有人说:充满快充只用半小时。对的,但平时出门,能找到空桩的概率不高,而且排队也成了常事(这段先不展开)——这点基本的生活体验就告诉我,电动车的续航焦虑远比宣传片里那样单纯。

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5个让人闹心的缺点让你走出盲目选择的误区,续航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冬季体验差、保值率低才是主因-有驾

我有个疑问——为了满足快充需求,车企会不会把电池做得更大一点,意味着车的成本会飙升?或者,反过来,为了成本,电池容量都在边界线上,导致续航只能差强人意?这个权衡关系,像极了我玩手机时调整屏幕亮度:亮点越多,耗电越快。这就让我觉得,车企宣传那满血续航其实是个误导,真实使用中,续航缩水的比例让人难以接受。

说到电池,你们知道吗?维修成本其实很吓人。某朋友那车开了三年,上次电池提示故障,修一下至少8万块(估算,体感有限),而他只付了昨年买车的钱的三分之一。就算有保修,也不是一年保两年,而是要符合特定条件才能免费。我在想:谁愿意花这个钱?除了豪车,普通家用车这成本跳得还挺快。好比我买手机,电池出问题就换,但车子这个手机一旦要换电池,费钱,费时。而且,似乎车厂都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我也问过车友:你们觉得,电池用得越久,越值?还是说,之前成本低,未来修起来要价都逐步涨?(这段更正:其实我觉得成本还得看电池技术发展,没那么简单。)

冬天用车的情况真让我惊讶。有次早上低温,开出门,动力明显变弱,起步比平常慢了好几秒。问修理工:是不是电池被冻坏了?他皱皱眉:低温确实影响性能。那些加热座椅、方向盘也是耗电利器,一开,续航又瞬间掉一大块。你考虑过,冬天用手机的时候,屏幕变慢,你就知道,电池在低温下效率差得厉害。这个低温性能差,我估算可能削减了20%以上的续航能力(估算,样本有限)。所以,很多人在冬天出门前都要预热电池,否则开久了,动力不够,担心走不到家。

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5个让人闹心的缺点让你走出盲目选择的误区,续航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冬季体验差、保值率低才是主因-有驾

然后,另一个大问题就是保值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三年后,保值率普遍在45%左右(估算,数据源于行业报告),而燃油车能达到65%以上。有个朋友买的车,花20万,三年后卖掉最多也就11万左右;而另一辆燃油车,三年后还能卖个13、14万。这就让人犹豫:是想赶快出手换车,还是要心疼钱继续开?我觉得,很多人买的时候没考虑贬值这个现实问题。我还想,难道是因为新技术推得太快,市场不认?或者,消费者对新车技术的信任感还没建立好?这得问问,也许将来会不会出现二手新能源车市场的制度化,则会变化更快。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想想是不是还得考虑个问题:如果我买一辆新能源车,不开满五年,电池还剩多少价值?是不是可以用作家用或者其他用途?这让我更懵。面临这些硬伤时,很多人会陷入买了后悔的盲点。没错,我也有个疑问:你是不是觉得,新能源车要是没有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改善,可能很快就走到折旧快、保值差的地步?或者,市场对电池回收和二手处理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不是个潜在风险?(这段暂且留白。)

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5个让人闹心的缺点让你走出盲目选择的误区,续航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冬季体验差、保值率低才是主因-有驾

我想不管怎么说,新能源车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悬。据说,比如一辆家庭用车每公里电耗大概0.2元左右(粗算,百公里也是两个块多),燃油车可能要三块多。平心而论,长远看,省油省事的确有优势,但省心这事,还得从家装充电桩、冬天续航、维修成本这些硬核问题上去评估。

你说——要是真的买了新能源车,未来五年,它能为我省下多少油钱?这得算个精准的账。如果你家住在老小区,装不上私人充电桩,买纯电车是不是自己吃亏?这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买新能源车后悔了?这5个让人闹心的缺点让你走出盲目选择的误区,续航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冬季体验差、保值率低才是主因-有驾

思路乱了点,但我相信——很多人买新能源车,是被未来的美好预期冲昏了头脑。可现实的生活细节,才是驾驭这辆车的真正门槛。你心里还会不会觉得,哪怕它有这些硬伤,还是值得一试?还是觉得,这就是我要的那个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