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新政
2025年10月,工信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三个部门一起发布了通知,说从2026年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会有新的技术要求。这次调整挺具体的,不管是纯电动车的能耗,还是插电混动(包括增程式)车的续航里程和油耗,都设定了更清晰的“门槛”。
这不只是对车企的技术考验,也直接影响到咱们老百姓以后买车能不能省下购置税。从2026年1月1号开始,只有符合新标准的车型才能进《减免税目录》。如果你想买个能省钱的新能源车,就得先搞明白这些新规背后的意思,别到时候买了车才发现不符合条件,白花钱。
纯电动车能耗新规
咱们先来看看纯电动乘用车这次有什么大变化:现在对百公里电能消耗有了硬性规定。新政策要求纯电动车的能耗必须不能超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2025)里规定的标准,就算是那些车重超过3500公斤的车型,也得按照3500公斤的限值来执行。
也就是说,那些“高能耗”的电动车以后可能就拿不到购置税减免了。比如之前有些车续航标得很高,但实际电耗特别高,如果它们不升级电池或者把车身变得更轻一点,明年可能就享受不了这个优惠了。
不过对消费者来说,这其实是个好事——能拿到减免的纯电动车,说明它们的能耗更低,开起来更省电,长期使用成本也更低,不用担心“买车便宜,但用电太贵”的问题。
插混车政策调整
插电式混动(包括增程式)的乘用车政策调整得更细致了,直接针对“伪混动”这个问题。首先,纯电续航里程的最低标准提高到了100公里(有条件的地方按等效全电里程算),比之前一些地方执行的80公里标准更严格。也就是说,那些“纯电只能跑50到60公里,其实还是靠加油跑”的插混车,如果电池容量不提升的话,可能就拿不到购置税减免了。
对那些平时通勤主要靠纯电模式的用户来说,100公里的续航基本能撑一周的通勤(按每天20公里算),不用老是来回切换油电模式,实用性大大增强了。
插混车油耗限值新规
第二点是关于电量保持模式下的油耗有了明确的比例限制。新规定是按照车辆的整备质量来分档的:如果车重在2510公斤以下,那它的油耗必须低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2024)中对应标准的70%;如果是2510公斤及以上,就得低于75%。简单来说,就是插电式混动车在电池没电、靠发动机跑的时候,也得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更省油。
比如说,有一款2000公斤重的插混SUV,如果同级别的燃油车油耗限值是7升/百公里,那这款插混车在电量保持模式下,油耗就必须低于4.9升/百公里才算合格。这样一来,那些“油改电”的插混车型就吃不消了——这类车通常发动机效率低,亏电状态下油耗高,如果不升级混动专用发动机或者优化动力系统,以后可能很难达到这个新标准。
新能源车能耗限值与过渡期安排
第三,这次新规还对电动车的能耗设定了上限。比如说,车重在2510公斤以下的车型,电耗不能超过国家标准的140%;而2510公斤及以上的小车,电耗不能超过145%。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插混车在纯电模式下的能耗不会比同级别的纯电动车差太多,避免出现“插混车在纯电状态下反而比纯电车更费电”这种尴尬情况,也让插混车整体更省油、更省钱。
还有一个重点是,这次新规也安排了过渡期。2025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列入《减免税目录》的车型,如果符合新规定,会自动进入2026年第1期目录;如果不符,就会被取消资格。不过车企可以在2025年12月12日前重新申报调整后的车型。也就是说,车企有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来整改,消费者也有机会趁着年底“抄底”那些已经达标的老款车——如果你看中的纯电或插混车已经在现有目录里,并且经过测算符合新规要求,那年底前入手还是能享受优惠的。但如果是明显不符合新规的车型,比如纯电续航不到100公里的插混车,那就别想着“捡漏”了,明年肯定就不能享受减免政策了。
政策调整倒逼技术升级
对车企来说,这次政策调整其实是个“技术倒逼升级”的信号。纯电动车要想控制电耗,就得在电池能量密度、车身风阻和电机效率这些方面不断优化;而插混车型则要重点提升电池容量、发动机热效率以及动力系统的匹配,既要保证续航能力,又要降低亏电状态下的油耗。
像比亚迪、问界这些已经布局了高效混动系统的品牌,可能更容易达到新标准;但那些主要靠“低成本油改电”来走量的车企,如果技术不跟上,明年销量可能会受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看懂这个新规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买车前要查一下目录,从2026年开始,得确认你选的车型是不是在最新的《减免税目录》里,可以去工信部官网或者税务部门的渠道查。
第二,关注核心参数,纯电车看百公里电耗,插混车看纯电续航和亏电油耗,这些数据都会在车辆配置表里写得很清楚。
第三,要警惕“过渡车型”,有些车企可能会推出刚好“卡线达标”的车,建议大家还是优先选择技术更成熟、参数更有余量的产品,避免以后用着用着发现不达标了。
新能源车政策调整
另外,新规还提到,“非汽柴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这其实给像氢燃料混动这样的新技术路线留出了发展空间,也说明政策在支持新能源技术多样化方面下了功夫。总的来说,这次购置税减免的技术门槛调整,核心就是“优中选优”——通过政策引导,让那些更省油、更实用的新能源车留在市场上,同时倒逼车企往更高水平的技术方向发展。
距离2026年只剩下不到三个月了,不管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得提前做好准备:车企要加快车型的技术升级和申报,消费者也要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瞄准符合新规的车型。毕竟,能享受购置税减免的新能源车,不只是能省下一笔钱(比如15万的车,大概能省1.33万的购置税),更重要的是,这些车技术更可靠,使用成本更低,这才是政策调整带给消费者的长期好处。
全部评论 (0)